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姓

行姓

姓氏,來源:周有大行人之官,吾祖居之,任官之以官為氏,此之謂行氏之始也。

基本介紹

來源,郡望堂號,歷史名人,由來,行氏本源,

來源

周有大行人之官,吾祖居之,任官之以官為氏,此之謂行氏之始也。
註:《周禮》: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春朝諸侯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謨。冬遇以協諸侯之慮。時會以發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時聘以結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國之慝。間問以諭諸侯之志。歸脤以交諸侯之福。賀慶以贊諸侯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災。以九儀辨諸侯之命。等諸臣之爵。以同邦國之禮。而待其賓客,大戴禮記。《朝事》雲,《禮》:大行人以九儀別諸侯之命,等諸侯之爵,以同域國。

郡望堂號

【郡望】:《千家姓》郡望平襄郡(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
分布地
1、山西省侯馬市史店村
2、陝西省合陽縣坊鎮鎮,
3、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下寨村,
4、山西省絳縣橫水鎮坡地村
6、河南省濟源市張金村(遷出來的)
7、山西省新絳縣橫橋鄉行雲莊
8、陝西省合陽縣新池鎮北王莊
9、陝西省合陽縣甘井鎮護南村
10、陝西省合陽縣新池鎮行家堡
11、陝西省合陽縣防虜寨鄉永寧
12、河南省寶豐縣徐莊村(一半行姓)
13、山西省平陸縣堯店村
14、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大陽鎮蘭里村
15、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大兆鄉司馬村
16、河南省洛陽市嵩縣閆莊鎮閆莊村
17、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隆化鎮南衛村
18、河南省濟源市坡頭鎮毛嶺村
19、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長道鎮

歷史名人

1、後漢記中已有記載行氏人,名曰:行巡
隗囂歸天水,復招聚其眾,興修故業,自稱西州上將軍。三輔士大夫避亂者多歸囂。囂傾身引接,為布衣交;以平陵范逡為師友,前涼州剌史河內鄭興祭酒茂陵申屠剛杜林為治書,馬援綏德將軍,楊廣王遵、周宗及平襄行巡、阿陽王捷、長陵王元為大將軍,安陵班彪之屬為賓客,由此名震西州,聞于山東。馬援少時,以家用不足辭其兄況,欲就邊郡田牧。況曰:“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從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有畜數千頭,谷數萬斛,既而嘆曰:“墓您雄凡殖財產,貴其能賑施也,否則守錢虜耳!”乃盡散於親舊。聞隗囂好士,往從之。囂甚敬重,與決籌策。班彪,稚之子也。
2、行氏,漢有行佑為趙相。(後漢書光武紀注、姓氏急就篇上、卮林四)
3、行海亭:陝西合陽坊鎮人,朵她紋曾與楊虎城等人結拜為《中秋十八弟兄會》,後隨楊虎城從軍,抗戰中中條山一戰成名,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曾題:“楊拔船艱盛門虎將”條幅贈之,職至旅長,銜為少將。
4、北護難村的行知省(1902—1976)先生是譽滿關中的拓碑專家,曾被西安碑林博物館聘為“陝西省金石採訪員”、“陝西省博物館之友”,許多珍貴碑石靠先生的精拓而得以保存下來。
5、行治民 教授。1930年5月出生,河南省孟州市人。畢業於北方交通大學電信系通信專業本科。曾在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大學等單位進修計算機專業有關課程。兼任湖南省自動化學會、湖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鐵道部自控與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6、行作霖 陝西省合陽縣甘井鎮護南村人,早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延安大學,對於歷史有較深的研究。
7、行尚安 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岳陽市優秀教師,岳陽市郊區北港鄉一中中教一級教師。1962年師範畢業後,先後在岳陽縣、岳陽市郊區中國小任教。 1984年以來,多次被評為鄉、區優秀教師;1989年被評為定遷凶市優秀教師。1985年開始寫文章,曾多次在岳陽市《教育信息》報上發表,榮獲優秀通訊員三等獎。論文《關於曹家衰敗的真實原因管見》發表於1987年第三期《紅樓夢學刊》。1990年與人合作,編寫《小學生語文趣話叢書》,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來

