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裕溪河,是
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東南向流,經
巢湖市至馬鞍山市
含山縣李家墩,左納清溪河來水;至林頭,左納林頭河來水;又經釣魚台、東關至瓦儲村,水分兩股:北股為老裕溪河,已納入牛屯河分洪道,東流至陶咀,經含山縣銅城閘聯通牛屯河;南股裕溪河折南流,至
無為縣黃雒河口,右納西河來水;黃雒河以下河道順直,東南向流,經含山縣
運漕鎮至三汊河,左岸有水道經銅城閘溝通牛屯河;經黃渡至蕪湖市鳩江區
沈巷鎮雍鎮,折北偏東流,至裕溪鎮過裕溪閘後,折東流,於
裕溪口注入長江。
裕溪河河道全長60.4公里,其中巢湖閘至裕溪閘間56.5公里,裕溪閘至河口間3.9公里;河底高程巢湖閘至釣魚台為4.2米,釣魚台至裕溪閘為5.0米;河寬125~145米,河底寬100~120米,比降1/34000。
流域水系
裕溪河流域,跨巢縣、合肥、肥東、肥西、六安、岳西、舒城、廬江、無為、含山、和縣等11個市、縣。流域範圍:西、北以江淮分水嶺與淮河流域分界,南與菜子湖、
白盪湖、陳瑤湖水係為鄰,東北與
滁河、
得勝河、牛屯河水系接壤,東南濱長江。裕溪口以上總流域面積1293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3386平方公里,丘陵6070平方公里,平原圩區2479平方公里,湖泊水面1003平方公里(其中巢湖783平方公里)。
清溪河,裕溪河左岸的支流,源於
巢湖市北與含山縣交界的青龍尖(海拔403米),東流,至巨興折東南,至清溪折西南流,經半湖、亞父,穿過淮南鐵路橋,於廟後村注入裕溪河。流域面積僅235平方公里,大部為山丘區,計188平方公里,圩區47平方公里,河道長度25公里,平均比降約1/1500。
西河,裕溪河右岸支流。它是一條在圈圩、聯圩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平原河流,基本平行於長江左岸東下。歷史上西河為缺口至卞家拐河段,卞家拐以下統稱"天河"或"州河"。其中馬口閘至黃雒河口段下遊河道,是古濡須水的一部分。西河入江通道是從上游逐步向下游推移的,這是其水系演變的特點。最早的入江口是新安橋和劉家渡。明代以後,沿江圩口聯並,江堤興建,使一些通江支流被圈入圩內;上游通江口因江水位頂托,又向下游尋找新的出口。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堵塞了劉家渡通江口;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 ,堵塞新安橋通江口後於萬曆辛卯年(1591年)建新安橋陡門。因此,西河的入江口遂向中下游移動,主要有經泥汊河從泥汊河口入江;經馬溝河和神塘河從神塘河口入江;經黃雒河口匯入裕溪河自裕溪口入江等三處。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又堵塞了泥汊、神塘兩處入江口,至此,西河的排水出路僅留下經黃雒河入裕溪河一處,正式成為裕溪河的一大支流。
