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和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揣摩有得集》。具有補氣健脾,調氣止瀉之功效。主治婦人產後痢疾。
基本介紹
- 出處:《揣摩有得集》
- 功用:補氣健脾,調氣止瀉
- 主治:婦人產後痢疾
補氣和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揣摩有得集》。具有補氣健脾,調氣止瀉之功效。主治婦人產後痢疾。
補氣和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揣摩有得集》。具有補氣健脾,調氣止瀉之功效。主治婦人產後痢疾。組成生黃芪五錢15g,洋參一錢3g,歸身三錢(土炒)9g,白芍一錢半(炒)4.5g,焦楂三錢9g,扁豆三錢(炒)9g,青皮一錢(...
補中益氣湯,中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效。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臨床常用於治療內臟下垂、慢性胃腸炎、慢性菌痢、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後...
補氣昇陽和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中。具有補氣養血,昇陽燥濕之功效。主治風熱下陷,陽氣不行,閉目則渾身麻木,晝減而夜甚,覺而開目,則麻木漸退,久則絕止,常開其目,此證不作,懼其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眠,身體昏重,時有痰嗽,覺胸中常似有痰而不利時,煩躁,氣短促而喘,診得...
補中益氣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命歌括》卷一。為補益劑,具有之功效。主治脾土不及,肝木乘之,以致中風。組成 補中益氣湯合小建中湯加防風。(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朮、桂枝、芍藥、飴糖、防風)。用法 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主治 脾土不及,肝木乘之,以致中風...
四方均屬溫中補虛之劑。小建中湯倍用芍藥,益於陽虛而營陰亦有不足之證。黃芪建中湯是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當歸建中湯偏重於和血止痛。大建中湯補虛散寒之力遠較小建中湯為峻,且有降逆止嘔作用,用治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腹痛嘔逆。重要文獻摘要 1、《金匱要略釋義》:“謂蜀椒主...
附方1 補氣湯 組成:黃芪90g(去蘆,蜜水炙),人參、甘草(炙)各15g,麥門冬30g(湯浸,去心),苦桔梗(去蘆,炒)30g。功能:補氣以養肺 主治:肺氣虛弱,脈浮而軟,怔忡少氣,少氣自汗,鼻塞,腠理不密,易感風寒者。附方2 補氣湯 組成:白朮一錢半,茯苓、山楂、人參各一錢,半夏八分,陳皮八分...
以上是治療“萎胃”常用的兩個基本方,其有陰陽兩虛者,則合二方之意化裁為養陰益氣湯。若症現夾雜,則各守其方而加減之。其加減之法,隨症應變,總以平淡輕靈為務。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器質性損害之病變,以中虛胃弱為基礎,肺虛肝鬱為主因。肺為嬌髒,以輕虛靈達為用;肝為剛髒,以舒運條暢為貴。胃氣宜...
補中益氣湯 黃芪人參白朮當歸柴胡升麻陳皮炙甘草 主治:脾胃氣虛,中氣下陷引起的體倦乏力,頭痛惡寒,自汗,口渴喜熱飲,面白頭暈,便溏,久瀉,子宮1下垂,胃下垂,脫肛,舌淡苔白,脈軟無力等。 功用:補氣健脾。本方是補氣昇陽的代表方劑。生脈散(生脈飲) 人參麥冬五味子 主治:熱邪損傷氣陰引起的體倦乏力,...
常用人參、黨參、黃芪、白朮、山藥等藥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有補肺湯、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腎氣丸等。臨床上具體使用補氣法時應注意以下兩點:①肝火、肝陽上亢、痰阻引起的頭暈目眩,飲食積滯或濕濁中阻引起的胃脘脹滿等實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②氣虛兼有實邪的病證,補氣法宜與祛邪法配合使用。益氣:指...