《阿衡與合陽行姓 》
就全國範圍來講,行(xíng)姓是一個小姓,不載於《百家姓》,但在合陽縣,有行姓居住的村莊卻有好幾個。甘井鎮的北護難村、坊鎮趙家村和小伏六村、新池鎮的行家堡和北王莊都有行姓聚居。新池鎮還有一個大村子叫行家莊,如今已沒有一戶行姓,但既以行家莊為村名,想來當年村中的行姓應該占大多數。
合陽民間傳說,行姓是被譽為“千秋賢相”的伊尹的後代。伊尹助湯有功,湯王封其為阿衡,其後裔遂以“衡”為姓。後來族中有人犯了事,族人恐怕受連累,便去掉“衡姜妹邀旬”字中間的“魚”,改姓行。北護難村的行知省(1902—1976)先生是譽滿關中的拓碑專家。6月,我有幸在北護難村見到了先生。其在1963年農曆正月親手續成的《重續行氏家譜》,在其所撰“自序”中說及行姓的起源時這樣寫道:“吾行氏即商湯伊尹元聖之後,官居阿衡,後人以官為氏,四世之前,皆姓衡氏。因衡中魚兒反心,唯恐人丁稀少,後輩改衡為行。”這是“改衡為行”的另一種說法,雖與民間傳說有異,但兩者關於“行姓為阿衡後裔”的認同卻是一致的。1996年版《合陽縣誌》記載,百良鎮尹莊伊尹的故里。在離尹莊五里路的莘村東南方有伊尹墓。行知省先生家境清貧,靠在四鄉拓碑、出售學生仿格貼補家用。有一次轉鄉來到莘村,見伊尹墓園裡的柏樹遭到砍伐,便找到村中呂姓人家質問:“為何把我先人陵里的柏樹砍得不成樣子?”因為據說莘村呂姓是為阿講虹伊尹看守墓園的,代代相傳。呂姓人家估棕見先生怒氣沖沖的樣子,便問:“你貴姓?”行先生答:“我姓行。”呂姓人覺得奇怪了:“你既姓行,伊尹咋是你先人?”行先生便講了由“衡”改“行”的事,村里人這才明白了,忙向行先生賠不是,保證以後要好好地保護墓園不受破壞。
小伏六村的行海亭(1890—1945)是楊虎城將軍的部下,以英勇善戰出名。據說其眉毛既長又硬,能擱住一根捲菸,因之人們皆稱其為“行長眉”,知道真名的人反而少了。“西安事變”中,楊將軍派他鎮守陝西的東大門潼關,可見對其信任的程度。行海亭晉升旅長被授予少將軍銜後,曾專門到莘村的伊尹墓園祭祖,說伊尹是他們行家的老先人。2005年冬天,筆者曾專門就此事採訪了行海亭的堂侄、離休老教師行紅先生。年過古稀的行紅先生說,確有到莘村祭祖這件事,但他在外上學,沒有參加這次活動。他們村的行姓是從趙家村遷來的,他小時候曾在清明節去那裡上過老墳。因為家譜丟失,什麼時候遷來的,到小伏六村繁衍到多少代,已經說不清了。行知省先生所續北護難村行氏家譜載,“明朝末年,吾祖四世,由坊鎮趙家村遷至護難村,迄今已歷十六世。”北護難村還有一支由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移民而來的行姓,與該村原有行姓同姓不同宗,按遷來的時間順序分別稱為“前行家”和“後行家”。“前行家”的始祖名養浩,三個兒子分別叫學曾、學詩和學易。長子與三子沒有後代,如今“前行家”均為次子的後裔。後裔中還有一支遷到了寶雞。據行德科先生講,當年“後行家”的先人帶著三個兒子定金、定銀、定玉來到合陽,打聽同姓之人,以便互相有個扶幫。找到了北護難村,落腳在相距僅半里的南護難村東坡,依崖打窯而居,因為那裡溝地多,便於開荒種糧。後來光景日漸富裕,又移居北護難村。現已有十四世,輩分字為定、垚、維、邦、固、繼、爾、建、有、九、衡、道、丙、守。據說後裔中還有移居富平、洛川等地的。2005年冬,北王莊發現一通雖已斷成幾截,但卻字跡清晰、內容完整的祖陵碑,碑文記載行氏遷徙源流,碑陰刻七至十二世世系表。碑立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距今近300年。從碑文可知,該村行氏系明永樂年間從坊鎮趙家村遷來,始祖名好禮,迄今已600餘年,繁衍至二十五世,1400餘人。但在該村2006年新續《行氏族譜》中十九世孫行方先生所撰序中,對於行姓的來源卻有另一種說法。說是百良鎮莘村東南一公里處舊名秦莊頭,伊尹墓即在此。伊尹的“後裔襲封于衡,至周末有衡子,以官為氏,故姓衡氏”。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三月,元軍與朱元璋部激戰於潼關,元軍大敗,退至秦莊頭,亂兵放火,村毀人亡。孑遺“衡”氏無家可歸,乃簡為“行”氏,這便是行姓的來源。是年冬,行培元遷至金水溝畔北護難村,行改玉則移至趙家村落腳。在這裡,兩村行姓均系從秦莊頭遷出,而與北護難村“行氏族譜”所載該村行姓系“由坊鎮趙家村遷至北護難村”之說不符。
阿衡伊尹的故里在百良鎮尹莊,其墓在莘村,既然行姓是阿衡的後代,為何徐水之陽偌大的百良塬上卻沒有一個有行姓居住的村莊?徐水溝南行家莊的行姓人家到什麼地方去了?另一個以行為村名的行家堡行姓,又從何而來?北護難村、小伏六村和北王莊的行姓都是從趙家村遷去的,那么趙家村的行姓真的是舊秦莊頭劫後餘生的衡氏嗎?這一切都為我們留下了需要繼續探索的課題,而且是研究伊尹這位歷史名人時不能避開的課題。

