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濟寶書

衛濟寶書

《衛濟寶書》,外科著作,1卷。宋代東軒居士撰,成書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以前。原書已佚,今本輯自《永樂大典》,分為2卷。上卷論述癰疽證形,列五發(癌、瘭、疽、痼、癰)圖說及用藥原則和內外治法(包括試瘡潰法、長肉、潰膿、針治、騎竹馬灸、灸惡瘡法等),並載述一些外科器械之使用和製造。下卷為證治,載方40餘首,包括丸、散、膏、丹、湯、藥餅、藥捻等多種劑型,治療範圍較廣者,註明按證加減之法,並附乳癰、軟癤證治。本書較好地體現了瘍科辨證論治思想,對研究中醫外科診治有一定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衛濟寶書》
  • 作者:東軒居士
  • 成書年代:南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流傳版本

現存清光緒四年(1878)錢塘丁氏刻《當歸草堂醫學叢書》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年出版影印本,1989年出版點校本。

作者簡介

東軒居士,宋代醫家,名佚。對癌腫之認識頗有見地。首先用“癌”字為病名,描述癌腫之形狀特徵亦較準確。如謂“癌疾初發卻無頭緒。”又指出乳癌“四十歲以上十愈四五,若腐漏者三年死。”嘗將家藏癰疽方論二十二篇集為《衛濟寶書》一卷。

內容簡介

上卷為論治、癰疽五發兩篇。論治篇以問答體裁示之,析證型脈候,辨五善七惡,判預後吉凶。對“瘡證”的診斷,分“瘡色緩”“瘡色急”“瘡色吉”“瘡色凶”四類。依據瘡證之局部徵象,結合患者之全身症狀,來確定預後。癰疽五發篇分論癌、瘭、疽、痼、癰,並附圖說明。分別闡述內消、潰破、排膿、敗毒、托里、內補諸法,以及外治瘡潰、敷貼長肉、針刺、灸治等法。下卷第一篇專言治法,列舉治療大法與方藥,分別列有正藥指授、仙翁指授、老翁神杖、玉女飛花、黃真君妙貼、托里、敗毒、內消、內補、輕肌、活血、生肌、長肉等丸、散、膏、丹等五十種內服外敷方劑的套用,並註明隨證加減;第二篇為乳癰證治;第三篇為軟癤證治。

影響評價

是書為論治中醫外科癰疽專書,作者博採諸方,參以豐富臨證經驗,論述頗有見地;圖文並茂,文筆流暢,在理論與臨床方面均有相當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