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有機化學研究中心以“創新”理念為引導,以有機合成為主要手段,致力於研究生物活性小分子、天然產物、穩定卡賓及金屬絡合物的合成與套用。同時依託研究院其他中心的合作力量,搭建開放式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平台,培養國際化科研創新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有機化學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西安交通大學
- 所屬地區:西安市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有機化學研究中心以“創新”理念為引導,以有機合成為主要手段,致力於研究生物活性小分子、天然產物、穩定卡賓及金屬絡合物的合成與套用。同時依託研究院其他中心的合作力量,搭建開放式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平台,培養國際化科研創新人才。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有機化學研究中心以“創新”理念為引導,以有機合成為主要手段,致力於研究生物活性小分子、天然產物、穩定卡賓及金屬絡合物的合成與套用。同時依託研究院其他中心的合作力量,搭建開放式的多學科交叉研...
李鵬飛,博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 人物經歷 2010-2011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化學系,Buchwald 小組博士後研究員。2006~2010 博士研究生,德國亥姆霍茲感染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re for Infection Research)和海德堡大學(University Heidelberg),...
丁玉成,先後畢業於重慶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現任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美國SME會員。曾獲獲教育部科技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個人簡介 晉升教授/博導: 1997年12月 現任職: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學院(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Chemistry)是西安交通大學二級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學科源於前交通大學1928年設立的化學系,1956年隨主體西遷至西安,1985年在西安交通大學恢復成立套用化學系,2000年與原西安醫科大學化學教研室合併成立新的化學學科。2020年,化學學科從理學院獨立出來,成立...
有化學工程、能源化工、生物化工、化學工藝、工業催化、套用化學、製藥工程、化工過程機械和食品科學九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化學工程領域及製藥工程領域兩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五個本科專業;有一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兩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84年5月—1989年6月,在第四軍醫大學訓練部化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6月—2003年4月,擔任第四軍醫大學基礎部化學教研室教研室主任。1994年8月,擔任第四軍醫大學手性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2010年6月,受聘為西北大學教授。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張...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濟大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專業(中法聯合培養)雙學位項目主任。教育教學情況 2013.12, “面向卓越環境工程...
據2023年8月實驗室官網數據,實驗室由59位固定人員組成,包括教授33人,副教授20人,講師2人,實驗技術人員4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有10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以及多名博士後人員。歷史沿革 20世紀20年代—20世紀40年代,陳石英、瞿鈺在交通大學創辦機械工程實驗室。熱工教研室 1952年,陳學俊在交通大學創辦熱工...
1947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任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兼噴氣推進中心主任。1955年10月,錢學森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 [145]。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1957年,補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6年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3] [104]。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80]。 錢學森開創了工程控制論...
197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整合化學教研室、物化分析教研室和高分子材料研究室三支辦學力量,正式成立套用化學系,並於同年成立電化學教研室。1984年,套用化學系成立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室和生物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並招收環境化工專業和分子生物學專業研究生。1979至1997年,套用化學系的學科布局、科研結構以及人才培養...
出版著作、教材24部,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省部級、廳局級科學技術獎34項;申請專利10項,獲得美國發明專利授權1項。同時,學院與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西安工程大學—溢達紡織品新技術研發中心”,獲得100萬元首批研發經費。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工作,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科技創新教育為突破口,校園文化為...
徐光憲(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上虞縣(今紹興市上虞區)人。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194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化學系;1951年3月,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9月,任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副...
《有機化學》是由侯士聰、徐雅琴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教材。該書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生物學及其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農業生產類和生命科學類研究人員的參考書。《有機化學》共分17章,按官能團分類系統,脂肪族與芳香族混合編寫。該書每章均導言、知識小結、思考題、習題、中英對照索引等...
18、曾瑞金 福州大學化學學院 19、李美琪 北京大學工學院 20、周培迪 福建師範大學物理與能源學院 2021年:1、楊紅梅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文丹良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3、柴 華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4、王 麗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5、馮雲超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
乾福熹長期從事光學和雷射材料、非晶態物質結構和性質,特別是玻璃的光學和光譜性質的研究,以及光電子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光通信和光存儲等功能材料的光學、磁光和電光性質的研究。人物經歷 1933年1月3日,乾福熹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1949年9月,乾福熹進入浙江大學化工系學習。1952年6月,乾福熹從浙江大學畢業後...
