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補中益氣湯治療氣虛發熱
- 源於:李東垣的《脾胃論
- 臨床用於:中氣下陷諸證
- 藥物組成:黃芪15克,
- 例,:結果痊癒45例,
藥物組成:黃芪15克,黨參10克,白朮9克,陳皮6克,升麻6克,當歸10克,柴胡6克,炙甘草9克。肢體酸痛加桂枝,汗出不止加牡蠣,失眠多夢加酸棗仁。水煎服,一天兩次。
50例中,服藥最多者25劑,最少者6劑。結果痊癒45例,顯效3例,無效2例
補中益氣湯,源於李東垣的《脾胃論》,以調補脾胃、昇陽益氣為功,臨床用於治療中氣下陷諸證。近年來,筆者用此方治療氣虛發熱50例,獲得了滿意療效。 藥物組成:黃芪...
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虛勞內傷功獨擅,亦治陽虛外感因。 [1] 補中益氣湯組成 黃芪、白朮、陳皮、升麻、柴胡、人參、甘草、當歸。
5. 金元李東垣對氣虛發熱的辨證及治療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以其所擬定的補中益氣湯作為治療的主要方劑,使甘溫除熱的治法具體化。李氏在《內外傷辨惑論》里,對...
治則:溫補中氣,甘溫除熱。主方:補中益氣湯。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雲:“有氣虛熱,必兼少氣自汗,體倦心煩。”治宜甘溫除熱,用補中益氣湯...
二、氣虛發熱 1.氣虛發熱兼腎精不足辨 2.外感證合見陰火發熱辨 3.里虛不足兼有外寒內傷發熱辨 4.昇陽益胃湯治氣虛發熱辨 5.甘溫除熱隨證論治辨 6.黃...
2.勞倦傷脾氣虛發熱 證候:身熱而煩,氣喘,頭痛,或口渴,脈洪大,兼見代脈或虛脈。治則:益氣健脾,甘溫除熱。主方:補中益氣湯。 熱中飲食調護 1.喝蓮子湯...
升可去降的意思是用升提的藥物,以治療氣虛下陷的病證。如因氣虛下陷而患脫肛或子宮脫垂,用補中益氣湯以昇陽益氣。...
4.氣虛潮熱 症狀:上午或下午潮熱,以上午潮熱較多,也可見午後潮熱,兼有面色晄白,氣短乏力,倦怠懶言,舌淡嫩,脈虛弱。 治法:補氣健脾 方藥:補中益氣湯 詞條標籤...
如見胃癌患者顯上述症狀,導師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之。以黃芪益氣為君藥,人參、甘草補中為臣藥,用甘溫補氣以治氣虛身熱內傷之火;白朮燥濕健脾,當歸養血調營,陳皮...
兼證治法:頭目眩暈若右寸關脈浮而無力脾肺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若左關尺脈數而無力肝腎氣虛也用六味地黃丸。若右寸尺脈浮大或微細陽氣虛也用八味地黃丸。
臨床上,補中益氣湯加枳殼治療脫肛、子宮脫垂;歸脾湯加阿膠、香附炭以療崩漏,辨證確當,多獲良效。參、芪、升、柴、枳殼、葛根等益氣昇陽藥物尤多採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