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漢語一級字,讀作xī,其本意為蟋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蟋
- 拼音:xī
- 部首:蟲
- 五筆:JTON
- 總筆畫:17
- 注音:ㄒㄧ
字源演變
詳細釋義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詞 |
---|---|---|---|---|
xī | 名詞 | 蟋蟀的簡稱 | cricket | 蟋蟀 |
蟋,漢語一級字,讀作xī,其本意為蟋蟀。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詞 |
---|---|---|---|---|
xī | 名詞 | 蟋蟀的簡稱 | cricket | 蟋蟀 |
蟋,漢語一級字,讀作xī,其本意為蟋蟀。字源演變xī 心紐、質部;心紐、質韻、息七切。1形聲字。從蟲,悉聲。清鈕樹玉《說文新附考》:“《說文》𧍓訓悉𧍓,知悉古無蟲旁。然《隸釋》載《石經》魯《詩》殘碑已作蟋蟀。”按碑上“蟋...
針蟋亞科(Nemobiinae,或歸入蟋蟀亞科)長12公厘,鳴聲為一系列高調的顫音,生活在牧區及林區。條紋針蟋(Nemobius vittatus)腹部有三條暗紋。樹蟋亞科(Oecanthinae)白或綠色。翅透明;因食蚜蟲而有益,但產卵時損傷樹枝;鳴聲...
本亞科的花生大蟋別名大土狗、大頭蟋,形特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蟋蟀,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國外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以及馬來半島。體長40毫米,寬13毫米。赤褐色。頭半圓形。只有一橫脈,另有斜脈3條。後翅發達,...
雄性發音器在中華蟋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於前足脛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於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斧鬚毛蟋是分布於中國廣西的蟋蟀。形態描述 雄性 體斧鬚毛蟋,體長7. 9 mm,體寬2. 5 mm,前胸背板長1.8mm,後足腿節長5. 1 mm。前翅微小,不超過中胸背板後緣;後翅缺。中胸腹板後緣明顯凹入。產卵器長4. 3 mm ,...
梨片蟋由於體色嫩綠,鳴叫時兩片長長的翅膀以約50度角高 高翹起,很象一朵花朵,其優美的姿態十分美麗可愛,因而眾多飼養者不僅喜歡聽它的美妙鳴聲。而且喜歡觀賞它鳴叫時的獨特美姿,是一種很具玩賞價值的鳴蟲。
花生大蟋Tarbinskiellus portentosus,是直翅目、蟋蟀科的一類動物。是已知台灣體形最大的蟋蟀,屬雜食性,多半在晚上覓食,觀察飼養時以兩尺高的水族箱為佳。因其體形較大,居於眾多品種的蟋蟀之首而得此名;又因其危害花生等農作物...
來自山東省(中國東北部省份)的蟋蟀最值錢,尤其是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有時剛一成交,買主們就忙不迭地到外面鬥起蟋蟀來了。賭蟋蟀 但是,如果全年都能鬥蟋蟀,那么蟋蟀養殖戶就能靠培育出的新品種大賺一筆。賭...
斗蟋名著《功蟲錄》中曾有寧陽 斗蟋黃麻頭戰敗上海梅花翅而獲得“賜宮花披紅巡各殿”且獻蟋者朱鉦撫獲賜赤金百兩的記載。《斗蟋隨筆》更是如數家珍:自光緒21年至1940年,全國蟋蟀悍將26個,山東占17個,其中寧陽就有9 個。近...
大蟋蟀又名巨蟋、蟋蟀之王、花生大蟋,屬直翅目蟋蟀科。因其體形較大,居於眾多品種的蟋蟀之首而得此名;又因其危害花生等農作物而又被稱為“花生大蟋”。 此昆蟲體大而且強壯,體長35~45毫米,寬12~14毫米,觸鬚長40~50毫米...
體形特徵 體色褐色,頭部圓,頭部背面下方具3條黑色的縱線,前胸背板略呈方形狀具黑色的小斑點,若蟲從胸背板至腹背中央有一明顯的細帶縱線。中 文 名 斑腿針蟋 俗名別名 花蛉 繁殖方式 卵生 習 性 生活於低中海拔山區,棲息環境...
