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輔音聲母(consonant cluster as an initial)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複輔音聲母
- 外文名:consonant cluster as an initial
- 所屬學科:語言學
- 公布時間:2011年
複輔音聲母(consonant cluster as an initial)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複輔音聲母 複輔音聲母(consonant cluster as an initial)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定義 一種觀點認為,上古漢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輔音結合成的聲母,稱為“複輔音聲母”。出處 《語言學名詞》第一版。
漢語中的ng、zh、ch、sh是兩個字母表示一個音素,不是複輔音。漢語國語音節中沒有複輔音。漢語裡有“hm”“hng”等音節,這種音節中的“m”“ng”是鼻輔音,在語音學上有“次元音”的說法,在“hm”“hng”音節中已都韻母化了,所以不把它們叫做複輔音。漢語複輔音爭議 對於上古漢語是否有複輔音聲母,存在...
認為古有複輔音聲母,其主要依據是諧聲字、古代聲訓、古代注音、異文、民間俗語、異讀、古文字、漢藏親屬語言的比較等。也有人認為上古漢語沒有所謂複輔音聲母,參見“古無複輔音聲母說”。依據 諧聲字 如“各”“客”“貉”等中古[k]類聲母的字跟“路”“洛”“略”等中古[l]聲母的字同諧聲,其上古聲母...
《2015年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2015年7月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龐光華 ,本書是對上古複輔音聲母問題的研究,為這一問題的研究提供了詳細論證。內容簡介 《上古音及相關問題綜合研究 以複輔音聲母為中心》是對上古複輔音聲母問題的研究,儘可能地蒐集了古今中外與複輔音聲母相關的資料,為這...
關鍵字:複輔音聲母;聲源性母詞;“多音節字”蔡永貴先生撰文《複輔音聲母:一個並不可信的假說——諧聲字“一聲兩諧”現象新探》(下簡稱“蔡文”),認為上古時期漢語存在複輔音聲母的假說“並不可信”,多種作為存在複輔音聲母的證據,都可用來證明其提出的新假說,即“上古時期漢語辭彙中就存在雙音節及多音節...
鼻音m、n有清濁對立,除單輔音外,還有雙唇音後加墭的複輔音聲母,南部方言還有各類塞音、塞擦音前加s構成的複輔音聲母。韻母沒有輔音韻尾。有單元音i、y、e、═、ε、a、?amp;#91;、奃、o、u、嚕 和鼻化元音韻母媯、掝、愘、埣、?、?以及帶-i、-u韻尾、帶i-、u-、y-韻頭的複合元音韻母。南部方言...
一般有44個;在固有詞中送氣音和清化音聲母都只出現於單數調(即1、3、5、7調)音節;沒有濁閉塞音聲母,有帶鼻冠音的閉塞音聲母,如mp、nt、d等,這類聲母可以出現在單數、雙數兩類調的音節中;有雙唇閉塞音、舌根閉塞音與1組成的複輔音聲母,如pl、phl、kl、khl等;有混合舌葉塞擦音、擦音聲母,其音質...
聲母n在i、ü前時的發音是[ɲ]。語流音變 語流中韻母常常發音不完整,例如“春天”chūntian的“天”的韻母會發成 [i̯ə̃]。鼻音韻尾會根據下一個字開頭輔音的變化而變化,舉例說明:前鼻音韻尾 -n 後接開頭是b、p、m的字時,前一個字韻尾變為[m],如:麵包 前鼻音韻尾 -n 後接開頭是f的字...
⑴濁輔音聲母趨於清化,局部地區所保留的濁聲母都是來源於古複輔音聲母中的濁基本輔音;⑵復輔聲母趨於簡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區保留帶前置輔音的二合複輔音;⑶單元音韻母增多,特別是鼻化元音;⑷元音有長短區別,並與聲調有互補關係;⑸有鼻化和非鼻化兩類真性複元音韻母;⑹輔音韻尾趨於簡化,從而引起帶輔音韻尾...
第三條 羌語有單輔音聲母41個,排列如下:說明:(1)w 除單獨作聲母外,在詞末出現時表示清化元音[u̥]。(2)r 在元音字母后表示元音捲舌或兒化。(3)前置音s、h、v 在清輔音前讀清音[ s、x、X],在濁音前讀濁音[ z、ɣ、ʁ ]。(4)複輔音聲母見附一。第四條 羌語有8個單純元音韻母:i ...
最後說說上古聲紐的複輔音問題。認為上古漢語可能有複輔音聲紐,最早是高本漢和林語堂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只有承認上古有複輔音聲紐,才能更好地解釋同一諧聲偏旁在中古分屬不同的聲紐,在方言中分屬不同發音部位的聲母的現象。他們提出這個問題時,多半屬於一種構想和推理。以後陸續有人從這方面進行過探索,有的...
語言特點(以碧江縣知子羅話為代表):有60個聲母,其中單輔音聲母45個,塞音、塞擦音、鼻音分清濁,擦音分送氣與不送氣;有15個複輔音聲母,如p惏、f惏、g惏、妱m、妱l等;有85個韻母,其中單元音韻母38個,複元音韻母47個。元音分鬆緊,有鼻化元音和捲舌元音,無輔音韻尾。有4個聲調:55、53、35、31。虛詞和...
訓音(以道孚縣紅頂鄉扎語為例)單輔音聲母47個,複輔音聲母62個,結構只是二合的。單元音韻母28個,複元音韻母29個,其中前響二合元音13個,後響二合元音16個。帶輔音韻尾的韻母11個,都是由單元音加鼻輔音或加寨音、顫音、擦音構成。有5個聲調,調值是55、53、31、13、131。扎語是有形態變化的主言 ,...