行氏本源

據現有資料,行氏宗譜顯于山西省聞喜縣行(hang)村.行家祖籍是聞喜縣禮元鎮行村。當時行村的行、趙兩姓不和,行家有遷居史店村的,有遷居行家山(紫金山上)的,還有遷居聞喜下寨村的,還有新絳縣的。
6、行作霖 陝西省合陽縣甘井鎮護南村人,早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延安大學,對於歷史有較深的研究。
7、行尚安 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專文化,岳陽市優秀教師,岳陽市郊區北港鄉一中中教一級教師。1962年師範畢業後,先後在岳陽縣、岳陽市郊區中國小任教。 1984年以來,多次被評為鄉、區優秀教師;1989年被評為市優秀教師。1985年開始寫文章,曾多次在岳陽市《教育信息》報上發表,榮獲優秀通訊員三等獎。論文《關於曹家衰敗的真實原因管見》發表於1987年第三期《紅樓夢學刊》。1990年與人合作,編寫《小學生語文趣話叢書》,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來

《阿衡與合陽行姓 》
就全國範圍來講,行(xíng)姓是一個小姓,不載於《百家姓》,但在合陽縣,有行姓居住的村莊卻有好幾個。甘井鎮的北護難村、坊鎮趙家村和小伏六村、新池鎮的行家堡和北王莊都有行姓聚居。新池鎮還有一個大村子叫行家莊,如今已沒有一戶行姓,但既以行家莊為村名,想來當年村中的行姓應該占大多數。
合陽民間傳說,行姓是被譽為“千秋賢相”的伊尹的後代。伊尹助湯有功,湯王封其為阿衡,其後裔遂以“衡”為姓。後來族中有人犯了事,族人恐怕受連累,便去掉“衡”字中間的“魚”,改姓行。北護難村的行知省(1902—1976)先生是譽滿關中的拓碑專家。6月,我有幸在北護難村見到了先生。其在1963年農曆正月親手續成的《重續行氏家譜》,在其所撰“自序”中說及行姓的起源時這樣寫道:“吾行氏即商湯伊尹元聖之後,官居阿衡,後人以官為氏,四世之前,皆姓衡氏。因衡中魚兒反心,唯恐人丁稀少,後輩改衡為行。”這是“改衡為行”的另一種說法,雖與民間傳說有異,但兩者關於“行姓為阿衡後裔”的認同卻是一致的。1996年版《合陽縣誌》記載,百良鎮尹莊伊尹的故里。在離尹莊五里路的莘村東南方有伊尹墓。行知省先生家境清貧,靠在四鄉拓碑、出售學生仿格貼補家用。有一次轉鄉來到莘村,見伊尹墓園裡的柏樹遭到砍伐,便找到村中呂姓人家質問:“為何把我先人陵里的柏樹砍得不成樣子?”因為據說莘村呂姓是為伊尹看守墓園的,代代相傳。呂姓人家見先生怒氣沖沖的樣子,便問:“你貴姓?”行先生答:“我姓行。”呂姓人覺得奇怪了:“你既姓行,伊尹咋是你先人?”行先生便講了由“衡”改“行”的事,村里人這才明白了,忙向行先生賠不是,保證以後要好好地保護墓園不受破壞。
