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方法,功用,缺點,實際套用,
方法
有的也稱為普通預算和特別預算、經費預算和投資預算、統一基金預算和貸款基金預算等。雖然各國使用的複式預算名稱和具體項目不盡相同,但從內容上來看,經常預算主要包括政府一般行政經費支出,而其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各項稅收收入以及一部分非稅收入。在一般情況下,經常預算的收支應保持平衡併力爭結餘,結餘額轉成資本項目的收入項目。資本預算主要包括政府的各項資本性支出,如政府對國營企業的投資、對公共工程項目的投資、戰略物資儲備、政府貸款以及償還國債和國外借款等支出,其收入來源主要包括經常預算轉來的結餘額、國債收入和國外借款收入等。
功用
複式預算的出現與政府開支大幅度增加有直接的關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後,凱恩斯主義和積極干預的財政政策得到奉守和遵循。由於政府活動範圍擴大,財政開支也隨之增加。正常的收入已不能滿足支出的需要,政府只有通過借債來彌補。由於債務不僅要還本,而且要支付利息,因此用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應該是有收益的項目,這樣就有必要將政府的支出劃分為一般性支出和應有收益的資本性支出。另外,當時的一些經濟學家也逐漸認識到一國收入分配的變化與該國年度預算的規模及支出結構關係極為密切,因而主張在長期的經濟計畫中應該將年度預算的內容作合理的安排,以減緩經濟波動和促進經濟成長。也就是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預算不僅是監督和控制政府收支的手段,而且還應當成為政府對國民經濟進行巨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顯然,單式預算無力承擔如此重大的歷史使命,複式預算便應運而生。最早實行複式預算的國家是丹麥、瑞典等國,隨後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印度等許多國家也都陸續採用了這種預算編制形式。
缺點
採用複式預算制一方面便於考核預算資金的來源和用途,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分析預算收支對社會需求的影響。採用複式預算使得資本預算投資的伸縮性較大,有助於使預算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強有力槓桿,有利於提高就業水平。不過,複式預算在執行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缺點:(1)複式預算的資本支出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於舉債,如果舉債規模控制不當,容易導致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2)經常性預算支出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稅收收入,而一國稅收收入在整個預算收入中一般占有很大比重,這樣容易掩蓋支出浪費的現象;(3)將預算分成經常預算和資本預算兩個部分,還會給預算編制帶來困難,如經常預算和資本預算科目的劃分標準就很難統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