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饕餮紋尊

西周饕餮紋尊

西周饕餮紋尊,出自中國西周時期,2006年10月,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上宋鄉紅衛村。該器呈喇叭形口,腹深微鼓,頸上飾四道蕉葉紋和一周回首夔龍紋,腹部飾兩組由夔龍紋組成的饕餮紋,腹與底連線處有兩道弦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周饕餮紋尊
  • 類別:青銅器
  • 年代:西周時期
  • 尺寸:通高30厘米,口徑23.6厘米
基本信息,名稱,出土時間及地址,文物鑑賞,

基本信息

名稱

西周饕餮[tāo tiè]紋尊

出土時間及地址

2006年10月出土於扶風縣上宋鄉紅衛村

文物鑑賞

西周饕餮紋尊圖西周饕餮紋尊圖
西周饕餮紋尊,通高30厘米,口徑23.6厘米,重4.3公斤。西周饕餮紋尊呈喇叭形口,腹深微鼓,高圈足外撇。頸上飾四道蕉葉紋和一周回首夔龍紋,腹部飾兩組由夔龍紋組成的饕餮紋,腹與底連線處有兩道弦紋,圈足飾兩組饕餮紋,通體紋飾被四道高扉棱平分,高浮雕主紋均以纖細雲霄紋填地。圈足內底有亞字形框,框內銘文因鏽蝕嚴重漫漶不清。該尊口沿殘為三片,表面可見覆蓋的席紋痕跡
尊為專供祭祀或款待賓客所用盛酒之物。·李白:“晨游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見余喜,為余開一尊。”“”指的是盛酒具,相當於現代的酒壺。1912年在安徽潛山縣出土的一件商代的饕餮紋銅尊,埋藏地下3000多年,仍青光熠熠,紋飾精美。饕餮紋樣象徵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凶獸的面形,該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慾的象徵,傳說是東海龍王的第九個兒子
饕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呂氏春秋·先識》篇內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以鼻樑為中線,兩側對稱排列,通常的下唇。饕餮紋出現在青銅器上,尤其是上。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像、像、像、像鹿;還有的像、像鳳、像人。饕餮紋該種名稱並不是古時就有的,而是金石學興起時,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紋面具高21厘米,藏於美國西雅圖書館。西周時代,其神秘色彩逐漸減退。商至西周時常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多襯以雲雷紋,圖案多有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