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的前身是1937年設立的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
許壽裳任系主任。1938年春,學校奉令南遷漢中城固縣。1939年,學校改名
國立西北大學,設三院十二系,歷史係為文學院三系之一。1946年,學校遷至現址,設四院十五系,
馬師儒以文學院院長兼任歷史專業主任。歷史系自建系至新中國成立十二年間,學校數易校名,兩移校址,歷盡艱難曲折。然於國家民族危難之際,名校名師一時際會,創業於巴山漢水之間;調查張騫墓,整理地方文物史跡資料,在研究、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多有貢獻。歷史繫於1956年上半年,正式設考古專業,組成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考古學、民族學等教研室和資料室、文物陳列室。1957年,郭繩武任系主任。1962年首次招收民族史方向研究生。1964年,學校抽調本系部分教師成立伊斯蘭教研究所,後更名中東研究所。建國初期,歷史系發揚城固辦學以來優良傳統,以堅韌精神積極進取,革故鼎新,遂在中國歷史教學與研究領域占取重要一席。
1978年,
張豈之任系主任。同年,學校以原西北民族史研究室教師和學校專題組人員成立西北歷史研究室。1981年,中國古代史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4年,中國思想史專業和世界近現代史專業分別獲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
1984年,彭樹智任系主任。1985年,在長期醞釀總結的基礎上,提出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八字系風,此內容後來被確定為西北大學學風。同年成立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1986年世界史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中國近現代史和考古學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8年,西北大學與陝西省文物局簽訂《關於聯合創建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的協定》,同年增設博物館專業。1990年,西北大學召開文博學院成立大會,彭樹智任院長。同年增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
1992年成立西北大學佛學研究所。1993年,歷史文獻學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
歷史學專業獲準實行本碩連讀試點。1995年,歷史學專業被批准為國家首批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同年獲準設立歷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6年,成立西北大學周秦漢唐研究中心,並以文物陳列館為基礎,正式建立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1999年成立西北大學西安事變研究中心。
2002年,歷史學、考古學兩專業被列入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2003年,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正式成立了考古學系,文博學院建成了院、系(歷史學系和考古學系)兩級管理體制。2004年,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中東研究所和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同時被列為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科研基地。2005年,獲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5月,西北大學與陝西省文物局依託文博學院,聯合成立了我國首家文化遺產學院。同年,文物保護技術專業被列入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文博學院(歷史學科)的教學科研領域進一步拓展,成為我國歷史、考古、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辦學條件
學院現設考古學(與歷史系已正式分開)文物與博物館和文物保護技術3個本科專業。有歷史學一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學3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現有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考古學),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區1個(考古學),陝 西省名牌專業2個(考古學、文物保護學),陝西省特色專業2個(考古學、文物保護學),省級教學團隊1個(考古學),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陝西省精品 課程,4門西北大學精品課程,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先後有多項成果獲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學院擁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1個(磚石質文物保護實驗 室),陝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心”1個,省級重點科研基地1個(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學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學科2個(考古學、文物保護 學)、省級特色學科1個(考古學)。
