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洋水庫

西大洋水庫

西大洋水庫位於大清河系唐河出山口唐縣境內的西大洋村下游1km處,水庫控制流域面積4420k㎡,總庫容11.092億m3,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城市供水、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庫。工程等級為Ⅰ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大洋水庫
  • 地址:大清河系唐河出山口唐縣
  • 總庫容:11.37億m3
  • 工程等級:Ⅰ級
水庫修建情況,技術指標,2-1 流域特性,2-2 大壩,2-3 溢洪道,2-4 出水洞,2-5 水電站,2-6 水庫淹沒處理,2-7灌溉及供水,水庫特徵值,防洪標準,下游保護對象及範圍,歷史大洪水調度運用,

水庫修建情況

西大洋水庫由河北省水利廳設計院設計,始建於1958年1月,1960年1月完工。西大洋水庫是河北省四大水庫之一,承擔著為保定市區提供生活用水的職責,同時也是北京市應急用水儲備地之一。
1963年大洪水後,經驗算水庫防洪標準偏低,不能滿足防洪要求,1970年4月,保定地區革命委員會開始對西大洋水庫續建, 1972年6月工程竣工。工程續建完成後,保壩標準提高到1000年一遇洪水,但經1982年“三查三定”覆核,水庫實際防洪標準僅為500年一遇洪水,遠低於規範要求標準,另主壩下游壩坡較陡,在正常使用和地震情況下不能滿足規範要求。正常溢洪道存在閘門埋件、閘門部分構件強度不夠等問題。故於1992年按2000年一遇標準進行以建非常溢洪道和大壩加固為主的出險加固工程,1994年4月底完工。
西大洋水庫西大洋水庫
2001年6月29日對西大洋水庫進行大壩安全鑑定,鑑定結果為水庫大壩存在防洪保壩標準低,下游壩坡抗滑穩定不滿足要求等問題,根據大壩安全分類標準,西大洋水庫大壩鑑定為三類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即將實施,加固後水庫防洪標準將達到5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庫防洪標準不足2000年一遇,經過30多年的運用,在防洪、灌溉、供水、發電方面均發揮了較大作用。另外,西大洋水庫還承擔著下游城市、工業和農業的供水任務,現狀情況下,向保定市城市工業、生活供水5000萬立方米,規劃供保定市9460萬立方米,唐河灌區50萬畝農田供水;15000萬立方米,規劃向定曲電廠供水3200 萬立方米。

技術指標

2-1 流域特性

西大洋水庫位於唐縣唐河出山口西大洋村下游1km處,控制流域面積4420k㎡,占唐河流域面積的88.7%。唐河流域河流總長 273 km,其中山區流長182km,河道坡陡流急,縱坡一般為0.2%~0.5%,流域內多年平均降雨量511mm,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約 1511 mm,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182萬t。歷史最大入庫洪峰流量為7940 立方米/秒,發生在1963年8月8日,歷史最高洪水位140.11m,發生在1963年8月8日。

2-2 大壩

現狀攔河壩包括一座主壩、四座副壩。主壩為均質土壩,上游設漿砌石防浪牆,下游壩基為砂礫石覆蓋層,上游設防滲鋪蓋,下游設褥墊式排水,並設壩後反濾溝減壓。

2-3 溢洪道

西大洋水庫正常溢洪道位於主壩右端黑風山東麓。1958至1960年水庫初建時期,正常溢洪道為無閘門控制的寬頂堰,1970至1973年水庫工程續建,將正常溢洪道堰型改建為“克-奧”型實用堰。在閘室兩側為開敞式實用堰。
溢洪道工程由進口引水渠、閘室段、泄槽收縮段、泄槽窄槽段四部分組成。
非常溢洪道位於坡上一副壩南端,結構型式為固定口門,上建自潰壩。

2-4 出水洞

出水洞包括泄洪洞和輸水洞。泄洪洞位於主壩左側,洞身為圓形壓力隧洞,輸水洞位於主壩左岸,橫穿六軸坡山包及灌渠後進入唐河,洞身為圓形壓力隧洞。

2-5 水電站

電站位於主壩後河道左岸,共裝機4台。

2-6 水庫淹沒處理

西大洋水庫征地高程為145m,淹沒耕地4.27萬畝,移民高程為143.95m,遷移人口32199人。

2-7灌溉及供水

西大洋水庫承擔著下游較多的供水用戶,現狀情況下,向保定市城市工業、生活用水5000萬立方米,唐河灌區50萬畝供水15000萬立方米。規劃供保定市9460萬立方米,規劃向定曲電廠供水3200萬立方米。

水庫特徵值

總庫容11.37億立方米,調洪庫容7.58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15億立方米,死庫容0.799億立方米,死水位120.0m,起調水位134.5 m,汛限水位134.5 m,正常蓄水位140.5m,設計洪水位149.01m,校核洪水位151.08m。加固後指標:總庫容12.58億立方米,調洪庫容8.79億立方米,興利庫容5.15億立方米,死庫容0.799億立方米,死水位120.0m,起調水位134.5 m,汛限水位134.5 m,正常蓄水位140.5m,設計洪水位147.53m,校核洪水位152.96m。
西大洋水庫西大洋水庫

防洪標準

西大洋水庫初建時,設計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63年大洪水後,以校核發現防洪標準偏低,僅為300年一遇洪水,故於1970年進行續建,設計標準仍為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後經“三查三定”覆核,水庫工程僅能抗禦500年一遇洪水,經 1992年~1994年加固後,現有防洪標準為50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除險加固後防洪標準為500年一遇洪水設計, 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下游保護對象及範圍

1、城鎮及重要工、礦區:5個縣及華北油田;
2、人口數量:340萬人;
3、耕地面積:460萬畝;
4、鐵路: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廣高速鐵路
5、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昆高速公路,保滄/保阜高速公路

歷史大洪水調度運用

西大洋水庫建庫以來除1963年外再未遇到特大洪水,汛期的運用基本是按上級批覆的運用方式運行的。1979年入庫洪峰2960立方米/秒,最大出庫360立方米/秒,削減洪峰88.0%,攔蓄洪量1.32億立方米,最高庫水位138.37m,1996年入庫洪峰1208立方米/秒,最大出庫 352立方米/秒,削減洪峰70.9%,攔蓄洪量0.74億立方米,最高庫水位138.58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