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學術研究,建設成果,科研平台,學術交流,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教學成果,國際合作,文化傳統,學院標識,社團文化,學院建設,知名校友,學院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組織機構,教學系,教研室,學院工會,教研室,
辦學歷史
西南大學文學院歷史悠久,實力雄厚,學風優良,享有盛譽。其前身為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而西南師範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
川東師範學堂,所以
西南大學文學院的辦學歷史根源也可以追溯到1906年創辦的川東師範學堂。學院從發源到現在的歷程如下:
光緒三十二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1906年4月18日),清政府在重慶正式創辦了第一所正規的師範學校——官立川東師範學堂。
民國二年(1914年),川東36縣聯合設立的川東師範學堂改名為“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
民國十五年(1928年),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瀕臨倒閉之絕境。劉湘決定將西南大學停辦,遭到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校長甘績鏞召開維持會,討論學校存廢問題,會議決議,學校繼續辦理,並改組維持會為校董會,道尹為會長。同年,提出校訓:“含弘光大,繼往開來”。
民國十九年(1931年),川東師範改名為“川東聯合縣立高等師範學校”、增辦二年制高等師範的專案。民國十九年(1931年)1月,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奉令改名為“川東共立師範學校”。
民國二十年(1932年)秋,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在校內開辦鄉村師範專修科和中心農事實驗場。
民國二十一年(1933年)2月,川東共立師範學校鄉村師範專修科遷至磁器口。 7月,四川省政府撥款4萬元,將鄉村師範專修科改為四川鄉村建設學院。與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分開,成為一所獨立的高等院校。
民國二十四年(1936年)8月,四川省教育廳將四川鄉村建設學院改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建國後,1950年,以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為主體,分別組建了西南師範學院和西南農學院。兩個學院的國文系隨之合併為西南師範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簡稱中文系。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重慶大學中文系併入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1956年更名為漢語言文學系。
1985年,西南師範學院和西南農學院分別改名為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
2003年7月成立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
2005年7月,西南師範大學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併組建西南大學,伴隨著西南大學的誕生,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更名為西南大學文學院,揭開了文學院發展的新篇章。
學術研究
建設成果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教學資源豐富。學院教師主持市級及以上科研項目56項,其中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教育部項目11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項目2項,中央統戰部華夏英才基金項目3項,國家語委重點項目子項目1項,重慶市縱橫向項目33項,校級項目53項。在中華書局、上海三聯書店、高等教育出版社、重慶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等出版專著57部、教材44 部、編著21部、古籍整理16部,公開發表論文620餘篇,其中在國內外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279篇,學科級論文69篇。
科研平台
學院現有重慶市文科研究基地中國詩學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建設基地)、吳宓研究中心(校級)、美學研究所(校級)、西南影視文化教育與研究中心(校級)、敘事文學研究所(校級)、中國書法研究所(校級)、中國俠文化研究中心(校級)、華語電影研究所(校級)、語文教育研究所(校級)等9個研究機構。
學術交流
2015年10月15日——18日,舉辦中國杜甫研究會第七屆年會暨杜甫與重慶學術研討會
2015年10月30日舉辦“老舍與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暨第七屆老舍國際學術研討會”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學院設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影視藝術三個系,
漢語言文學(師範)、漢語言文學(非師範)、漢語國際教育、戲劇影視文學四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學科建設
師資力量
在長期的發展和建設中,文學院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教學科研隊伍,擁有了一批在國內外學術界有影響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學院共有教職工99人,其中有專任教師9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4人,副教授50人,獲博士學位者30人,有研究生學歷者占教師人數的68.9%。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25人。現有重慶市學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重慶市優秀青年教師1人,重慶市教學名師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人,入選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一層次人才1人、二層次人才2人,重慶市“五個一批”人才1人。一大批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並在國內外學術界嶄露頭角,擔當起新世紀文學院再鑄輝煌的歷史重任。
