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囊狀幼蟲病是由蜜蜂囊狀幼蟲病病毒引起的、發生在蜜蜂身上的一種病害。發病多為5-6日齡幼蟲,幼蟲死於封蓋前後,很少在化蛹後死亡。病蟲失去光澤,先呈蒼白色後變為黃色、黃褐色、褐色。伴隨體色變化,蟲體逐漸軟化,大量液體積聚於病蟲軀體和未脫去的表皮之間。
蜜蜂囊狀幼蟲病是世界範圍內廣泛發生的蜜蜂病毒病,西方蜜蜂對該病有一定的抵抗力,雖然也會感染,但感染後容易自愈。東方蜜蜂對此病的抵抗能力弱,易暴發流行,使中蜂遭受較嚴重的損失。
蜜蜂囊狀幼蟲病防治主要採取加強飼養管理、選育抗病品種和藥物治療的綜合防治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蜜蜂囊狀幼蟲病
- 病原:蜜蜂囊狀幼蟲病病毒
- 為害動物:蜜蜂
- 侵害部位:蟲體
- 病害類型:傳染病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流行情況
診斷方法
- 箱外觀察:早春繁殖期,蜂群開始採集活動時,可看到工蜂從巢內拖出的幼蟲屍體散落在門前,可懷疑是發生囊狀幼蟲病。
- 群內檢查:打開蜂箱,提出子脾,若發現封蓋子脾有“花子”或“穿孔”露出,患病幼蟲呈“尖頭”,夾起的幼雅燥歡蟲呈明顯囊狀,無臭味,可初步確認為囊狀幼蟲病。
防治措施
- 加強保溫:囊狀幼蟲病在中國貴州省的發病高峰期在3-4月,蜂群處於繁殖高峰期,子脾面積大,而此時外界氣溫低且不穩定,還常常有寒流襲擊,蜂群容易發病。因此,春繁期一定要加強蜂群的保溫工作,以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 換王或斷子、換箱、換脾:對於發病較重的蜂群,可採取換王或關王斷子、徹底換箱換脾的方法。換王或斷子使蜂群有一段斷子期,換脾可徹底清除患病幼蟲,減少或切斷主要傳染源。斷子換脾後體內帶病毒的工蜂無幼蟲可哺育,出巢採集,新出房的工蜂因群內無病蟲,不會受到感染,在哺育下一批孵化的幼蟲時不會成為傳染媒介。對換下的蜂箱和巢脾應進行消毒和化蠟處理。
- 選育抗病品種:每一次囊狀幼蟲病暴發流行後,選擇抗病力強的蜂群作為種群,培育處女王和雄蜂,進行隔離交尾,更換病群的蜂王,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 藥物治療:選用常用的抗病毒藥,直接噴撒或混入糖漿飼餵。
防治措施
- 加強保溫:囊狀幼蟲病在中國貴州省的發病高峰期在3-4月,蜂群處於繁殖高峰期,子脾面積大,而此時外界氣溫低且不穩定,還常常有寒流襲擊,蜂群容易發病。因此,春繁期一定要加強蜂群的保溫工作,以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 換王或斷子、換箱、換脾:對於發病較重的蜂群,可採取換王或關王斷子、徹底換箱換脾的方法。換王或斷子使蜂群有一段斷子期,換脾可徹底清除患病幼蟲,減少或切斷主要傳染源。斷子換脾後體內帶病毒的工蜂無幼蟲可哺育,出巢採集,新出房的工蜂因群內無病蟲,不會受到感染,在哺育下一批孵化的幼蟲時不會成為傳染媒介。對換下的蜂箱和巢脾應進行消毒和化蠟處理。
- 選育抗病品種:每一次囊狀幼蟲病暴發流行後,選擇抗病力強的蜂群作為種群,培育處女王和雄蜂,進行隔離交尾,更換病群的蜂王,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 藥物治療:選用常用的抗病毒藥,直接噴撒或混入糖漿飼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