短翅灶蟋,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Orthoptera),長角亞目,蟋蟀總科,蟋蟀科。常見於農舍灶台、火炕、火牆的縫隙處,喜溫暖,愛夜間鳴叫。體形特徵 灶蟋體形近似普通蟋蟀,體長約12~15毫米。通體黃褐色。身被較密的細絨毛。頭部...
鐵蟋科Sclerogryllidae 體中等大小;頭較小,顏面較寬;前胸背板較長,具刻點,缺側隆線;雄性前翅具鏡膜,雌性前翅革質,橫脈較多;前足脛節具膜質的聽器,後足脛節背面兩側緣縣細刺,缺距;產卵瓣矛狀,具端瓣。鐵蟋亞科...
亮異針蟋,體小型,茶褐色,外觀油亮有光澤。頭部褐色,後頭區有4明顯或不明顯的淡色縱紋。前胸背板前端略窄 形態描述 體小型,茶褐色,外觀油亮有光澤。頭部褐色,後頭區有4明顯或不明顯的淡色縱紋。前胸背板前端略窄,側葉黑色或黑...
寬翅樹蟋分雌雄,雄蟲體形中等,雌蟲前翅不超過產卵瓣,背面具6條縱脈,橫脈較多;後翅超過產卵瓣。尾須細長,具絨毛。產卵瓣較短,端部具鈍齒。雄蟲 體形中等。頭部呈前口式。複眼呈縱向延長;後頭平坦;額突窄於觸角第1節;...
外生殖器構造如《大隱穴蟋線描圖》所示。體淡黃褐色。頭部背面稍帶暗色,複眼後方各具一條狹的淡色縱帶,前胸背板背面兩側具暗黑色,前翅沿肩角具一條暗色線,後足脛節端部具暗黑色。雌性 未知。分布地區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長瓣樹蟋,與蟋蟀相近的一類直翅類樹蟋亞科(Oecanthinae)昆蟲。因多在樹上生活而得名。體中至大型,多為淡綠色或黃白色,也有帶褐色的。樹蟋 頭部平伸,觸角向前。雄蟲前翅寬而平扁,雌蟲較窄而包住體背。後足脛節的刺間有...
肚猴、土猴、花生大蟋、土伯仔、大蟋蟀、巨蟋、大油葫蘆、大土狗 分類 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生態 大部分在乾燥之砂質土,無植物群落覆蓋處易發現;白天穴居地洞,夜晚外出覓食,因其取食農作所以被視為農業害蟲。
利特音蟋 利特音蟋屬於動物界,鳴聲很像灶蟋,但更急促一些。中 文 名 :利特音蟋 俗名別名地蛉,土蛉,洞蛉 鳴 聲 :鳴聲很像灶蟋,但更急促一些。
蟀,漢語一級字,讀作蟀(shuài),心紐、物部;生紐、質韻、所律切。𧍓”與“蟋”構成複音詞“蟋蟀”,蟲名。 《說文》:“𧍓,悉𧍓也。” “悉𧍓”即“蟋蟀”。 《詩·七月》:“十月蟋蟀入床下。”清宋琬《...
黃蛉是直翅目蟋蟀科昆蟲,又名大黃蛉、黃針蟋蟀、黃蛉蟋。體長約7毫米,寬2毫米;觸角呈絲狀、黃色,長約40毫米;體色金黃。其成蟲的頭部略呈圓形,複眼為灰黃綠色;前翅發達,能將整個腹部覆蓋住。雌蟲的產卵管較短而略向上彎。...
墨蛉蟋屬行晝性蟋蟀。墨蛉蟋體色為光亮的黑色;頭部、前胸背板具白色絨毛;習性 棲息於野外地面、土堆、石塊和牆隙中,掘洞穴或利用現成瓦礫石塊縫隙而居。長顎斗蟋所築洞穴常帶蓬蓋狀伸出物,與地面約成45度角。雄具極強的領地...
它的品種較多,常見的品種有:斗蟋、擬斗蟋、長顎蟋、大扁頭蟋、小扁頭蟋、青森扁頭蟋、灶馬、白面紡錘蟋、北京油葫蘆、銀川葫蘆、擬京油葫蘆、黃褐油葫蘆、南方油葫蘆、花生大蟋、雙斑大蟋、黑斑裂針蟋、污斑裂針蟋、白角裂針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