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壩鎮
- 外文名稱:Erba town
- 別名:大龍灣
- 行政區類別:副縣級建鎮
- 所屬地區: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
- 下轄地區:長安社區、二壩社區、雍南社區等
- 政府駐地:長安社區
- 電話區號:0553
- 郵政區碼:241000
- 地理位置:蕪湖市西北部
- 面積:77平方千米
- 人口:5.8萬
-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蕪湖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蛟磯廟
- 機場:蕪宣民用機場(在建)
- 火車站:即將開建的商合杭蕪湖北站,蕪湖站
- 車牌代碼:皖B
歷史沿革,區位優勢,公共運輸,經濟發展,媒體服務,發展規劃,行政區劃,人口數據,
歷史沿革
1979年建二壩鎮,1992年蛟磯、長安兩鄉併入二壩鎮。1958年9月由板橋、五中兩鄉並設雍南公社。
1983年改雍南鄉。1996年,二壩鎮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轄河灘、楊拐、武橋、農場、田溝、毛腦、長安、龍泉、余劉、下廣、永寧、外圩、二壩、中路、翟灣、蛟磯、大廠17個行政村和二壩、車站2個居委會;雍南鄉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汾水、楊壩、五中、建設、大灘、國慶、雍南、準堤、西埂、王壩、安固、水樓、黃圩、五顯、提樹、石獅、康灣、濮水19個行政村。
2004年,撤銷雍南鄉併入二壩鎮。
2011年,二壩鎮隨無為縣劃入蕪湖市管轄。
2013年3月,經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廳批覆同意蕪湖市鳩江區與無為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無為縣的二壩鎮、湯溝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2013年3月28日蕪湖市正式宣布將無為縣二壩鎮、湯溝鎮劃歸鳩江區管轄),至此,二壩鎮正式歸屬蕪湖市鳩江區。
區位優勢
二壩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處於合蕪經濟帶和合寧蕪“金三角”內,蕪湖長江大橋在江北的接口將鎮區內主幹道與全國的公路交通網路連成一片,縣內通江大道與合蕪高速在此銜接,軍二路、後河路環繞全鎮,現有客渡、汽渡和皖江輪渡各一處。沿江岸線有十幾公里是建設深水港口的理想場所。二壩鎮是長江沖積帶平原,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生產水平高。全鎮耕地面積約6.4萬畝,可養水面31159.5畝,沿江外護圩是高效農業生產基地,它是蕪湖市民的菜籃子,隨著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推廣,二壩生產註冊蔬菜遠銷到北京、上海、武漢、南京、合肥、常州、蕪湖等全國大中城市,養殖的河蟹、魚、蝦、珍珠遠銷國內外,年總產值約3000多萬元,這些銷售收入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公共運輸
二壩鎮交通便利,經過二壩鎮的公車有39路、53路、54路、55路、57路
經濟發展
二壩鎮招商引資工作卓有成效,工業強鎮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僅原有的機械、化工、紡織、汽車零部件等行業進一步發展,2005年又在長江岸邊開闢了蕪湖市船舶工業園區,有十幾家造船企業落戶。境內蕪湖市二壩經濟開發區內已有希瑪集團、四海板業、科越公司、大洋電器、華新特種印刷、上海華誼焦化、安徽雙錢集團、美國麥王水務等企業落戶,上海華誼集團投資200億元征地近2000畝的焦化項目已進入運營階段,安徽雙錢集團回力輪胎第一條生產線於2012年4月投產,不久的將來二壩將成為安徽省的化工基地。
媒體服務
發展規劃
規劃範圍和總體布局:二壩工業園區範圍北至蕪湖長江大橋,東臨長江大堤,西至裕溪河,南至二壩鎮鎮區。中期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起步區2.5平方公里。園區設6縱3橫道路主幹網。園區的功能組織採取“三區一中心”的布局,即南部港口倉儲區,西部工業園區,東部居住綜合區及行政、商業中心區。
產業定位及目標:主導產業以高新技術企業和加工業為主,輔之以商貿、旅遊服務業,計畫建設若干個企業園、江浙工業園、綜合工業園等多個小區。發展目標是:“十五”末引進規模以上企業20戶,工業生產總值達10—15億元,利稅達1億元。到2010年工業總產值達25億元,實現利稅3億元以上行政轄村。
行政區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1725 |
男 | 16267 |
女 | 15458 |
家庭戶戶數 | 9591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1169 |
家庭戶男 | 15911 |
家庭戶女 | 15258 |
0-14歲(總) | 7870 |
0-14歲男 | 4206 |
0-14歲女 | 3664 |
15-64歲(總) | 21320 |
15-64歲男 | 10900 |
15-64歲女 | 10420 |
65歲及以上(總) | 2535 |
65歲及以上男 | 1161 |
65歲及以上女 | 137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9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