文化遺產學院擁有多媒體教室、文物保護與考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等現代化的教學實驗設施,附屬博物館藏有2萬餘件各個時期的文物和教學標本,專業圖書資料室藏書豐富,可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
文化遺產學院充分利用陝西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與陝西省及西北各省區文博單位合作建立了十多個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並承擔國家 文物局和西北各省區文博專業幹部培訓任務。各個專業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相互交叉和滲透,培養的學生具有基礎厚實、學識寬廣、綜合研究能力和適應能力強的特 點,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文物考古和文物保護方面的專門人才,並在教學與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學院領導
書 記 李 偉
副院長 鳳 鳴
副院長 馬 健
副院長 溫 睿
工會主席 凌 雪
學院介紹
考古學系介紹
考古學系成立於2003年,下設考古學本科專業。該專業設立於1956年,是全國最早設立的考古專業之一。先後由著名學者馬長壽、陳直、劉士莪教授等主持教學科研工作,著名學者蘇秉琦、陳夢家、胡厚宣、閻文儒、唐蘭、宿白、石興邦、王仲殊先生等先後講學和指導專業建設。
多年來,考古學系充分利用陝西省得天獨厚的文物資源,立足陝西、依託西北、面向全國,在“211工程”的重點支持下,學科建設有了較大的發展。1986年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考古專業被列為陝西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2003年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被列為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考古學系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聯合申報設立了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考古學系有一支結構合理、業務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目前共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大部分教師均有博士或碩士學位。
在人才培養方面,堅持 “保持專業特色、拓寬專業基礎、重視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思路,堅持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能力相結合,課堂講授與田野考古發掘、博物館實踐相結合。通過與陝西文博考古單位合作與協作,建立了一批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加強田野考古工作和文物保護實際工作能力的培訓。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科技考古學概論”)、省級精品課程1門(“史前考古學”);有一部教材被列入國家“十五規劃教材(《科技考古學概論”》,有二部教材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史前考古學導論》、《考古學概論》)。專業建立以來,已培養出一大批考古和文物保護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有些畢業生已擔任了省、市文物主管部門、文博單位的領導職務,有的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或各省區文博考古研究機構、高校的業務骨幹,在我國的文博考古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科學研究方面,先後承擔國家級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省(部)級項目等多項。出版了學術著作和譯著20多部,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在《考古學報》、《考古》、《文物》等國內外權威和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百餘篇。形成了中國史前考古、商周漢唐考古、文物研究與保護、西部民族考古等穩定的研究方向,成為我國考古與文物保護科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化遺產保護科學系簡介
文化遺產保護科學系成立於2006年,其前身為文博學院文物保護技術專業。該專業設立於1989年,是全國高校同類專業中首家設立的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融合、套用性強、發展潛力大的特點。2006年被評為陝西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
文化遺產保護科學系有一支年富力強、結構合理、業務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目前擁有專職教師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助教4人),實驗管理人員1人。大部分教師具有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聘請了陸壽麟、黃克忠等一批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