音節是由音素(包含輔音和元音)組合發音的語音單位,拼音語言的音節是由輔音和元音組合發音,漢語的音節是由聲母和韻母組合發音,能單獨發音的元音也是一個音節。漢語國語約400個音節,約1300多個讀音。音節表 總計:403個 【A】a(啊) ai(哀) an(安) ang(骯) ao(熬) [5個]【B】ba(八) bai(百) ban(...
《漢語現代音韻學(修訂本)》敘述漢語音韻學的現代研究史,時間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至當代為止,人物包括高本漢、馬伯樂、趙元任、李方桂、陸志韋、王力、邵榮芬、李新魁等,還同時討論了當代音韻學領域中的許多重大學術專題,包括(切韻)音系的性質、中古漢厝的重紐和唇音字、上古漢語複輔音聲母和韻部、近代漢語的...
①單輔音聲母有35個。其中塞音、塞擦音聲母分不送氣和送氣兩套:p、t、k、慯、ph、th、kh、慯h等。帶鼻冠音的塞音、塞擦音聲母也分不送氣和送氣兩套:np、nt、nk、n慯、nph、nth、nkh、n慯h等。鼻音、邊音聲母有非清化和清化兩套:m、n、怱、嬜、l、怰、恄、恅、恵、岶等。 複輔音聲母有8個:pl...
聲母 阿儂語的單輔音聲母有43個。複輔音聲母有23個,分三類:一類為雙唇、唇齒、舌根部位的塞音、鼻音、擦音加半元音後綴;一類是前喉塞音ʔ加濁鼻音、邊音、塞音和塞擦音;還有一種為ʔbɹ。韻母 阿儂語有韻母120個,其中單元音韻母10個(i、e、ɛ、a、ɑ、o、u、ɯ、y、ɺ)複元音韻母24個、...
白馬語有47個聲母,其中包括40個單輔音,7個複輔音,複輔音聲母主要由同部位的鼻冠加濁音或濁塞擦音構成。有22個單元音,其中包括8個鼻化元音和一個捲舌元音。有23個複合元音,都是後響的,由、[u]、[y]介音組成。有4個聲調,區別詞義的作用比較大。音節結構比較簡單,以開音節為主。辭彙 白馬語辭彙以單...
1.濁輔音聲母趨於清化,局部地區所保留的濁聲母都是來源於古複輔音聲母中的濁基本輔音;2.復輔聲母趙於簡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區保留帶前置輔音的二合複輔音;3.單元音韻母增多,特別是鼻化元音;4.元音有長短區別,並與聲調有互補關係;5.有鼻化和非鼻化兩類真性複元音韻母;6.輔音韻尾趨於簡化,從而引起帶...
倒話是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境內藏族使用的一種藏漢混合語。其辭彙主要來源於漢語,語法則與藏語基本一致,使用人口2700多。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的衣食住行、宗教民俗等與藏族無異,他們把倒話作為母語已經有較長的歷史。語音 倒話有37個聲母,其中包括6個帶鼻冠的複輔音聲母;有19個單元音,其中包括13...
格曼語格曼語是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察隅縣自稱格曼的兯使用的語言。有53個聲母,其中包括31個單輔音聲母和22個複輔音聲母,有3合的複輔音。簡介 格曼語是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察隅縣自稱"格曼"的兯使用的語言。使用人口約200人,主要分布在察隅縣下察隅鄉的部分地區,與藏族交錯雜居。在印度控制的傳統習慣線以內的中國地區...
如果以上九點成立,可推論得出中古聲母37紐,歸併為19紐。複輔音聲母 英國人艾約瑟創古有複輔音聲母說,高本漢、林語堂、董同和、陸志偉等繼之。對於上古漢語是否有複輔音聲母,存在不同意見。1.藏緬語、壯侗語、苗瑤語中與漢語同源的辭彙有不少有複輔音聲母。2.一個諧聲偏旁可以同時代表兩個有截然不同的聲母的...
從“仡伶”“仡僚”所反映的語音形式來看,侗族的自稱在宋朝以前是一個單音節的複輔音詞語,後來才演化成現在的單輔音形式。仫佬語是與侗語最接近的語言。仫佬族自稱為lam或jaml,這是複輔音聲母gl演變分化後的語音形式。由此可知,古代侗族的自稱也是一個複輔音的單音節詞。這種情況,在同語族的其他民族語言中的很...
察隅縣下察隅區薩穹村的格曼冿有53個聲母,其中單輔音聲母31個,複輔音聲母22個;有91個韻母,其中單元音韻母6個,複元音韻母17個,帶-m、-n、-嬜、-p、-t、-k、-l韻尾的韻母68個;有4個聲調。名詞後加sǎn55(們)表示複數,加sɑ55(子)表示指小。量詞不豐富。人稱代詞有單數、雙數和複數。疑問代詞...
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一部高質量的學術著作 作品目錄 漢譯本序(沙加爾)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上古漢語的詞和詞根第三章 詞根音段第四章 *s-前綴第五章 *N-前綴第六章 *m-前綴第七章 *p-前綴第八章 *t-前綴第九章 *k-前綴第十章 其他前綴第十一章;;*-r-前綴第十二章;;複輔音聲母第十三章&nb ...
上古漢語的複輔音聲母*Kl-演變為中古漢語的舌尖音和舌面音:*Kl->T-;*Kl->T-;*Kli>T〓-。戰國楚方言中*KΙ-失去後置輔音Ι變為單輔音*K-。(二)戰國楚方言有四個介音:*-j-、*-r-、*-i-、*-u-。這四個介音還可以組成複合介音-ju-、-iu-、-rj-、-ru-、-rju-等。(三)本文對《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