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蟋蟀,江北第一蟲,山東寧陽蟋蟀寧陽蟋蟀的特點一是品種多、質量好;二是性情剛烈,搏鬥兇狠,強悍而善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自山東寧陽的蟋蟀
- 外文名:FromShandongNingyangcricket
- 特點:品種多,質量好
- 蟋蟀市場:黑風口蟋蟀市場
歷史記載,特點,品種,發展,
歷史記載
寧陽蟋蟀歷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的《詩經》中就有“蟋蟀在堂,十月入我床下”的記載。古代被譽為“江北第一蟲”。它歷史十分悠久,泗店鎮的蟋蟀以曾向皇帝進貢、在打鬥中不斷得冠而聞名國內外。
寧陽蟋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以泗店鎮產蟋蟀最為著名。寧陽斗蟋蟀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自古譽為“天下斗蟋第一蟲”,歷代被奉為皇宮貢品。寧陽斗蟋以個頭大、性情烈、彈跳力強、善斗、兇狠而馳名中外,品種繁多,有青、黃、紫、紅、黑、白等6大類260多個品種,光緒占9隻。1984年天津蟋蟀友誼賽、1989年上海蟋蟀大賽、1992年上海與天津對搞賽以及每年全國蟋蟀友誼大賽上,寧陽斗蟋力挫群雄,奪冠稱王,引起了海內外蟋蟀愛好者的極大關注。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所長、中國蟋蟀協會會長吳繼傳教授,多次帶領專家來寧陽考察,確認魯南寧邑這片鈣質褐土區,是繁衍中華斗蟋的“搖籃”、“蟋蟀聖地”,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蟋蟀資源和良種,是中華蟋蟀文化之故鄉,並在國內外大型報刊書籍上做了專題介紹。每逢秋季,海內外蟋蟀愛好者雲集寧陽,爭捕搶購。每年接待六萬多人次,年蟋蟀交易額數千萬元以上。在《聊齋》里也有關於蟋蟀的文章。
寧陽斗蟋自古有名。斗蟋之事興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朝。斗蟋名著《功蟲錄》中曾有寧陽 斗蟋黃麻頭戰敗上海梅花翅而獲得“賜宮花披紅巡各殿”且獻蟋者朱鉦撫獲賜赤金百兩的記載。《斗蟋隨筆》更是如數家珍:自光緒21年至1940年,全國蟋蟀悍將26個,山東占17個,其中寧陽就有9 個。近年來,寧陽蟲將帥輩出,捷報頻傳,令人翹首。89年秋,上海蟋界元老火光漢先生從寧陽收的紫黃在競鬥中共勝8場,紅黃競鬥6場,全勝。92年,上海隊與天津隊再次交鋒,滬方出場的全是寧陽斗蟋,結果以10:0輕取對方……
寧陽斗蟋何以在全國近百次賽事中過關斬將?這一情況引起了著名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中國蟋蟀協會主席吳繼傳教授的注意。他不遠千里,不畏酷暑,十數次到寧陽考察研究,確認寧陽縣特別是泗店鎮屬鈣質褐土區,酸鹼適度;地下水資源豐富,寧陽溝,光河,趙玉河橫貫南北,氣候適宜,濕度相當;土地肥沃,五穀齊全,食料眾多,營養豐富;更有北依東嶽泰山之大氣,南接孔子故里曲阜之靈氣,西望水泊梁山之豪氣,東納神童山之神氣,如此諸多的特殊地理環境,使寧陽縣尤其泗店鎮,鄉飲鄉等成為名蟲生息、繁衍、養成的風水寶地。其中青黃柴3大類品種就有近100平方公里。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寧陽縣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蟋蟀市場,港澳報章稱之為“蟋蟀王國”,“蟋蟀之鄉”,英國《獨立報》則譽為“斗蟋聖地”。
特點
泗店鎮是中華蟋蟀文化的發祥地。泗店蟋蟀以個頭大、性情烈、彈跳力強、搏鬥兇狠而馳名中外,被譽為“江北第一蟲”。自宋朝起奉為皇家貢品,至元、明、清三代不衰。’99中華蟋蟀友誼大賽,泗店蟋蟀力克群雄,囊括冠亞軍榮譽稱號,泗店蟋蟀有青黃紫紅黑五大類近百個品種,載入古譜的名貴品種有大黑青牙、蟹殼青、青麻頭、鐵頭青背、琥珀青、黑頭金赤、紫黃等。蟋蟀上市的黃金季節是立秋至秋分。長達20公里的蟋蟀交易市場上分布著上萬處攤點,吸引了數萬名 全國各地的蟋蟀愛好者。蟋蟀節期間,市場總成交額達幾千萬元。
品種