樊代明,男,1953年11月7日出生於重慶,消化內科專家,專業技術少將軍銜,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全軍消化病研究所所長,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臨床藥理基地主任,成都大學名譽校長 ,第四軍醫大學原校長。樊代明於1978年從第三軍醫大學本科畢業;1981年從第四軍醫大學碩士畢業後歷任第四...
董新洲,男,漢族,1963年10月5日出生,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人,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亞太人工智慧學會會士(AAIA Fellow),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士,清華大學電機系電力系統研究所所長,河南省中原電氣實 驗室主任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套用電子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董新...
王彬文,男,漢族,研究員,1974年10月生,飛行器強度專家,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陝西省特支計畫傑出人才,陝西省三秦學者。現任強度與結構完整性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航空工業飛行器強度領域首席技術專家、中國飛機...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2017-02-2019-02 《中國科學院院刊》第六屆編委會 委員 2016-12-2019-12 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第一屆理事會 常務理事 2015-10-2015-10 第八屆中美化學工程會議 Chair 2015-08- 離子液體清潔過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 委員 2015-...
嚴新平,1959年7月28日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水路交通工程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智慧型交通系統研究中心、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嚴新平於1982年從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87年獲得武漢水運工程學院船機製造及修理專業工學碩士學位;1992年至1996年擔任武漢交通科技大學船舶...
1973年09月至1976年07月,在貴州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學習。1976年07月至1978年11月,在貴州省赤水天然氣化肥進口設備廠擔任英語技術翻譯。1978年11月至1985年04月,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擔任實習員。1985年04月至1999年09月,任中國科學院西安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87...
1995年1月,任史丹福大學副教授。2000年9月,任史丹福大學教授。2001年,任聯邦德國斯圖加特Max-Planck金屬材料研究所教授、主任。2006年1月,任美國布朗大學終身教授。2009年,任西安交通大學名譽教授。201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同年擔任清華大學先進力學與材料中心共同主任。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
截至2017年9月,陳政清先後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8項。人才培養 講座報告 2017年9月18日,陳政清應邀在“中國電科院講壇”進行了題為《電渦流阻尼減振技術及工程套用》的專題講座。團隊建設 陳政清創建和領導的湖南大學風工程研究中心已經成為中國風工程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優秀科研團隊。指導學生 截...
鎖志剛(Zhigang Suo),1963年6月15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華裔美國人,固體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工程與套用科學學院力學與材料學Allen E. and Marilyn M. Puckett教授。鎖志剛於1985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得哈佛大學...
李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畢業生,2000年於MIT獲博士學位,其後在MIT從事博士後研究,2002-2007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2007-2011年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2011年被MIT核科學與工程系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聯合聘為正教授。西交大少年班 經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學從1985年開始招收“少年班”大學生。其目的...
1993年1月,前往丹麥技術大學環境工程系擔任環境工程訪問學者(至1994年1月)。1996年1月,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環境研究中心擔任環境健康訪問學者(至1996年4月)。1998年6月,前往英國利茲大學燃料與能源系擔任燃料與能源科學訪問學者(至1998年8月)。2013年2月,國家環境保護大氣複合污染來源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成立,擔任...
92.霍寶鋒, 韓昭君, 趙先德, 權力與關係承諾對供應商整合的影響,管理科學學報,2013,16(4) : 33-50 93.曹智, 霍寶鋒, 趙先德, 供應鏈整合模式與績效:全球視角,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33(7): 44-52 94.曹智, 沈灝, 霍寶鋒,基於三元視角的供應鏈關係管理研究研究前沿探析與未來展望,外國經濟與管理...
1980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訪問學者。198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聘任命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國家技術協調組成員。 2014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徐曉白早期從事無機化學研究,在鹵磷酸鈣日光燈螢光材料、稀土高溫化合物和某些鈾化物製備...
截至2020年1月,實驗室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9項、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創新爭先獎一項,省部級一等獎64項;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入選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學科體系 據2023年8月西安交通大學官網數據,實驗室有博士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