小伏六村的行海亭(1890—1945)是楊虎城將軍的部下,以英勇善戰出名。據說其眉毛既長又硬,能擱住一根捲菸,因之人們皆稱其為“行長眉”,知道真名的人反而少了。“西安事變”中,楊將軍派他鎮守陝西的東大門潼關,可見對其信任的程度。行海亭晉升旅長被授予少將軍銜後,曾專門到莘村的伊尹墓園祭祖,說伊尹是他們行家的老先人。2005年冬天,筆者曾專門就此事採訪了行海亭的堂侄、離休老教師行紅先生。年過古稀的行紅先生說,確有到莘村祭祖這件事,但他在外上學,沒有參加這次活動。他們村的行姓是從趙家村遷來的,他小時候曾在清明節去那裡上過老墳。因為家譜丟失,什麼時候遷來的,到小伏六村繁衍到多少代,已經說不清了。行知省先生所續北護難村行氏家譜載,“明朝末年,吾祖四世,由坊鎮趙家村遷至護難村,迄今已歷十六世。”北護難村還有一支由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移民而來的行姓,與該村原有行姓同姓不同宗,按遷來的時間順序分別稱為“前行家”和“後行家”。“前行家”的始祖名養浩,三個兒子分別叫學曾、學詩和學易。長子與三子沒有後代,如今“前行家”均為次子的後裔。後裔中還有一支遷到了寶雞。據行德科先生講,當年“後行家”的先人帶著三個兒子定金、定銀、定玉來到合陽,打聽同姓之人,以便互相有個扶幫。找到了北護難村,落腳在相距僅半里的南護難村東坡,依崖打窯而居,因為那裡溝地多,便於開荒種糧。後來光景日漸富裕,又移居北護難村。現已有十四世,輩分字為定、垚、維、邦、固、繼、爾、建、有、九、衡、道、丙、守。據說後裔中還有移居富平、洛川等地的。2005年冬,北王莊發現一通雖已斷成幾截,但卻字跡清晰、內容完整的祖陵碑,碑文記載行氏遷徙源流,碑陰刻七至十二世世系表。碑立於清雍正四年(1726年),距今近300年。從碑文可知,該村行氏系明永樂年間從坊鎮趙家村遷來,始祖名好禮,迄今已600餘年,繁衍至二十五世,1400餘人。但在該村2006年新續《行氏族譜》中十九世孫行方先生所撰序中,對於行姓的來源卻有另一種說法。說是百良鎮莘村東南一公里處舊名秦莊頭,伊尹墓即在此。伊尹的“後裔襲封于衡,至周末有衡子,以官為氏,故姓衡氏”。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三月,元軍與朱元璋部激戰於潼關,元軍大敗,退至秦莊頭,亂兵放火,村毀人亡。孑遺“衡”氏無家可歸,乃簡為“行”氏,這便是行姓的來源。是年冬,行培元遷至金水溝畔北護難村,行改玉則移至趙家村落腳。在這裡,兩村行姓均系從秦莊頭遷出,而與北護難村“行氏族譜”所載該村行姓系“由坊鎮趙家村遷至北護難村”之說不符。
阿衡伊尹的故里在百良鎮尹莊,其墓在莘村,既然行姓是阿衡的後代,為何徐水之陽偌大的百良塬上卻沒有一個有行姓居住的村莊?徐水溝南行家莊的行姓人家到什麼地方去了?另一個以行為村名的行家堡行姓,又從何而來?北護難村、小伏六村和北王莊的行姓都是從趙家村遷去的,那么趙家村的行姓真的是舊秦莊頭劫後餘生的衡氏嗎?這一切都為我們留下了需要繼續探索的課題,而且是研究伊尹這位歷史名人時不能避開的課題。

行氏本源

據現有資料,行氏宗譜顯于山西省聞喜縣行(hang)村.行家祖籍是聞喜縣禮元鎮行村。當時行村的行、趙兩姓不和,行家有遷居史店村的,有遷居行家山(紫金山上)的,還有遷居聞喜下寨村的,還有新絳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