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經濟

一隻蜜蜂釀蜜量微不足道,一箱蜜蜂釀的蜜不可小覷。推動全民創業,促進整體經濟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蜂群經濟
  • 性質:經濟
  • 縣財政收入僅:3449萬元
地下無資源,地上無工業,農業靠老天。山西五寨,一個農民人均收入只有600元,縣財政收入僅3449萬元的貧困縣,6年間發生了令人驚嘆的變化:2009年財政收入達到1.8億元,突破1.87億元,經濟指標增幅位列晉西北縣市之冠。
怎么實現跨越發展?五寨人說,靠的是“蜂群經濟”:一隻蜜蜂釀蜜量微不足道,一箱蜜蜂釀的蜜不可小覷。推動全民創業,五寨走出了一條加快發展的路子。
發展小規模、大群體經濟,做大做強產業群
行走在盛夏的晉西北,綠染山川,遍地花香。道路兩旁,一隻只蜜蜂從蜂箱中飛進飛出,採花釀蜜忙。這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卻給了五寨人啟示。縣委書記劉祁傑說:“五寨地下沒有礦產資源,有的只是土豆加工、煤炭運輸、小雜糧種植等小產業,如何把這些產業做大,何不學學蜂群?來個全民創業,發展小規模、大群體經濟?”
思路決定出路。五寨確定“蜂群經濟”為全縣發展路子,即種植加工小企業、農戶和相關產業的小作坊聯合成為蜂群,大家抱團發展,共闖市場。
五寨縣裡根據產業優勢和發展潛力,確定物流業、畜牧、農副產品加工、中藥材種植加工、旅遊餐飲等六個產業為重點,力爭打造六個“經濟蜂群”。每個大群又分若干小群,如農副產品中就包括土豆蜂群、胡蘿蔔蜂群、糯玉米蜂群等。
五寨縣縣長郭澤兵說,推進“蜂群經濟”,縣裡領導責任制,一個常委分管一個“蜂群”,牽頭制定產業規劃、爭取資金等等,大力度推進產業做大做強。
不拘一格選“蜂王”,農民抱團闖市場
五寨發展農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縣裡選準的產業群是農產品種植加工業、畜牧業和中藥材種植加工業。
前所村綠源蔬菜合作社理事長段有拴,就是胡蘿蔔產業的“蜂王”。他原來小打小鬧販賣蔬菜,2005年起,縣裡無償提供40畝荒灘地,幫他建起蔬菜合作社,扶持他外出找胡蘿蔔銷路。老段說,五寨胡蘿蔔品質好,發展潛力大,但過去只有幾百畝,沒成氣候。縣裡把胡蘿蔔作為“蜂群經濟”發展後,提供優質品種和技術指導,還幫助外出找銷路,現在胡蘿蔔賣得越來越遠。
“銷路好,鄉親們就敢種。”段有拴說,如今,全村種起4000多畝胡蘿蔔,帶動全縣種植胡蘿蔔1萬多畝,每畝胡蘿蔔收入最少3000元。
不拘一格選“蜂王”,銷售經紀人、專業合作社、龍頭加工企業、農產品銷售公司都可以成為“蜂王”。目前,五寨已建起500人的農業經紀人隊伍,100支農業專業合作社隊伍和40多家農產品龍頭加工和銷售企業。在這些“蜂王”帶領下,全縣發展起16萬畝土豆基地、6萬畝紅芸豆基地、6萬畝糯玉米基地和10萬畝小雜糧基地、2萬畝中藥材基地。
“蜂王”李有謀年銷售小雜糧1.5萬多噸,創匯近500萬美元。他和全縣3萬多農民打交道,每到種植季節,就派出員工和農民簽訂收購契約,讓農民吃“定心丸”。
延長農業產業鏈,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蜂群經濟”把農產品深加工的相關產業集合起來,打造產業群。
五寨土豆好,過去是刨出來就賣。現在不僅賣土豆,還把土豆加工成澱粉,把澱粉製成粉皮、水晶粉條,把粉渣做成飼料。雙喜澱粉廠老闆趙貴喜年加工土豆14萬噸,帶動了3000多戶農民種土豆。他說,每50公斤土豆能賣30元,若加工成澱粉就多賺12元,加工成粉皮就能多賺20元,把粉渣變成飼料又能賺10元。全縣像這樣的土豆深加工龍頭企業現在建起了6家,基本將五寨土豆全部深加工,還捎帶了臨近縣的土豆,形成了一個土豆產業群。
劉祁傑分析,上游產品是下游生產的原料,每增加一個加工環節,就增加一次附加值。我們用工業化推進農業產業化,讓加工附加值留在當地。
如今,在全民創業的“蜂群經濟”帶動下,全縣一個個經濟“蜂群”迅速起飛。以綠野牧業、春野牧業、雪龍公司、雙喜粉皮等為代表的綠色農產品紛紛進入國內大超市。劉祁傑說,儘管五寨目前經濟總量還是不大,但和過去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更關鍵的是找到了符合縣情的發展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