教學建設
2004年以來,學院教師獲省部級以上獎30餘項,2005年
熊憲光教授(排名第二)的《整體建構多層面中國古代文學史系列教材》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評比中獲二等獎,學院教師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項(
李怡教授《“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1項(
何宗美教授《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在教育部第一屆至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獎評選中獲獎5項,在重慶市第一至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獲獎22項,1人獲全國師範院校優秀教師曾憲梓教育基金獎,1人獲教育部“霍英東基金”教學三等獎。
文學院共建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寇鵬程教授主持的《美學與人生》)、2門重慶市精品課程(2004年劉明華教授主持的《中國古代文學》和2005年
王本朝教授主持的《中國現當代文學》),4門校級精品課程(漢語言文字學、美學原理、影視藝術概論、語文教學法)。漢語言文學專業2010年被批准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教學成果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2006年以來,學院教師獲立項市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2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4項、一般項目28項,國家語委重大科研項目1項,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34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項目3項,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2項,中央統戰部項目1項,重慶市級社科規劃項目37項。
2006年以來,學院教師獲省部級以上獎20餘項,其中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項,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項,獲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項,獲重慶市社科優秀成果獎15項(其中,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國際合作
學院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學院先後與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漢語教學關係。學院每年選派3—5人出國訪學進修,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每年接收留學生及訪問學者5人左右前來留學和訪學。有望繼續擴大留學生規模。學院與泰國孔敬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發展勢頭良好,已經辦成為泰國示範性孔子學院。學院與泰國三所大學簽訂了合作協定,建立了海外實習基地,每年選拔20餘名學生到海外實習。隨著文學院開放辦學的發展,學院的國際聲譽不斷提升。
文化傳統
學院標識
院徽
院訓:仁愛、博雅
學院樓名:雨僧樓
社團文化
1、院團委
主要舉辦活動:組織舉辦團校培訓、管理學生團員相關工作。
2、院學生會
主要舉辦活動:學院迎新晚會、畢業生晚會、素質拓展活動、志願者活動、文藝活動、寢室美化大賽、班服設計大賽、體育活動等由文學院主辦的活動或相應的學生活動的承辦、組織工作。
西南大學桃園文學社(原《西師文藝》雜誌社)成立於1956年5月6日。現
西南大學成立最早的社團,是西南大學唯一直屬校團委,掛靠於
西南大學文學院的校級文學社團;也是重慶和全國範圍內成立最早的高校文學社團之一。現為
全國大學生文學社團聯盟理事單位、全國優秀大學生國學社團,西南大學“五星級社團”和“十佳社團”。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學會理事,四川省魯迅研究學會副會長
劉揚烈教授,為桃園文學社創始人之一及首屆社長。
1957年10月23日,因中國科學院院長、著名學者、詩人、原中國文聯主席
郭沫若先生為桃園文學社社刊《桃園》題詞——《桃園花盛開》(現已刻成石碑立於西南大學北區弘文圖書館旁),故更名為“桃園文學社”。著名作家、教育學家
葉聖陶先生也曾為桃園文學社社刊題詞。主要活動有:迎新晚會、名師講堂、情書大賽、講課比賽;公文寫作培訓、國語培訓,幹部培訓;社團文化藝術展、電影交流會、書友會;各類徵文大賽、各類文學沙龍等活動。社刊《桃園》,社報《桃林》。
一甲子風雨兼程,桃文社碩果纍纍。桃園文學社培養了一大批文學、新聞類的專門人才,著名導演
張魯、作家
張者都曾是桃園文學社的社員。桃園文學社以其獨特的文學氣息影響著一代代西大學子,也見證著西南大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桃園文學社正以一種嶄新的形象和超強的凝聚力迎接一個個挑戰。相信在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體社員的共同努力下,一代又一代的桃文人定會秉前人之爝火,昭示後輩,共襄盛舉。
4、國語發展協會
西南大學國語交流與發展協會(簡稱“西大普協”)成立於2013年5月27日,是受共青團西南大學委員會、共青團西南大學文學院委員會、
西南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三方聯合管理與指導的校級興趣愛好類社團。以開展國語水平測試前的發音輔正工作為常規活動,同時搭建大學生課餘活動第二平台,繁榮校園社團文化!
5、手工藝協會
社團全稱為“西南大學手工藝協會”,又稱“DIY社團”,本社團為興趣愛好類的社團,是由西南大學在校大學生組織並參與的學生社團組織。社團成立於2005年10月,以“自己動手創造五彩繽紛”為社團宗旨,現掛靠於學院文學院。手工藝協會是一個以製作手工藝為主的興趣愛好類社團。
學院建設
文學院秉承“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和“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經過幾代人薪火傳承,已發展成為學科專業齊全、教學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碩,在國內高校文學院中具有重要影響的教學及科研人才培養基地。2010年以來,學院獲本科教學優秀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先進集體、科研工作先進集體、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學生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等榮譽。