十多年來,文化遺產保護科學系(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充分利用陝西得天獨厚的文物資源和西北大學作為綜合大學的學科優勢,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教學與科研相互依託、相互促進的辦學指導思想,加強文物保護技術學科建設,不斷提高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質量。
在學科建設方面,從1990年起招收文物保護技術本、專科生,1994年起又相繼在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下招收文物保護技術方向碩士研究生,2006年招收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2005年西北大學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聯合申報設立了“磚石質文物保護” 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在教學方面,堅持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辦學指導思想,注重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辦學思路。課程設定以歷史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和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文理結合為專業基礎課程體系;以文物保護技術和方法、文物保護材料、文物分析技術構成的專業課程體系;以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和專業綜合實習構成的實踐課程體系。
在科研方面,出版了5部學術著作及教材,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6篇被SCI收錄。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國內外合作項目,形成了彩繪無損分析、青銅器保護、土遺址保護、文物保護材料、科技考古等研究方向,成為我國文物保護科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吸引和培養高層次人才、整合校內外教師資源、委託培養和選派青年教師進修學習、選留優秀畢業生和鼓勵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與敦煌研究院、
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及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等國內外多家單位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建立了多個穩定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文物保護技術專門人才。1999年舉辦了首屆全國文物保護修復培訓班。目前該系已培養了9屆本科生、7屆研究生、2屆專科生,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文物保護、博物館、考古研究和管理機構。
經過十多年建設和發展,西北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科學系已逐步成為我國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專業設定
考古學專業
本專業是陝西省普通高校名牌專業,是我國高等學校中最早建立的考古學專業之一。本專業充分利用陝西得天獨厚的地下、地上文物資源及館藏文物教學標本營造的良好的專業學習與研究氛圍,注重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能力相結合,校內課堂講授與田野考古發掘、博物館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培養能在文物考古研究機構、博物館、文物行政管理機關從事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文物研究、文物行政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從事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博物館、文物保護單位管理和宣傳教育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考古學、
文物學、博物館學的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掌握田野考古發掘和文物考古研究的基本方法,並接受相關田野考古調查與發掘、論文寫作等方面訓練,達到具備從事文物考古研究或相關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的目的。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與能力:
1. 掌握考古學、文物學、博物館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2. 熟悉田野考古工作規程,掌握考古發掘的基本技能,能從事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和編寫考古發掘報告工作;
3. 了解國內外文物考古發展的動態及相關理論研究的前沿問題;
4. 掌握文物考古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獨立從事相關科學問題的研究。
課程結構:
主幹課程:中國考古學通論、中國考古學概論、中國古代史、世界上古中世紀史、古代漢語、田野考古學、考古技術、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漢考古、魏晉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文物學、博物館學、文物鑑賞等。
主要實踐性教育環節:課程實習:結合課程內容,參觀有關博物館等。
綜合實習:田野考古發掘實習。
