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塊說

蠟塊說

蠟塊說(wax theory)亞里士多德的認識論觀點。古希臘 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認識論中的一個重要觀點。

基本介紹

  • 外文名稱:wax theory
  • 作品出處:亞里士多德《論靈魂》
  • 學說名稱:蠟塊說
  • 提出人:亞里士多德
  • 學說繼承者伊本·西那 J.洛克
簡介,意義,

簡介

他在wax theory第2卷第12章總結5種感覺的共同點時說,感覺是感性靈魂的一種機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質料,正如蠟塊一樣,刻有圖紋的金屬作用於它的時候,它接受的是印紋而不是金屬本身。在第3卷第4章講到理性靈魂的特點時,他又說:從潛能這個角度看,用於思維的靈魂潛在地有知識;但從現實方面看,僅當它正在思維時才現實地有知識,正如一塊寫字板一樣,它可能有文字,但是只有在上面寫字的時候,它才現實地有文字。兩個比喻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靈魂有認識的能力,但自身不會產生知識,感覺和思維都是在外部對象作用下發生的。這個比喻及其所包含的思想,後人稱之為蠟塊說。

意義

蠟塊說的哲學意義在於,它肯定人類的知識起源於外部世界,否定了柏拉圖的“回憶說”。以後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例如中亞的伊本·西那、近代的J.洛克,進一步發揮了蠟塊說的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