西河上承廬江縣境黃陂湖水系來水,幹流從缺口開始,向東流,至橫山折北流,至黃姑南又折東流;經梁家壩右納郭公河,至湖隴北右納湖隴河,至襄安鎮南左納永安河;至鳳凰頸,右岸有引河向南經鳳凰頸閘通江,鳳凰頸閘建於1952年,主要為引江水灌溉和汛後向長江排水,汛期一般不起排洪作用。西河續東又折東北流,至無為縣長壩,左納花渡河;經田橋至黃雒河口注入裕溪河。流域面積222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黃陂湖來水面積60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509平方公里,丘陵區791平方公里,平原圩區869平方公里,湖泊水面55平方公里。西河缺口以上黃陂湖和白湖總集水面積為1138平方公里,大都是山丘區,來水經兩湖調蓄後下西河。1953~1960年間白湖被圍墾,減少了西河上游的調蓄庫容,但疏浚整治後的兆河,已自缺口和東北至馬尾河口,溝通了巢湖。至此,缺口以上的洪水基本經兆河入巢湖,則缺口以下西河入裕溪河的來水面積為1622平方公里。河道長度自缺口至黃雒河口為108公里,河槽上口寬110米,底寬45米,比降1/70000。兩岸圩田集中,有耕地約100萬畝,河堤由圩堤聯結組成,防洪標準尚低。
牛屯河,位於和縣、含山兩縣境內,因河水經
牛渚山而得名。上游在水達廟與裕溪河相接,流經桐城閘、杭駁、後港橋、白橋,至聖家圩注入長江,全長31.12公里,流域面積372平方公里。為了控制巢湖洪水及江洪倒灌,早在吳赤烏中(公元245年)就在牛屯河上游建造了銅城閘。民國32年(1943年)在下游新橋處建造了新橋閘,以遏阻江潮倒灌。牛屯河為圩區河道,河底平緩,河寬30~150米,中水位時,河內水深2.0米,安全泄量為455~495秒立方米。建國後牛屯河最高水位為12.56米(1954年8月1日)水色一片澤國,使沿岸33.8萬畝農田受淹,損失慘重。1965年牛屯河開闢為巢湖分洪道,在老銅城閘上的牛屯河河口重建銅城閘,設計流量118秒立方米,將原彎曲河道裁直並拓寬至150米,1978年又在老新橋閘之南重建新橋閘(曾名紅旗閘),設計排澇流量700秒立方米。與無為大堤成圈的練綱圩堤頂高程加高12.5~13米,防洪標準達20年一遇(1983年新橋閘上水位為10.7米)。為解決巢湖洪水出路,1986年巢湖地區決定興建“二河一站”工程,即開挖牛屯河分洪道、興建鳳凰頸排灌站和西河小斷面整治。將牛屯河開挖河底寬60~80米,河底高程保持3.4~2.0米,設計分洪流量455秒立方米,1991年已竣工。正常年份注入長江水量1.40億立方米,最豐水年份2.79億立方米,最枯水年份僅0.67億立方米。
黃陳河,起於石澗鎮的純疃大廟,流經太平、黃雒、黃龍,由黃雒河口入裕溪河,全長10公里,流域面積114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1.7立方米/秒。
後河,南宋時開挖的裕溪河通江河道,起於蟹子口經銅城閘至三汊河。
水文特徵
裕溪河,安全泄量10~20年一遇為600~800立方米每秒,100年一遇為1170立方米每秒。巢湖閘下1969年懸移質泥沙量為歷史最大,年平均含沙量0.170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輸沙率42.1公斤每秒,年輸沙量為133萬噸;1968年泥沙量為歷史最小,年平均含沙量0.083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輸沙率-0.661公斤每秒,年輸沙量為-2.09萬噸。
河道變遷
裕溪河古稱濡須水,古
濡須水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西漢時(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即已形成,從東關濡須口開始。濡須口位於濡須山、七寶山之間,濡須山在今含山縣東關鄉境,謂東關;七寶山在無為縣黃花鄉境,謂西關。兩山對峙,形勢險要,為古巢湖的出口,曾為吳魏相爭的古戰場。濡須水至黃雒河口折南流,經倉頭鎮至馬口閘進入上、下九連圩之間的馬口河,於神塘河口入長江。而最早的入江口是神塘河口下游的柵港口,早已崩入江中,隨之神塘河口至柵港口間的河段也崩入江中,濡須水的通江口才退至神塘河口。
