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衣向東1964年生於山東
棲霞市,1982年12月應徵入伍,是地地道道的
膠東人。衣向東自幼喜歡文學,王願堅、魏巍、曲波,一位又一位軍旅作家成了他心目中至高無上的英雄;《百合花》、《七根火柴》、 《林海雪原》等軍旅作品成為他心目中最為華麗的典章。於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覺得要當大作家就應該去當兵,課本上那些作家大多都是從部隊出來的”。於是,高中剛畢業的他一腳踏進軍營就“再不願出來”。迄今已有25年軍齡的衣向東仍然在“老老實實寫軍隊,寫基層”,寫他那些可愛可親、平平凡凡的戰友們、軍嫂們。
而作為衣向東故鄉的膠東大地,源遠流長的革命傳統無疑為衣向東的這種藝術選擇提供了條件。儘管他說:“雖然我聽了很多膠東抗戰的故事,但從來沒寫,寫的都是當代軍人、尤其是邊遠哨所的故事。”但同時,他又指出:“應該說我所有的創作都與我的家鄉有關。”“家鄉的民風民俗,尤其是那種純樸的人性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個世紀以前,東北大森林裡一群膠東漢子縱橫馳騁、矯健勇猛的身影通過曲波的一部《林海雪原》深深印上了人們的心頭,而就在時代變換,我們再也找不到像《林海雪原》這樣的作品的時候,透過茫茫迷濛,我們突然發現了一道星光,那就是衣向東,那就是衣向東筆下那些普普通通但又無比偉大的新時代軍人形象。
創作經歷
他離開家鄉24年,但鄉音依舊——“棲霞口音是最難改的”他的小說,轉載率獲獎率極高,他特別鐘情於寫小人物。
他創作的《牟氏莊園》 ,被稱為第二部《紅樓夢》,已經拍成電視劇。
衣向東是土生土長的煙臺人,老家在棲霞市
翠屏街道釜甄村。他的作品很多,但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篇震動文壇的長篇小說《牟氏莊園》。作為一個棲霞人,記者時常為有這樣一位老鄉自豪。也因為是老鄉的緣故,記者採訪衣向東沒有費一點周折。
2007年1月30日晚記者撥通了他的手機,自報家門後,也許是聽到記者一口“棲霞”味,這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忙告訴我北京家裡的住宅電話,“手機快沒電了,你打家裡來吧!”
電話里,衣向東那地道的棲霞話,一下拉近了北京和
煙臺的距離,和他聊天,讓記者感到就像是跟一位老朋友在拉家常。衣向東生於1964年,1982年到北京當兵,我很奇怪,問他,那么小就離開了老家,鄉音就那么難改么?
老衣重重地乾咳了一聲:“難改,棲霞口音是最難改的。”
作品介紹
自1990年發表小說處女作《正門哨》至今,已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我是一個兵》、《老營盤》、《過濾的陽光》等,長篇小說《一路兵歌》、《在陽光下晾曬》、《牟氏莊園》,長篇報告文學《首都衛士》等。同時還編寫了《
我們的連隊》、《東西南北兵》等多部電視劇。小說曾獲魯迅文學獎、
老舍文學獎、北京市政府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等。
中篇小說
《吹滿風的山谷》、《陽光漂白的河床》、《過濾的陽光》、《老營盤》、《初三初四看月亮》、《我們的戰友遍天下》、《女計程車司機》、《孩子快跑》、《電影喔電影》、《塔樓十九層》、《女人不是籃子裡的菜》、《
愛情西街》。
短篇小說
《正門哨》、《就告訴你一個人》、《我必須說出事實真相》、《紅路標》、《走過的地方》、《小鎮郵遞員》、《棉花被子》、《老房子》等。
長篇小說
《牟氏莊園》、《在陽光下晾曬》、《一路兵歌》。
長篇報告文學
《震區警察的記憶》。
榮譽獎項
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第二屆老舍文學獎、第二屆北京市政府獎、第九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第八屆金盾文藝一等獎、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小說月報百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