學分要求: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修夠總
學分176學分,其中通修課40學分,學科核心課程35學分,專業方向課程16學分,通識課程12學分,選修課程40學分,實踐教育環節23學分,課外附加學分10學分。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
本專業是陝西省普通高校名牌專業,我國高等學校中最早設立的文物保護本科專業。該專業教育的特點是文、理科交叉與理、工科滲透,現代科學技術與人文科學知識相結合;既掌握數理化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歷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識,又掌握文物保護材料套用、文物材質分析和文物保護修復等實際操作技能。培養能在文物考古、博物館、文物管理機構從事文物保護與科學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從事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或文物保護單位專業管理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能正確掌握文物保護所必需的文史及數理化等學科基礎知識,掌握一般文物學、博物館學、考古學的基本知識,成為文、理、工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專門人才。能正確掌握文物保護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正確進行實際操作,具備一般文物保護技術的科研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1.通過嚴格的學習和實踐鍛鍊,應掌握有關文物保護的基本知識和理論;
2.掌握文物保護的一般程式和方法步驟,具備文物保護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
3.可從事文物保護方面的理論研究和修復及保護等實際工作。
課程結構:
主幹課程:文物保護導論、無機質文物保護、有機質文物保護、文物保護材料學、文物材質分析、古代建築保護、壁畫保護、環境與文物、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文物學概論、博物館學概論、考古學通論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習:
文物保護技術實驗、文物修復實驗等。
綜合實習:文物保護實習。
學分要求:本專業學生畢業時應修夠總學分164學分,其中通修課程39個學分,學科核心課程34個學分,專業方向課程22個學分,通識課程12個學分,選修課程30個學分,實踐教學環節17個學分,課外附加分10分。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歷程回顧
西北大學早期的考古活動(1938~1955)
舉世聞名的古都長安和
三秦大地,有著十分深厚的歷史積澱和非常豐富的文物古蹟,為西北大學歷史、考古學科的建立和發展營造了得天獨厚條件。
西北大學考古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938年,
西北聯合大學南遷漢中城固時,歷史系就成立了考古委員會,陸懋德教授等對張騫墓、樊噲墓等進行調查和發掘,發現“博望侯印”封泥和綠釉陶器座等一批珍貴文物,並發表了《發掘張騫墓前石刻報告書》。1939年,西北聯大改名國立西北大學,歷史系成立了考古室,組織師生對漢中地區的文物古蹟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陸懋德教授等先後發表了《漢中各縣諸葛武侯遺蹟考》和《漢中地區的史前文化》等論文,周國亭發表了《勉縣考古記實》等。這是西北大學最早的考古活動。
1938年,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先驅者之一
黃文弼,到西北大學歷史系任教授。1942年任歷史系主任,開設了考古學、史前史等課程,並從事西北史地和考古學研究。1943年受西北大學委託第三次赴新疆考察,考察重點在教育文化及古蹟古物等(他在1927至1930、1933年,參加了瑞典學者斯文赫定發起的中瑞科學考察團,對以新疆為重點的西北文物進行了調查)。任教期間,先後撰寫了《羅布淖爾考古記》、《張騫通西域路線考》、《吐魯番古代之文化與宗教》等專著和論文。
1940年秋,國民政府教育部組織了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
王子云任團長。對河南、陝西、甘肅等地的文物古蹟進行了調查,獲得了大量的資料。1945年4月,國民政府教育部將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累年所得的各類文物、拓片、模型、石窟臨摹、繪畫、照片等資料100多種,計2000餘件全部撥歸國立西北大學,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與原有歷史系考古室合併,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王子云隨調西北大學任教授,並擔任西北文物研究室主任。之後王子云等積極開展相關資料的整理和調查研究,在西安郊區發現史前文化遺址多處,其中在魚化寨遺址獲得一批陶、石、骨器等。著有《中國歷代套用藝術圖綱》、《西北史跡文物踏查紀實》、《漢唐陵墓圖考》、《唐韋頊石槨發現記》、《古杜國考》等論著。此外,還舉辦有關金石拓片及漢唐陵墓藝術等專題展覽,對歷史學科的教學與科研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7年5月,為推動西北地區文化古蹟的研究,歷史、邊政兩系學生成立了考古學會。組織會員利用星期日分赴市郊考察古蹟,利用假期赴甘肅洮河流域考察石器時代遺址,並將考察之成果,精製成三集照片展出。1948年暑假,邊政學系21位學生對甘肅、新疆的少數民族文化和文物古蹟進行了4個多月的實習,實地考察了敦煌莫高窟、焉耆唐代古城、庫車千佛洞等古蹟。此外,還邀請著名學者裴文中作“北京人”和“渭河、洮河流域古代人類文化之新發現”等學術報告。
1951年,
陳直先生在歷史系開設“考古學通論”課。1954年,陳直受聘擔任文物陳列室主任。1955年,北大考古專業應屆畢業生李家翰先生被分配來校任教,為考古教學增添了新生力量。