及至南宋(1127年~1279年),巢湖至裕溪口的通江河道逐漸形成,自巢湖經東關沿楊柳圩北堤至三汊河鎮的河段,稱後河,東下入江;又自蟹子口開直道經黃雒河,至三汊河納後河,抵雍鎮,稱前河,一併東北向入江。至此,巢湖的通江河道變為兩條,即南流的濡須水和東流的裕溪河。到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神塘河口被堵塞,裕溪河乃成為巢湖水系入江的唯一通道,西河成為裕溪河的主要支流。古濡須水的上段東關至黃雒河口,已成為裕溪河的組成部分,它的中游黃雒河口至馬口閘,已成為西河的中、下遊河道。自宋代至明、清,裕溪河的巢湖口至東關河段,稱天河,又名漕河,俗稱馬尾溝;東關至黃雒河鎮河段,稱鐵毛河;黃雒鎮至運槽鎮河段稱運槽河;運槽鎮以下始稱裕溪河,經雍鎮(即濡須鎮)折東北注入長江。
航道航運
航道
裕溪河,屬
合裕航道的下段。水源豐富,汛期暴雨集由,一年有半年受長江水倒灌。中洪水位時,航道水流平穩,河寬水深,通航狀況較好。枯水期,沿河有釣魚台、萬石倉、黃雒河、落蓬灣至三漢河、運漕河上下、雍家鎮、裕溪鐵路橋、裕溪口等10多處淺灘礙航。這些淺灘主要是河岸坍塌和枯水期農民打壩攔水抗旱,泥沙回淤形成。淺灘連年增高擴大,河道彎曲日趨嚴重。從抗日戰爭前後到建國初期,裕溪河只能常年通航50噸以下木船,季節通航50—80噸級木船,但需從後河航行(1974年在萬石倉築壩將後河攔斷,幹線航道已改走前河)。枯水期長江水位跌落迅速,裕溪河口門水流湍急,入河航船必須聚眾背纖拉溜進口。當時,裕溪口街道和附近農村的一些閒散勞動力,專為口門兩岸進口船隻拉溜,以取得些微報酬。故民間有“裕溪口的纖,搭到就背”的歇後語,這也說明當時裕溪河航行困難。從1957年以後,裕溪河先是設定簡易標,後是發展為重點標。到20世紀末全河段設有接岸標、過河標37座,浮鼓9隻,共46座,其中有5座發光,巢湖及裕溪河航段,配有航標艇兩艘,負責航標維護工作。裕溪河航道共有跨河橋樑2座。
河道整治
建國以來,整治裕溪河的規劃設計與施工一直沒有中斷過。早期的裕溪河治理實施於1955年、1959年及1963年至1965年。1955年省航運部門對釣魚台及海子口進行了裁彎取直。1959年春對黃雒河下的落蓬灣進行航段切灘,縮短航程3.5公里,共完成土方49萬立方米。同年9月先後在巢湖東口門和裕溪口,動工興建巢湖、裕溪河水利樞紐工程節制閘,裕溪河始成為渠化河流。
1962年,
巢湖閘建成,裕溪河口上游的水源受到控制,枯水季節,裕溪河流量不能保持正常,影響通航和農民灌溉。沿河農民常攔河築壩蓄水利田,汛期壩土被沖入河槽,加上河岸坍塌和自然淤積,航道變淺,通航水位降低,貨運量也隨之下降。
1963年—1982年省航運、水利部門先後5次對裕溪河進行全面整治,現河寬水深,航道順直,最小彎曲半徑為200米,一般都在500米左右。枯水期水深1.5~2.5米,常年通航100噸級輪駁船隊。
1967年建成裕溪閘。兩個閘組成巢湖——裕溪河梯級水利樞紐,發揮了防洪、排澇、灌溉、航運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
20世紀七十年代,首次對裕溪河實施河道全面治理。施工河段為巢湖閘至裕溪閘河段。那時,沒有現今的機械化施工條件,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全靠千軍萬馬齊上陣的人海戰術。1971年冬至1972年春,在60多公里長的河道整治工地上,分布了裕溪河兩岸的巢縣、無為、含山、和縣四個縣的16萬民工。1973年冬至1974年春,又動員了肥東、無為、巢縣、含山、和縣等五個縣的6萬民工繼續投入這期裕溪河整治工程的掃尾。經上述兩個冬春的河道整治施工,基本完成了河道水上部分的土方任務。此外,通過對釣魚台、東關、黃雒河等三處大彎道河段裁彎取直,使裕溪河河道長度縮短了7.6公里。