附子補中益氣湯 附子補中益氣湯是一副中醫藥方。
益氣補血湯是一道滋補湯,製作原料主要有豬脊骨,黨參,紅棗,桂圓肉,枸杞子,芡實等。豬脊骨要斬大塊洗淨。先加蓋大火煲開後,轉中小火煲,還要放入細鹽調味。湯品簡介 材料 豬脊骨250克,黨參4根,紅棗3顆,桂圓肉8顆,枸杞子20顆,芡實40顆,調味料:鹽1/4小匙 做法 1.豬脊骨斬大塊洗淨,放入開水鍋內氽...
不喜食,食即嘔,嗜臥懶言,足臍冷,頭目昏 出處:《衛生寶鑑》卷五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東醫寶鑑》:“參術調中湯除熱補氣,止嗽定喘,和脾胃,進飲食。桑白皮一錢,黃芪八分,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各六分,地骨皮、麥門冬、陳皮各四分,青皮二分,五味子二十粒。上銼,作一貼,水煎服。”
補血益氣食療湯是以雞肉、黃芪為主要食材的菜品,味道鮮美,能夠補血益氣。用途 糖尿病無症狀性心肌缺血 材料 雞肉250克,黃芪30克,龍眼肉15克。做法 將雞肉洗淨,去髒、皮,斬塊,把雞肉、黃芪、龍眼肉全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即可服食。每天1次,連服5天。功效 補氣益血。基本信息...
四方均屬溫中補虛之劑。小建中湯倍用芍藥,益於陽虛而營陰亦有不足之證。黃芪建中湯是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當歸建中湯偏重於和血止痛。大建中湯補虛散寒之力遠較小建中湯為峻,且有降逆止嘔作用,用治中陽衰弱,陰寒 內盛之腹痛嘔逆。重要文獻摘要 ①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上...
補氣活血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氣補血,強身健體。產品配料 淮山、玉竹、枸杞子、大棗、黨參、靈芝 功效 補氣補血,強身健體。用法用量 1、取本品一袋,用清水浸泡15~20分鐘,洗淨後撈出與雞、鴨、魚、肉共燉,依個人口味加入調料,煮熟即食,供3~5食用。2、取本品一袋,用清水浸泡15~20分鐘,洗淨撈出...
可用玉屏風散補衛氣,固表斂汗;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中氣,助健運。常用藥物有人參、黃芪、黨參、白朮、山藥、甘草等。相關藥品 常用的有補氣作用的中藥很多,這裡只介紹以下幾種。人參 這是最重要,最名貴的補氣中藥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溫,功能大補元氣,益智安神,為補益保健之佳品。研究證實,人參有...
方中以當歸、熟地、白芍、川芎滋陰養血,調補沖任;以四君子湯(參、苓、術、草)健脾益氣;山藥滋補脾腎之氣;生薑、大棗甘溫補脾;陳皮健脾醒胃;香附疏肝理氣;葛根升胃氣,布胃津。縱觀全方,有補有行,諸藥配伍,能使氣血得補,而又不流暢,不至壅滯,使氣血化源生生不息。血海充盈,胞宮按時溢滿,月經...
是一道由黨叄、雲苓、白朮等食材製成的食品。基本特點 黨叄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而白朮又能補脾胃,加上紅棗就能充分發揮健脾和補氣的功效 基本材料 黨參5錢、雲苓錢、白朮3錢、北5錢、紅棗8粒(1人分量)食療功效 煲法:3碗清水加材料煲至1碗(約1小時)。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而白朮又能補脾胃...
補中和血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揣摩有得集》。為補益之劑,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和血,化痰安神之功效。主治癇症。組成 生芪五錢,小洋參一錢,茯神一錢半,丹參一錢半,歸身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炒),川貝一錢(去心),真降香一錢,石菖蒲一錢(鹽水炒),麥冬一錢(去心),蔻米五分(研),巴戟天...
保元湯,以補氣藥為主,配伍少量肉桂以助陽,功能益氣溫陽,適用於小兒元氣不足之證。重要文獻摘要 ① 《醫方集解·補養之劑》:“此手足太陰、足陽明藥也。人參甘溫,大補元氣為君。白朮苦溫,燥脾補氣為臣。茯苓甘淡,滲濕瀉熱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為使也。氣足脾運,飲食倍進,則余髒受蔭,而...