這一時期,武伯綸、劉士莪等組織歷史系的師生參加了麥積山石窟勘察、新疆文物普查、西安白家口漢墓的發掘、鹹陽底張灣北周隋唐墓發掘等工作。這些工作不僅積累了最初的田野考古經驗,而且為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考古專業的創立和發展(1956~1977)
基於當時國家對文物考古人才的迫切需要,在
鄭振鐸(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兼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冶秋(時任文物事業管理局副局長)和尹達(時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時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等國家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領導的關心下,1956年,歷史系首先在54、55級歷史專業選出部分學生,成立考古班。其後設立了考古專門化,考古專業正式創立。同年成立了考古教研室,
馬長壽先生任主任,陳直先生任副主任,教師有劉士莪、李家翰等。“西大考古專業的成立,在某種意義上說,代表了陝西乃至中國考古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石興邦:《紀念西北大學考古專業成立40周年賀文》,載《考古文物研究》第1頁,三秦出版社,1996年)。
從1956年開始,考古專業逐步建立了較為系統的教學與人才培養體系。考古教學除本校的幾位老師(馬長壽、陳直、劉士莪、李家瀚、賈德耀、蔡爾軌等)承擔外,還聘請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郭寶鈞、石興邦、金學山、楊泓、郭儀孚、王伯洪、林壽晉、馬得志等相繼來校分段講授石器時代考古、商周考古、秦漢考古、隋唐考古及考古技術課,形成了一支陣容強大,知名度很高的教師隊伍,開始了較為系統的考古教學活動。
時任校長侯外廬還邀請埃及開羅大學考古學家埃米爾教授、日本東京大學考古學家原田淑人教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陳夢家教授等作考古學術報告,在西北大學形成一股考古熱。
除了系統的考古學理論教育外,還十分重視田野考古實踐教學。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60年代初,考古專業師生先後參加了西安唐
興慶宮、銅川耀州窯等遺址的發掘。1958年,在蔡爾軌老師的率領下,考古班的學生參加了寶雞北首嶺遺址的第一次發掘。1960年,56級考古班學生參加了陝西彬縣(今屬長武縣)下孟村遺址的發掘,首次發現了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早於廟底溝類型的地層證據,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專業創立以來,曾琪、段浩然、黃碧芳、高建民、韓偉、韓保全、郭長江等先後留校任教,教師隊伍不斷壯大。1961年,考古專門化改稱考古專業,但不久由於國家處於困難時期而精簡專業,考古專業被迫停止招生。考古教學活動處於停滯狀態。
1972年,考古專業恢復招生,考古教研室重建,陳直任主任,劉士莪任副主任。之後,王世和、戴彤心、段連勤、孔哲生、肖安順等先後到西北大學考古專業任教,考古專業的教師隊伍得以重建。特別是有豐富田野考古工作經驗的戴彤心、王世和的任教,使西北大學田野考古發掘教學與研究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1973年,劉士莪、張洲與西北大學地質系共同發掘了韓城禹門口舊石器時代遺址。同年,劉士莪、王世和、段浩然、段連勤指導72級考古班學生參加了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發掘。1974年,劉士莪等帶領74級考古班部分學生,與北京大學、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合作,發掘了周原鳳雛和召陳建築遺址、莊白青銅器窖藏和雲塘制骨作坊遺址等。同年王世和、孔哲生等指導74級考古班學生,參加了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1975年,賈正中帶領74級考古班參加了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的發掘。上述發掘不僅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在實踐中鍛鍊了教師,培養了學生。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從1956年考古專門化以來,共培養了7屆130名學生。他們後來成為我國各地考古學教學科研骨幹力量和著名學者的優秀學生,在我國的文博考古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這一時期考古專業的科學研究方面也產生了一批新的成果,促進了西北大學的文物研究。其中馬長壽在20世紀60年代初撰寫的《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充分利用碑刻文字資料,對關中古代部族的名類淵源、地域分布、姓氏變遷、婚姻關係、部族人融合等問題進行了考論。陳直著有《關中秦漢陶錄》、《秦漢瓦當概述》等論著,其中《秦漢
瓦當概述》一文對秦漢瓦當的文字書體及規格、斷代及分期、製法及窯址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至今對秦漢瓦當的研究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考古專業新的發展(1978~2006)
1977年恢復高考後,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考古專業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教學與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科學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奠定了考古專業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
