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含量很低,可作為膜受體存在於B細胞表面,其作用可能是參與啟動B細胞產生抗體,其功能也與某些自身抗體和抗毒素抗體有關,如抗核抗體、抗基底膜抗體,抗甲狀腺抗體,抗白喉類毒素抗體,破傷風類毒素抗體等有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 外文名:Immunoglobulin D
  • 作用:參與啟動B細胞產生抗體
  • 名稱: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 所屬分類:免疫學
  • 相關抗體:抗核抗體、抗基底膜抗體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ELISA法、RID法(放射免疫擴散法): 新生兒:陰性。 成 人:1-60mg/L (0.1-4mg/dl)。 (註: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

臨床意義

(1)升高: ①多發性高IgD血症:慢性感染性疾病(結核、麻風、骨髓炎、化膿性皮膚病)、Kwash-iorkor(夸希奧克病、惡性營養不良)、特異反應性疾病、部分原發性免疫缺陷症(高IgM血症、伴免疫球蛋白缺乏症、IgA單獨缺乏症)、周期性發熱(2-12年)等。 ②單純性高IgD血症:IgD骨髓瘤、良性單純性免疫球蛋白血症很少、IgD型多發性骨髓瘤等。 (2)降低: ①IgD缺乏的家族(常染色體異常)、IgD、IgA、IgM免疫球蛋白減少為原發性免疫功能缺陷症(新生兒的一過性低γ-球蛋白血症、嬰兒無γ-球蛋白血症)、重症複合性免疫功能缺陷症(SCID)、Good綜合徵。 ②IgD顯著減少甚至消失:類肉瘤病、IgD單獨缺乏有易感的傾向等。

注意事項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二、抽血後應注意 1、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4、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相關疾病

先天性全丙種球蛋白低下血症,復發性皮膚壞死性嗜酸粒細胞血管炎,小兒繼發性免疫缺陷病,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小兒結核病,肺結核,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妊娠合併肺結核,非典,麻風病

相關症狀

關節疼痛,消瘦,咳痰,咳嗽,發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