【異名】黃耆湯(《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錄驗》)。【組成】黃耆4.5克 桂枝9克(去皮) 甘草6克(炙) 大棗12枚 芍藥18克 生薑9克 膠飴30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1.4升,煮取600毫升,入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每次溫服200毫升,日三服。【功用】溫中補氣,和里緩急。【主治】虛勞里急,諸不足,...
紅棗:《中華本草》:“補脾胃,益氣血,安心神,調營衛,和藥性。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婦人髒燥,營衛不和。”廣府湯.山藥茯苓乳鴿湯(養心、健脾、祛濕、養顏)乳鴿:《本草綱目》鴿肉能解諸藥毒,調經益氣,治惡瘡疥癬,風疹瘙癢,白癜風等。現代醫學認為:鴿肉壯體補腎、生機...
主要食材包括黃芪、當歸、人參、西洋參、八角、桂皮等。煲湯的時候同時放入。具有保健功能的藥材,能夠加強食療功效。在此湯中,補氣的最佳食材當屬黃芪。適量飲用黃芪大棗湯能夠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氣短乏力等症,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做法 黃芪、紅棗、蒼耳子、冰糖各適量。做法一 【功 效】益氣固表,...
本方由黃芪建中湯加減化裁而成,主治婦人胎前產後,中期虛寒,氣血凝滯的諸般症候。方中黃芪補脾益氣,當歸養血活血,為主藥;肉桂溫補脾腎,芍藥益陰血,工位輔藥;川芎行氣活血,白朮健脾益氣,並為佐藥;生薑溫胃,大棗補脾,和而升騰中焦升發之氣,炙草既可和中緩急,又可調和諸藥,三藥共為使藥。諸藥...
當歸黨參黃芪紅棗烏雞湯是以烏雞或老雞、當歸、黨參、黃芪為主要材料製成的一道藥膳。菜品特色 當歸、黨參、黃芪,皆是補血補氣的食材,和烏雞或老雞一起燉食能夠迅速補充人體血氣,滋陰養顏,對女生常見月經不調、痛經等也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同時補氣益脾養胃,能促進食慾,補充營養,調理顏色。此湯男女皆可飲用,對...
氣虛痿 氣虛痿 ,見《證治匯補·痿躄章》。多由勞倦內傷、飲食失調或久病脾胃氣虛,不能充養肌體所致。證見手足痿弱,舉動無力。治以補脾益氣為主,宜四君子湯。有虛熱者,用補氣和中湯。氣虛有痰者,用六君子湯加蒼朮、黃柏、竹瀝、薑汁。
調適陰陽,建中補氣,辟風寒濕冷非節之氣,山嵐瘴瘧等疾氣。主脾胃虛弱,忽中濕冷,心腹暴痛,脅肋脹滿,水谷化遲,腸鳴瀉痢,後重里急,臍腹冷痛,胸滿氣逆,嘔吐噁心,手足不和,體重節痛,噦噫吞酸,不思飲食,怠惰嗜臥,四肢少力。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後服。摘錄 《雞峰》卷...
2.因黃芪藥性偏溫,補氣昇陽,易於助火,所以有陰虛陽亢,熱毒亢盛的人不適合。孕婦也不要食用。食療功效 1.黨參: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2.黃芪:黃芪的性味甘、微溫,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的作用。3.紅棗:補血,益氣,提高免疫力。4.桂圓:安神...
附方 參術調中湯 組成 白朮五分,黃芪四分,桑白皮、甘草(炙)、人參各三分,麥門冬(去心)、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地骨皮、白茯苓各二分,五味子二十個。功用 瀉熱補氣,止嗽定喘。主治 氣陰不足。氣短乏力,肌膚蒸熱,自汗口乾,咳喘痰少,食欲不振,甚或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虛數。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