1980年以後,劉士莪任考古教研室主任,考古專業在專業和學科建設方面不斷發展。1986年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西北大學與陝西省文物局聯合成立了文博學院,增設了博物館學專業,成立了文博教研室,王世和任主任。1989年,增設了文物保護技術專業。1991~1994年,戴彤心任考古教研室主任。1994年起王建新任考古教研室主任。2002年,考古專業被評為陝西省首批普通高等院校名牌專業。2003年,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成立了考古學系(含考古學、文物保護技術兩個本科專業),由王建新任主任。2004年,成立了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並與陝西省文物局聯合成立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心,建立了考古技術與文物修復實驗室,大大改善了教學科研的條件。2005年,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被批准為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同年,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聯合組成的“磚石質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基地”通過專家組評審,成為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2006年,西北大學與陝西省文物局聯合成立了文化遺產學院,進一步加強了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與考古學的教學與研究。經過多年的建設,逐步建成了本科、研究生(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成為我國文物考古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和科學研究重要基地之一。
在教學方面,早在20世紀80年代,考古教研室就組織編印了《原始社會考古》、《商周考古》、《戰國秦漢考古》、《隋唐考古》等系列教材和參考圖錄,邀請蘇秉琦、安志敏、李學勤、張光直、田邊昭三等著名學者先後來校講學。1994年開始,考古專業的課程體系做了較大的調整,新開設了專業基礎課“中國考古學通論”,傳統的舊石器時代考古、新石器時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漢考古、魏晉南北朝考古、隋唐五代考古、宋元明考古等7門課程成為方向性的專題課。新的課程體系進一步加強了田野考古學、考古技術課程的教學。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陝西歷史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乾陵博物館、
法門寺博物館、周原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的支持下,建立了十多個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逐步建立了由課程實習與綜合實習構成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形成了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能力相結合、課堂講授與田野考古發掘、博物館實踐相結合的特色。2003年,對教學內容又進行了改革,修改制定了各門主幹課程的教學大綱,加強了重點課程的建設。趙叢蒼教授主持的《科技考古學概論》被列入國家級精品課程(2005年),張宏彥教授主持的《史前考古學》(2004年)被列入陝西省精品課程,有“中國考古學通論”、“田野考古學”、“新石器時代考古”、“隋唐考古”等課程被列入西北大學重點課程建設項目。教材建設的速度也進一步加快,趙叢蒼、張宏彥、錢耀鵬教授編寫的教材《科技考古學概論》、《中國史前考古學導論》、《考古學概論》先後被列入國家“十五”、“十一五”教材建設計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國史前考古學導論》(2003年)、《科技考古學概論》(2006年)教材。1993年9月,王世和教授主持的“考古專業電化輔助教學體系的建設”獲陝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9年,王建新、張宏彥、錢耀鵬等的“考古專業教學實踐的改革”獲西北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錢耀鵬教授獲西北大學第一屆教案展評(新石器時代考古)一等獎;2003年,錢耀鵬教授獲西北大學第二屆教學質量獎二等獎;2004年張宏彥教授獲西北大學第二屆教案展評(中國考古學通論)一等獎, 2004年張宏彥獲西北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一等獎,2005年張宏彥編著的《中國史前考古學導論》獲西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在人才培養方面,多年來考古專業始終堅持“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思路,強調“三個重視”,即重視專業基礎教學,重視知識視野拓寬,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文物考古高級專門人才。從1977年至2006年,考古專業連續招收本科生27屆(含2屆專升本班),畢業571人;招收碩士研究生共20屆,畢業獲得學位者83人。從1985年開始,招收博物館專業、文博專業專科生10屆共250人。畢業生分布在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吉林、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西藏、廣東、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蘇、貴州、四川、重慶等20多個省區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其中陝西地區文物考古研究和管理機構的業務人員90%以上、西北地區70%以上均是我校的畢業生。這些畢業生或已擔任了省、市文物主管部門、文博單位的領導職務,或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及各省區文博考古研究機構和高校的業務骨幹。此外,多年來還承擔了陝西省和國家文物局的培訓工作,培訓了文物幹部數百人。特別是2003、2005、2006年先後承辦了三期全國省級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管理幹部培訓班,培訓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所級領導73人。