1977年至1982年,航運部門又對裕溪河河道的水下土方進行了6次局部疏浚。
自1992年起,開始了對裕溪河的新一輪大規模治理。工程分9期實施,歷時13年,至2004年結束。所完成的工程內容包括:河道水下土方疏浚、河堤加培與護砌、穿堤建築物的改建與加固、堤身房屋拆遷等。長期以來,裕溪閘下原3.9公里彎曲河道因淮南鐵路跨河鐵路橋的阻礙無法實施治理。2003年被裁彎取直。
2001年至2003年,實施了巢湖閘擴建加固工程,擴建節制閘6孔,其工程效益得到更好地發揮。
合裕航道是省會合肥市及周邊地區通江達海的唯一水上通道,裕溪河則稱得上是這個水上通道中的黃金水道。作為巢湖閘——裕溪閘水利樞紐的組成部分,現巢湖船閘和裕溪船閘地處裕溪河兩端的進、出河口,因設計標準較低,工程規模偏小,長期嚴重堵航,成了制約合裕航道航運發展的瓶頸。為此,裕溪、巢湖兩個複線船閘工程已分別於2008年11月和2010年10月投入實施,兩個複線船閘建成後,將大大提高合裕航道的通航能力,對促進合肥地區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流域文化
濡須口
巢湖的古代出水河口濡須口地處濡須山與七寶山之間,地理位置相當於裕溪河上游的含山、無為、巢湖市三縣市交界地帶。此處兩山對峙,濡須水穿流期間。濡須口的上游是寬闊的巢湖湖灣水面,地勢十分險要。
三國時,巢湖流域沿江沿湖地帶是吳魏相爭之地。
諸葛亮在其《後出師表》中稱:曹操“四越巢湖不成”,說的是建安十四年至二十二年(公元209年至217年)間,吳魏雙方在巢湖展開的四次大戰。濡須口踞山臨水的地形地勢,使之自然成了當時吳魏交戰的戰略焦點。
建安十七年冬至次年春,曹操興兵二越巢湖。
孫權為拒曹,於濡須水東岸的濡須山築防禦城堡,稱濡須塢,作為水軍的陸上據點。於是,此處的濡須山便被稱作濡須口的東關。“東關”這個三國時的軍事要塞的名稱已沿用作了地名,成了含山縣當年古戰場舊址上的東關鎮的名稱。
在《三國志·吳主傳》中,裴松之的注對曹操二越巢湖伐吳有一段這樣的記載:“《魏略》曰:權(孫權)乘大船來觀軍,公(曹操)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就是廣為人知的三國故事“草船借箭”的歷史原型。其發生地點在巢湖濡須口的東關,草船借箭的人是孫權,而非諸葛亮。
浮丘釣台
在裕溪河上遊河段的右岸,有個被稱作古巢十景之一的舊時著名景點——浮丘釣台。此處地屬巢湖市的釣魚台村,在巢城東南三十里。
釣台,即裕溪河畔的釣魚台,是一塊巨大的臨河石崖。這石崖自河邊陡峭的山體延伸至水面,形如棋坪,方廣平整。崖上曾有宋人鐫刻的“浮丘釣台”四個字。相傳,這裡是浮丘公垂釣的地方。石崖上還留有此人“深可寸許”的足跡及踞坐、放置釣竿的印跡。崖下還有一個石洞,常年沒於水下,只有在裕溪河低水位時,洞口才露出水面。
在巢縣的史志記載中,浮丘是位雲遊四方的神話人物。這浮丘釣台則是一個山水宜人的去處。據康熙《巢縣誌·疆域志》:此處“背山臨水,石岸峻峋,賈帆漁舸往來不絕。”
20世紀七十年代,巢湖專區成立釣魚台石場,大量開採石料,用作無為大堤惠生堤江岸的拋石護岸施工。長年的放炮炸石,破壞了釣魚台山體的自然環境。臨河石崖上的字跡已遭損毀,僅剩浮丘足跡及踞坐印跡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