傳承歷史輝煌,再塑學院風采。為建成國內外有影響的研究型學院,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文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努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知名校友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楊愛華
黨委副書記 何定龍
副院長 張勇
歷任領導
歷屆系主任、院長:
歷屆黨委書記:
唐正康
李世溶
組織機構
教學系
中 文 系 主 任:王本朝教授
影視藝術系主任:劉 帆 教授
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孫 琳 副教授
教研室
1.文藝學教研室
張興成,男,副教授,碩士 ,教研室主任
曹 建,男,教授,博士
寇鵬程,男,教授,博士
張 冰,女,教授,博士
劉建平,男,副教授,博士
黎楊全,男,副教授,博士
邵 薇,女,講師,博士
2.漢語言文字學教研室
楊懷源,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王春玲,女,副教授,博士
廖 強,男,副教授,博士
艾紅娟,女,副教授,博士
沈祖春,男,講師,博士
楊 波,女,講師,博士
3.古代文學教研室
楊理論,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劉明華,男,教授,博士
何宗美,男,教授,博士
黃大宏,男,教授,博士
趙章超,男,教授,博士
張桂萍,女,特聘教授,博士
王明輝,男,副教授,博士
駱曉倩,女,副教授,博士
周 睿,男,副教授,博士
何 濤,男,副教授,博士
黃湘金,男,副教授,博士
王春冰,女,講師,碩士
王廣福,男,講師,碩士
陳 明,女,講師,碩士
夏志穎,男,講師,博士
趙天一,男,講師,博士
4.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
曾利君,女,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王本朝,男,教授,博士
李永東,男,教授,博士
王倩予,女,副教授,碩士
何聖倫,男,副教授,博士
楊 亭,男,副教授,博士
劉志華,男,副教授,博士
胡安定,女,副教授,博士
徐 茜,女,講師,博士
王曉冬,女,講師,博士
馬泰祥,男,講師,博士
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
李應志,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肖偉勝,男,教授,博士
張武軍,男,教授,博士
劉 俐,女,副教授
任小娟,女,講師,博士
鄺明艷,女,講師,博士
付飛亮,男,講師,博士
6.影視文學教研室
劉 帆,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余 紀,男,教授,碩士
田義貴,男,教授,博士
黎 萌,女,教授,博士
劉宇清,男,教授,博士
黎光容,女,副教授,碩士
曹怡平,男,副教授,博士
陳紅梅,女,講師,碩士
劉敘武,男,講師,博士
徐 爽,男,講師,博士
許若谷,男,講師,碩士
7.語文教育教研室
魏小娜,女,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余立新,女,副教授
榮維東,男,副教授,博士
李金鳳,女,講師,博士
何越鴻,女,講師,博士
8.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
孫 琳,女,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李子榮,男,教授,博士
李仕春,男,教授,博士
張春泉,男,教授,博士
金小梅,女,副教授,碩士
徐 平,女,副教授
張旭東,男,副教授
李 娟,女,副教授,博士
徐海英,女,講師,在讀博士
胡 琳,女,講師,在讀博士
孫紅舉,男,講師,博士
毛志萍,女,講師,在讀博士
董憲臣,男,講師,博士
龍 玫,女,講師,碩士
姜永琢,女,講師,博士
學院工會
院工會有委員5人,小組長4人。
寇鵬程:工會主席,副教授
姚 斌:工會委員,助理研究員
程恩英:工會委員
付雲輝:工會小組長
曾 馨:工會小組長, 講師
黎光容:工會小組長, 副教授
孫紅舉:工會小組長, 講師
教研室
1.文藝學教研室
張興成,男,副教授,碩士 ,教研室主任
曹 建,男,教授,博士
寇鵬程,男,教授,博士
張 冰,女,教授,博士
劉建平,男,副教授,博士
黎楊全,男,副教授,博士
邵 薇,女,講師,博士
2.漢語言文字學教研室
楊懷源,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王春玲,女,副教授,博士
廖 強,男,副教授,博士
艾紅娟,女,副教授,博士
沈祖春,男,講師,博士
楊 波,女,講師,博士
3.古代文學教研室
楊理論,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劉明華,男,教授,博士
何宗美,男,教授,博士
黃大宏,男,教授,博士
趙章超,男,教授,博士
張桂萍,女,特聘教授,博士
王明輝,男,副教授,博士
駱曉倩,女,副教授,博士
周 睿,男,副教授,博士
何 濤,男,副教授,博士
黃湘金,男,副教授,博士
王春冰,女,講師,碩士
王廣福,男,講師,碩士
陳 明,女,講師,碩士
夏志穎,男,講師,博士
趙天一,男,講師,博士
4.中國現當代文學教研室
曾利君,女,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王本朝,男,教授,博士
李永東,男,教授,博士
王倩予,女,副教授,碩士
何聖倫,男,副教授,博士
楊 亭,男,副教授,博士
劉志華,男,副教授,博士
胡安定,女,副教授,博士
徐 茜,女,講師,博士
王曉冬,女,講師,博士
馬泰祥,男,講師,博士
5.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
李應志,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肖偉勝,男,教授,博士
張武軍,男,教授,博士
劉 俐,女,副教授
任小娟,女,講師,博士
鄺明艷,女,講師,博士
付飛亮,男,講師,博士
6.影視文學教研室
劉 帆,男,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余 紀,男,教授,碩士
田義貴,男,教授,博士
黎 萌,女,教授,博士
劉宇清,男,教授,博士
黎光容,女,副教授,碩士
曹怡平,男,副教授,博士
陳紅梅,女,講師,碩士
劉敘武,男,講師,博士
徐 爽,男,講師,博士
許若谷,男,講師,碩士
7.語文教育教研室
魏小娜,女,副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
余立新,女,副教授
榮維東,男,副教授,博士
李金鳳,女,講師,博士
何越鴻,女,講師,博士
8.漢語國際教育教研室
孫 琳,女,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李子榮,男,教授,博士
李仕春,男,教授,博士
張春泉,男,教授,博士
金小梅,女,副教授,碩士
徐 平,女,副教授
張旭東,男,副教授
李 娟,女,副教授,博士
徐海英,女,講師,在讀博士
胡 琳,女,講師,在讀博士
孫紅舉,男,講師,博士
毛志萍,女,講師,在讀博士
董憲臣,男,講師,博士
龍 玫,女,講師,碩士
姜永琢,女,講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