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穴蟋

大隱穴蟋

體長:27.0-29.0;前胸背板長:4.0mm;前翅長:9.5mm;後足股節長:18.0-20.0m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隱穴蟋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雄性,雌性,分布地區,

基本信息

學名:
Sonotrella major Liu et al.,1994
中文名:
大隱穴蟋
中文拼音:
DAYINXUEXI
分類等級:

概述:
未知
原始屬名
未知
模式標本產地
雲南(景洪)
模式標本保存地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
國家保護級別
非保護動物
CITES公約級別
未列入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形態特徵

雄性

體較大。頭部與前胸背板前部約等寬,背面被絨毛,額突稍微狹於觸角第1節,背面具縱溝;複眼圓形,較強地突出;單眼3枚,凸出;下顎須第5節與第3節約等長,端緣斜截形。前胸背板向後稍擴寬,前緣極弱地內凹,後緣呈弱的波曲形,具側隆線;側片長大於高,下緣呈弧形;表面被絨毛。前、後翅均發達。前翅狹長,頗遠地超過腹端,Sc脈具13-15分枝;斜脈8根,其中3根較長,基部具橫脈連線,鏡膜稍微長大於寬,近圓形,中部具1根較直的橫分脈;端域甚長,Cu1脈具6分枝,橫脈排列較規則。後翅長於前翅。足被絨毛,前足和中足較短。前足脛節基部非明顯膨大;外聽器為開放型,內聽器為裂縫狀的封閉型。後足股節較長,基部稍膨大;後脛節具7對背距,脛節基半部及背距之間均具小刺;內側端距較長於外側端距,其中上端距為最長,外側端距較短,約等長。後足第一跗節較短,背面具刺,第二跗節扁平;爪缺細齒。肛上板較寬,向後較強地趨狹,後緣平截形;表面具細刺,中央凹陷部分光滑。下生殖扳長稍微大於基部的寬,後緣寬圓形。外生殖器構造如圖。
大隱穴蟋線描圖大隱穴蟋線描圖
體淡黃褐色。頭部背面稍帶暗色,複眼後方各具一條狹的淡色縱帶,前胸背板背面兩側具暗黑色,前翅沿肩角具一條暗色線,後足脛節端部具暗黑色。

雌性

未知。

分布地區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雲南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