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袞黼
- 拼音:ɡǔn fǔ
- 釋義:袞衣黼裳;古代帝王或上公的禮服
- 出處:《翰林承旨姚樞贈謚制》
元王構《翰林承旨姚樞贈謚制》:“肆朕纂承之始,於公簡旌之深,槐序延登,衣仍袞黼。”
元王構《翰林承旨姚樞贈謚制》:“肆朕纂承之始,於公簡旌之深,槐序延登,衣仍袞黼。” ...
黼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fǔ,釋義為 古代禮服上繡的斧頭狀花紋:~座(帝王的寶座)。~黻(fú)(a.古代禮服所繡的花紋;b.喻華麗的辭藻)。~藻(指華美的辭藻)...
亦作“玄裷”。古代帝王及上公所穿的一種繡著卷龍的黑色禮服。《詩·小雅·采菽》:“又何予之,玄袞及黼。”毛傳:“玄袞,卷龍也。”鄭玄箋:“玄袞,玄衣...
龍袞,卷龍衣也,是天子及上公的禮服。因袍上繡龍形圖案,故名。“卷,俗讀,其通則曰袞。”...
繡有黼紋的朱紅色中衣領緣,通常指皇帝袞服或者皇后翟衣的中單領子。 黼是黑白兩色繪製的斧形的紋樣,在領子上繡黑白為斧形,取其能決斷之意,又稱為黼繡、黻衣...
《鷓鴣天·袞繡三朝社稷臣》是宋代吳則禮創作的詩詞。...... 袞繡三朝社稷臣。舊調元鼎斡洪鈞。垂紳屢轉龍墀日,接膝潛回黼座春。 金鑿落,玉麒麟。鳳鳴良月...
袞服gǔnfú,簡稱“袞”,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禮服。與冕冠合稱為“袞冕”,是古代最尊貴的禮服之一。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等重大慶典活rob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