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蟬紋金鐺冠飾,
東晉(317~420年);尺寸:高5.5、上寬5.2、底寬4.5;長4.2、寬4厘米; 1998年
南京仙鶴觀6號墓
出土、南京市郭家山溫氏家族墓出土南京市
博物館藏。
金質。頂部起尖,圓肩,底平,呈
佛龕狀。中間飾
鏤空蟬紋,邊飾鋸齒紋。周身用細小金粟粒焊接而成,蟬眼內鑲飾已脫落。背部邊緣有一周鋸齒形卡扣。這種“附蟬為飾”金鐺冠飾構思
奇特,製作精緻,為六朝時期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歷史
“冠”是古代對頭上
裝飾的總稱,用以表示官職、身份與禮儀之用。古代武官所戴的惠文冠,相傳為戰國時趙惠文王所制,漢以後侍中、中常侍都戴此冠,加黃金鐺,附蟬為文,貂尾為飾,以示品行高潔,身份高貴。據《宛委余篇》云:“金取其剛,蟬居高飲清,貂內競悍而外柔”,取其義而名為“貂蟬冠”,是一種高貴的
冠式。《三國演義》中美女貂蟬為虛構人物,多半因高潔之意取名,來暗喻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