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分布危害,疾病病原,流行病學,臨診症狀,機理病理,
疾病概述
瓦蟎病(varroasis)又名雅式瓦蟎,大蜂蟎,是由雅式瓦蟎引起的蜜蜂體外寄生蟲。
分布危害
瓦蟎病起源於亞洲,原為東方蜜蜂的寄生蟎。在本世紀上半葉,它主要分布在廣大的亞洲地區,除南非及大洋洲等少數地區尚未發現雅氏瓦蟎外,世界上大多數養蜂國家都程度不同的遭受這種蜂蟎的侵害。
雅氏瓦蟎在不同地區,對不同蜂種的危害截然不同。一般在感蟎最初的2-3年,它們對蜂群的產量無明顯影響,蜂群亦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從第4年起,由於蜂群內蜂蟎基數較大,繁殖速度急劇增加。蜂群的生產力、繁殖力將受到嚴重的影響,以致在越冬期或早春整群蜜蜂死亡。
在歐洲,雅氏瓦蟎和急性麻痹病毒混合感染帶來的損失更大。通常這些病毒感染蜜蜂而末引起明顯的損害,然而,當雅氏瓦蟎攻擊這些蜜蜂時,便活化了這種病毒,然後傳播它並殺死更多的個體,許多幼蟲和蛹都表現出症狀,特別是在感病嚴重的蜂群,急性麻痹病和歐幼病及美幼病混在一起,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雅氏瓦蟎也是囊狀幼蟲病和黑色王台病毒的一個傳播媒介。
疾病病原
雅式瓦蟎屬寄蟎目(parasitiforms)、瓦蟎科(Varroadae),瓦蟎屬(Varroa),是蜜蜂的體外寄生蟎之一。雅氏瓦蟎的個體發育分為五個蟲態:即卵、幼蟲、前期若蟲、後期若蟲和成蟎,卵期為1天,前期若蟲4天,後期若蟲3天,然後發育為成蟲。其形態特徵如下:
卵乳白色,卵圓形,長0.60mm,寬0.43mm米,卵膜薄而透明。卵產出時即可見4對肢芽,形似緊握的拳頭。少數卵無肢芽,其外為三層長0.47-0.65mm、寬0.36-0.56mm的卵膜,無孵化能力。
幼蟲在卵內發育,卵產出時已具雛形,6隻足,約經1-1.5日破卵形成若蟲。
前期若蟲(第一若蟲):圓形,乳白色,體表生有稀疏的剛毛,具4對粗壯的足。以後隨時間的推移,蟲體變成卵圓形。前期雌性若蟲螯肢動趾末端尖銳,具有兩個齒的穿刺性結構,已能刺吸蜂蛹的血淋巴。經1.5-2.5日蛻皮成後期若蟲。
後期若蟲(第二若蟲):雌性呈心臟形,體長0.87mm,寬1.00mm,足末端有肉突。到後期隨橫向生長加速,蟲體變成橫橢圓形,體背出現褐色斑紋,體長增至1.10mm,寬1.40mm,腹面骨板形成,但未完成幾丁質化。約經3-3.5天蛻皮,變為成蟲。
成蟲:雌性與雄性形態不同。雌蟎呈橫橢圓形,寬大於長。體長1.1-1.2mm,寬1.73-1.8mm,棕褐色。背部明顯隆起,腹面平,略外凸,側緣背腹交界處無明顯界線。板上密布剛毛。胸板略呈新月形,蟎顎體著生於身體腹面的前端,顎體具須肢一對,位於顎體前端兩側,呈長棒狀。
雄蟎軀體卵圓形,長0.8-0.9mm,寬0.7-0.8mm,有背板一塊,覆蓋體背全部及腹面邊緣。剛毛排列無次序。在體背兩側最寬處有10-14對短棘狀剛毛。腹板由數塊骨片組成,各板除肛板明顯外,其餘各板幾丁質化弱,界限不清。雄性生殖孔位於第2對足基節之間胸殖板前緣。肛板盾形,肛孔位於肛板後半部。
流行病學
實驗證明,蜂蟎在蜂群間的傳播主要是通過攜蟎蜜蜂與無蟎蜂相互接觸傳染,其感染率隨著時間的延續以及接觸幾率的增加而增高。因此蜂群間的互盜、迷巢和雄蜂的無界性是雅氏瓦蟎自然傳播的主要途徑。此外,一些人為因素也為蜂蟎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例如:在合併蜂群以及蜂群間相互調脾時,將攜蟎的蜜蜂或子脾合併或調置到無蟎群中,往往也會造成蜂蟎在蜂群間的傳播。
臨診症狀
雅氏瓦蟎是蜜蜂的主要外寄生物之一,它主要潛入大幼蟲房內進行繁殖,一般繁殖於封蓋子脾(大幼蟲及蛹)內,吸取幼蟲、蛹的體液及成蜂的血淋巴液。尤其在晚秋為害更嚴重,可使許多蜂群不能越冬而死亡,嚴重影響蜂群的生產力,影響蜂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被雅氏瓦蟎寄生的蜂群,成蜂往往發育不良,體質衰弱,採集力下降,壽命縮短,蜂群逐漸減弱。嚴重時大批幼蟲死亡,有的甚至化蛹以後不能羽化,有的雖然能羽化出房,但翅膀殘缺不全,這些幼蜂常在巢門前或場地上亂爬。蟎害特別嚴重的蜂群,由於新蜂不能及時接替,成年蜜蜂因勞累而大批死亡,蜂群群勢迅速削弱,甚至全群死亡。
蟎害嚴重的蜂群,封蓋子脾內常有大量正在繁殖的蜂蟎存在,雄蜂房比工蜂房在數量上更多,用鑷子等挾取幼蟲或蛹,常可觀察到蜂蟎的存在。另外,由於蜂蟎的存在,往往引起許多嚴重的併發症,如麻痹病、白堊病以及囊狀幼蟲病等,一方面是由於蜂蟎削弱了蜜蜂個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另一方面由於蜂群群勢的急劇下降,使其在取食、營養、保溫調濕等方面的能力銳減,這樣必然為許多其它疾病的發生、蔓延創造了條件。
機理病理
由於病源(瓦蟎)的存在,在客觀上形成了發病條件,又由於蜂群內適宜的小氣候環境和營養物質(幼蟲及蛹)的存在,構成了蜂蟎發生的良好場所。但是,由於蜂種之間許多習性及生物學特性的差異,彼此間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就產生了蜂蟎發病機理的複雜性。
在蜂蟎侵入蜂群的最初階段,由於其數量與蜜蜂數量的相對比很小,如萬分之一,它們對蜂群的危害幾乎可以完全忽略,在一些無外來傳播源的地區,這種病理變化幾乎在1-2年內都不十分明顯,隨著蜂蟎的不斷增殖,它們在蜂群中所占比例迅速增高,當這個比例達到或超過3%時,蜂群就表現了明顯的病理變化。由於蜂蟎基數的增大,它們在一個繁殖周期中,蟲口數量大幅度增加,其繁殖和危害程度迅速加劇。同時,感蟎蜂群群勢被削弱,蜂群抗病力大大減弱,在發病後期常伴有許多其它疾病的發生而導致蜂群的完全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