在科學研究方面,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考古專業充分利用陝西及西北地區豐富的文物資源,配合田野考古教學進行田野考古發掘,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文物考古研究,形成了若干穩定的研究方向,出版和發表了大量的研究論著,取得了顯著成就。
1980年,戴彤心、張洲指導77級考古班,主持發掘了陝西華縣梓里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一處仰韶文化早期墓地和客省莊文化聚落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石、骨器等。
1981年戴彤心、肖安順帶領78級學生參加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鹹陽秦宮殿遺址的發掘。
1982年,王世和、張宏彥指導79級考古班,主持發掘了陝西商縣紫荊遺址。發現了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客省莊文化的大量遺蹟、遺物。
1983年戴彤心、段浩然帶領80級考古班學生參加中國社會科學考古研究所臨潼白家村老官台文化遺址的發掘。
1984~1987、1991、1993年,王世和、張宏彥、王建新、錢耀鵬等主持發掘了陝西扶風案板遺址。發現了大量有重要學術價值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時代早期的遺蹟、遺物。先後有81級、84級、90級考古班和雙學位班、85級文博班、陝西省有關縣市的文物幹部、外國留學生等總計百餘人參加了案板遺址的考古發掘實習或培訓,成為20世紀80年代培訓學生最多的考古實習基地。
1985年,劉士莪等主持發掘了西安老牛坡遺址(含許家寺地點),至1989年,共發掘了六次,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和商代的墓地、車馬坑、建築基址等一批十分重要的遺蹟、遺物。先後有83級、86級考古班和部分研究生在此進行了考古實習,取得了教學與科研雙豐收。
1985年,戴彤心、張洲、王維坤等指導82級考古班發掘了陝西寶雞石嘴頭遺址。發現了龍山時代窯洞式居址和大量的陶、石、玉、骨器等。
1988年,戴彤心和傅勇等,率領85級考古班發掘了青海化隆縣四更卡拉遺址,為研究卡約文化提供了新的資料。
1990年,王世和、張宏彥、錢耀鵬帶領87級考古班學生和日本留學生加藤隆也,參加長安北塬(風雷儀表廠)漢、北周、隋、唐墓的發掘。同年,劉士莪、趙叢蒼指導88級考古班首次發掘了陝西城固寶山遺址。至2001年,寶山遺址共發掘了3次,發現有大量商時期的燒烤坑、建築基址、墓葬等,為探索漢中地區巴蜀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
1991年,趙叢蒼、張克平指導89級考古班部分學生,發掘了新疆維丄吾丄爾自治區烏魯木齊柴窩堡遺址和拜城縣克孜爾墓地。
1993年,戴彤心、段浩然、冉萬里率領部分學生首次發掘了校園內的唐太平坊和實際寺遺址。之後,累積歷年發掘和收集的校園文物,在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內設立了校園考古陳列室,成為西北大學的一個特色和亮點。
1994、1995年,王建新、冉萬里、指導91、92級考古班發掘了河南澠池班村遺址和山西垣曲古城鎮遺址,並與相關科研單位合作,在班村遺址開展了動植物考古、環境考古、人類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996年,王世和、趙叢蒼、王維坤、張宏彥、周曉陸、冉萬里、劉瑞俊等指導93級考古班發掘了西北大學桃園校區唐崇化坊遺址,出土了唐代“踏步”、唐三彩等大量遺物。
從1997年開始,考古專業開始承擔國家基本建設重大考古發掘與科研項目。1997年由陳洪海、劉瑞俊主持發掘了河南小浪底水庫區鹽東遺址。1997至2004年先後由王建新、張宏彥、趙叢蒼、錢耀鵬、陳洪海、冉萬里、劉瑞俊主持發掘了重慶
長江三峽水庫區萬州中壩子、上中壩、余家河、白河溝遺址,巫溪河坪遺址的發掘與研究。2006年,由陳洪海、冉萬里主持發掘了南水北調河北淶水縣西水北遺址,河南鎮平縣姚寨遺址。
從2000年開始,考古專業啟動西北古代
遊牧民族文化調查研究計畫。2000~2002年,王建新、劉瑞俊等與新疆、甘肅兩省區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開展了西北地區古代遊牧民族文化遺存的調查與研究,試掘了甘肅安西潘家莊遺址、敦煌西土溝遺址。2003年,王建新主持了國家文物局重點項目“新疆東部及甘肅西北部秦漢時期遺蹟的考古調查”,調查新疆哈密馬鬃山區的相關遺存。2003年,錢耀鵬、陳洪海率領2000級考古班部分學生,參加了新疆伊犁尼勒克吉林台庫區、特克斯恰卜其海庫區古代遊牧民族墓地的發掘,對研究戰國至漢代遊牧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同年,趙叢蒼帶領2000級考古班部分學生,發掘了甘肅酒泉西河灘遺址,發現了早期青銅時代的聚落遺址,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2006年,由王建新主持,西北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南京大學部分研究生參加,發掘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發現了祭祀高台、居址、墓葬等一批重要遺蹟,在古代遊牧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2003年,在陝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西北大學考古學系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啟動了“古豳地區域考古研究”項目,錢耀鵬等對陝西彬縣、旬邑、淳化一帶的古遺址進行了調查。2004年,陳洪海、劉瑞俊、陳靚老師指導2001級考古班學生髮掘了陝西旬邑下魏洛遺址,發現了一批龍山時代窯洞式居址和陶窯,其中新發現了可能專用於燒制石灰的窯址。2006年,錢耀鵬、魏女指導2003級考古班學生,主持發掘了陝西淳化棗樹溝腦遺址,發現了先周時期的聚落和大批極具特色的蛇紋陶器。對於研究先周文化的形成及與北方青銅時代文化的關係提供了有重要學術價值的新資料。