正青,青蟲類產于山東寧陽泗店,頭形如珍珠白麻頂線,青項反搭青金翅,腿灑靛青斑,象白牙,百戰百勝,是帥才。
黃篤,異蟲類,產于山東寧陽泗店,淡琥珀頭,淡黃斗線,藍項隱硃砂,闊翅齊蛉門,紅牙向里扣,夾住來蟲別想走。
粟殼紫,紫蟲類,產于山東寧陽泗店,頭色深紫映紅,淡紅斗線鐵皮項,紫金翅,六爪斑斑,黃板鉗闊厚,重夾常取勝。
柏葉青麻,青蟲類,產于山東寧陽泗店,黃麻路分明,黑頂藍項,淡金翅,紅牙,跳腿與中抱爪間距小,斗口快捷,數口即勝。
油黃,黃蟲類,產于山東寧陽泗店,深色琥珀頭,鐵皮藍項,紫肉,六爪似蜜蠟,遍體油色,數口即勝,中秋稱王。
淡紫,紫蟲類,產于山東寧陽泗店,淡紫頭皮、黑頂門,沖星出角,此砂項,紫金翅,淡紅牙,中秋前後常克敵。
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寧陽縣委、縣政府對蟋蟀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高度重視,把斗蟋作為新的經濟成長點,並成立了中國寧陽蟋蟀研究院,引導開發蟋蟀市場。使蟋蟀市場由原來的泗店鎮土城(漢高祖元年建寧陽城舊址),輻射到縣城、鄉飲、磁窯、伏山、鶴山等10多個鄉鎮100多平方公里。斗蟋遠銷到港澳台、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為了弘揚中國蟋蟀文化,寧陽縣定於每年九月六日至九日,舉辦“中華蟋蟀友誼大賽”,以大賽為載體,組織開展“中華蟋蟀研討會”、“寧陽名蟲展銷會”、“泰山、曲阜、梁山、神童山旅遊”等系列文化活動,被泰山國際登山節列為重點項目之一。
蟋蟀產業的發展,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寧陽縣已把蟋蟀產業作為新的經濟成長點,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開發利用蟋蟀資源。去年投入巨資,拓寬了濟(南)兗(州)公路泗店段,為蟋蟀交易提供了便利條件;舉辦了全國蟋蟀友誼大賽,有8個省市36支隊伍,近400名隊員參賽,交易額達1億元之巨。今年,縣裡成立了中國寧陽蟋蟀研究院,以組織協調蟋蟀資源的開發、保護、交易等活動,並定於9月上旬舉辦第二屆中華蟋蟀友誼大賽,此項目活動已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列入第13屆國際登山節比賽項目:同時,在泗店鎮劃出部分良田,進行蟋蟀資源的開發試驗,聘請中科院和京滬等地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教授、專家前來指導工作;縣裡還出台了“高築聚賢台,誠招八方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使蟋蟀資源的開發利用得以健康發展,為開拓國際市場打牢基礎。
寧陽蟋蟀成國家地理標誌
2013年初,,寧陽縣工商局通過與泗店鎮蟋蟀協會工作人員交流,找到山東省蟲業協會,把寧陽蟋蟀的悠久歷史、獨特的地理環境、種類的特殊習性告知蟲業協會。山東省蟲業協會成為“寧陽蟋蟀”的鑑定機構和鑑定人員,最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地理標誌處同意受理“寧陽蟋蟀”的地理標誌申請。
“我們將以寧陽蟋蟀的國家地理標誌,早日建成‘中華蟋蟀文化主題園’,增加蟋都古鎮的文化內涵。”寧陽縣泗店鎮工作人員說,泗店鎮將聯合科研院所,繼續進行優質蟋蟀資源的研發保護力度並開發蟋蟀文化旅遊系列文化產品。
問題
年年秋天,年年喧鬧,年年蟲秋,潮湧山東寧陽,全國十萬大軍直逼寧陽,為的是一個目的——收蟋蟀。
寧陽的秋天是沸騰的,蟲季一到,火車超載,賓館爆滿,綿綿的青紗帳里人影閃現,村與村,鎮與鎮,幾十萬農民男女老少齊上陣,青紗帳里抓蟋蟀,打響了一場致富的人民戰爭。
寧陽因蟋蟀而聞名,寧陽也因蟋蟀而富了。
8月下旬,記者與上海幾位收蟲大戶去了山東寧陽,所見所聞讓記者驚詫,形形色色的抓蟲人,形形色色的收蟲人,演繹出的故事都與蟋蟀有關,近似瘋狂的捕捉,又似痴狂的收買,這不啻是一年一次的絕殺……
寧陽是火爆的,寧陽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蟋蟀王國”,它最終將在火爆中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