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絡論

文章出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靈樞經》,即《靈樞·血絡論第三十九》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絡論
出處與篇名解,原文,注釋,譯文,

出處與篇名解

【篇名解】
血絡,即皮膚淺表視而可見的絡脈,此又指皮膚淺層有瘀血阻滯的絡脈。本篇著重論述針刺瘀血的脈絡時所出現的不同反應和產生原因,並對刺絡出血法的適應證及其具體表現等內容進行了闡述,由於全篇所論是以刺絡瀉血為中心,故以“血絡論”名篇。
馬蒔《靈樞注證發微》:“內論邪在血絡,及刺法異應,故名篇。”
李經緯、鄧鐵濤《中醫大辭典》:“血絡,指鬱血的脈絡。本篇主要論述奇邪客於脈絡,在刺絡瀉血所出現的昏仆、出血不止、局部血腫、面色蒼白、心胸煩悶、滯針等意外情況。說明導致這些情況原因,以及指出怎樣觀察血絡進行瀉血,掌握刺絡法則可以減少出現上述意外情況等。由於全篇所論,是以刺絡瀉血為中心,故名。”
本章要點:
一、闡述奇邪在絡,因放血而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及其原理。
二、說明刺針後肉著的原理。

原文

黃帝曰:願聞其奇邪①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
黃帝曰:刺血絡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拔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拔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
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②,脫氣則仆。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里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悗。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
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③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
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內著於針,故堅焉。

注釋

①奇邪:這裡指因絡脈不通,外來邪氣壅滯不能深入經脈,而發生異常的病變,稱這種外來邪氣為奇邪。
②脫氣:針刺放血,氣隨血脫,名脫氣。
③血脈:這裡指血脈盛,即邪氣亢盛的意思。

譯文

黃帝說:請你講解一下由奇邪所導致的,又不在經脈中的病變情況。岐伯回答說:這是病邪滯於絡脈導致的病變。
黃帝說:刺血絡放血時病人昏倒,是什麼原因?針刺後血液噴射而出,是什麼原因?放出的血色黑濃厚,又是什麼原因?放出的血清稀,有一半像水汁,是什麼原因?出針後局部皮膚腫起,是什麼原因?放出的血或多或少,面色蒼白,是什麼原因?面色無變化,但心胸煩悶,是什麼原因?出血雖多,但無痛苦,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說:脈氣盛但血虛的人,針刺時就會脫氣,氣脫人就會昏倒;血氣雖然俱盛,但經脈中陰氣較多,所以它的血行滑利,刺絡放血時就會血出如噴;陽氣蓄積於血絡之中,長時間不能外泄,所以血色黑濃厚,不能噴射而出;剛剛喝過水,水液滲入絡脈,尚未與血混合時,針刺出的血便清稀;如果不是剛飲過水,那就說明病人體內積有水氣,日久便會形成水腫;陰氣積蓄於陽分,困滯在絡脈,故針刺時血未出而氣先行,陰氣閉於肉腠則使皮膚發腫;陰陽二氣剛剛相合而尚未協調,此時用泄法針刺,就會使陰陽耗散,表里相離,出現面色蒼白的現象;刺絡時血出較多,但面色不變而心胸煩悶的,是由於刺絡使經脈變虛,而虛的經脈連屬於五臟之陰,髒虛則陰虛,所以心胸煩悶;陰邪陽邪相合而形成痹症,使邪氣內溢於經,外注於絡,這樣陰分陽分的邪氣都有餘,所以針刺時雖出血較多,經脈也不會變虛。
黃帝說:怎樣觀察血絡呢?岐伯回答說:血脈盛的,絡脈堅硬脹滿而發赤,或上或下,無固定的部位,小的像針,大的像筷子。在這種情況下,用刺絡放血的方法會萬無一失。但施治時,切不可違反針刺的原則,否則,就會導致上述不良後果。
黃帝說:針刺入肌體後,被肌肉裹住針身,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機體的熱氣使針發熱,針身發熱,就會使肌肉和針裹在一起了,所以堅實不易轉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