2004年,考古學系師生參加了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國家博物館聯合實施的早期秦文化研究項目,對甘肅東部禮縣一帶的古遺址進行了調查。2005年,王建新、趙叢蒼、陳靚老師主持,指導2002級考古班學生髮掘的甘肅禮縣西山遺址,獲得了大量墓葬、祭祀遺蹟等早期秦文化的考古資料。
2005年,在多年對漢水上游城固寶山遺址和城洋青銅器研究的基礎上,由西北大學、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啟動了漢水上游先秦時期文化調查研究項目,趙叢蒼主持進行了前期的調查工作。
在上述考古發掘、調查的基礎上,近十年來,考古專業的學術研究一直保持著旺盛勢頭,在中國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漢考古、隋唐考古、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國古代文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豐厚的成果。先後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科研項目40餘項。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在《考古學報》、《民族研究》、《考古》、《文物》、《中國史研究》等國內外權威和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百餘篇。出版學術著作25部、譯著2部。其中,劉士莪教授的《老牛坡》、王世和、張宏彥教授等的《陝西扶風案板遺址發掘報告》、王建新教授等的《慈善寺與麟溪橋》、趙叢蒼教授的《城固寶山遺址發掘報告》等集中反映了考古專業近年來田野考古發掘與調查的重要收穫。此外,王建新教授的《東北亞的青銅器文化》、王維坤教授的《中日古代都城與文物交流研究》、戴南海、張懋鎔教授等的《文物鑑定秘要》、張懋鎔教授的《中國青銅器真偽鑑別》、周曉陸教授的《秦封泥集》、趙叢蒼教授的《中國古代玉器》、錢耀鵬教授的《中國史前城址與文明起源研究》等和在國內外權威和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的大量研究論文,集中反映了考古專業在中國史前考古、周秦漢唐考古和文物研究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體現了專業穩定的研究方向和顯著的學術特色。其中王世和、張宏彥等的《陝西扶風案板遺址發掘報告》、錢耀鵬的《中國史前城址與文明起源研究》獲2003年獲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王建新的《慈善寺與麟溪橋》、《東北亞系青銅劍分類研究》獲2004年陝西省第七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趙叢蒼的《城固寶山》獲2004年陝西省第七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國際交流
在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方面,從1991年起與日本奈良縣立橿原考古學研究所進行了多年的人員交換研修與合作研究,並與日本
同志社大學和
早稻田大學、茨城大學,韓國忠北大學,澳大利亞拉楚布大學,義大利東方大學,法國波爾多大學,美國夏威夷查米內德大學開展了考古學與文物保護方面的教學科研交流。與日本橿原考古學研究所、
東京藝術大學、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東京博物館等機構的學者合作進行了陝西漢唐陵墓和佛教造像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與奧地利
維也納大學合作舉辦了絲綢之路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不斷擴大了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影響,促進了教學科研和師資隊伍的建設與發展。
相關寄語
回顧西北大學考古專業50年的發展歷程及其取得的業績,國家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碑林博物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法門寺博物館、乾陵博物館、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周原博物館及全國各文物考古研究單位和兄弟院校的關愛和扶助,也先後多次得到中國著名學者陳夢家、胡厚宣、閻文儒、唐蘭、宿白、王仲殊、安志敏、徐苹芳、石興邦、李學勤、嚴文明、張忠培、俞偉超、鞏啟明、袁仲一、李伯謙等先生和國外許多著名專家學者的指導,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進入新的世紀,西北大學考古專業師生將繼續辛勤耕耘,積極奉獻,進一步加快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步伐,努力把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考古專業辦得更好,為中國的文物考古事業繼續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