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蜀河,即古之育溪(育又作
洧),源於湖北省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胡家岩,屬漢江一級支流,全長67.1公里,流域面積592平方公里,由鄖西縣入陝西省
旬陽縣境紅軍鎮(原
紅軍鄉),流經
雙河鎮、
蜀河鎮兩鎮的聖駕、紅軍、潘家、西岔、雙鎮、廟坪、龍家、三官、蜀河等村鎮,於
蜀河鎮匯入漢江。境內流長58.64公里,流域面積696.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8.16‰。
水文特徵
蜀河,旬陽縣河段多年平均徑流量1.976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71.29萬噸,侵蝕模數1227噸/平方公里,實測最大侵蝕模數2340噸/平方公里,7—9三個月輸沙量占全年輸沙量84%。水能蘊藏量1.2萬千瓦。
主要支流
沿途接納聖駕河、竹筒河、西岔河、龍家河等15條河溝,於蜀河鎮匯入漢江。
支流名稱 | 流經地區 | 河道長度 (km) | 流域面積 (km2) | 比降 (‰) | 備註 |
---|
聖駕河 | 聖駕鄉、紅軍鄉 | 15.20 | 43.00 | 31.2 | - |
寨溝 | 紅軍鄉 | 5.08 | 6.40 | 111.0 | - |
郭家溝 | 紅軍鄉 | 4.87 | 8.68 | 105.0 | 源於湖北鄖西縣 |
磨溝 | 紅軍鄉 | 7.62 | 24.50 | 66.7 | 源於湖北鄖西縣 |
竹筒河 | 竹筒鄉 | 20.60 | 85.10 | 19.0 | - |
廟溝 | 潘家鄉 | 6.05 | 8.15 | 94.4 | -- |
三岔河 | 潘家鄉 | 10.30 | 26.30 | 57.7 | - |
西岔河 | 西岔鄉、雙鎮鄉 | 28.20 | 150.00 | 24.2 | - |
王家河 | 雙鎮鄉 | 6.40 | 14.10 | 52.7 | - |
北沙河 | 廟坪鄉 | 5.10 | 7.08 | 6.28 | - |
南沙河 | 廟坪鄉 | 4.80 | 10.90 | 76.6 | - |
無名溝 | 廟坪鄉 | 5.35 | 11.00 | 78.5 | - |
觀潭溝 | 廟坪鄉 | 4.55 | 5.18 | 69.3 | - |
龍家河 | 龍家鄉 | 13.30 | 40.90 | 44.3 | - |
前坪溝 | 三官鄉 | 4.60 | 6.55 | 90.5 | - |
水利概況
蜀河幹流縣境內流長50.55公里,河道彎曲,落差348米,理論蘊藏量1.2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0.37萬千瓦,占全縣可開發量的5.22%。可開發工程有15處,其中出力大於100千瓦的有12處。
1960年冬,在蜀河高橋溝口建成全縣第一座水電站——蜀河電站。自製木質旋漿式水輪機,一台機組,裝機48千瓦,解決了蜀河鎮照明和動力用電。
蜀河流域水電開發最早,乾、支流共有水電站21處,裝機1041.6千瓦,占全縣總裝機51.8%,是全縣水電站最多的河流。主要電站:幹流上有向陽、三官、蜀河、魏家院、廟坪等電站,支流上有西岔、竹筒等電站。
蜀河水電站,位於陝西省旬陽縣境內的漢江上游幹流上,壩址在旬陽縣蜀河河口蜀河鎮上游約1km處,電站為廠頂溢流式燈泡貫流式水電站,主廠房內安裝有6檯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額定功率均為47MW,發電機額定功率為46MW,最大水頭26.30m,額定水頭19.60m,最小水頭為10.5m。首台機組於2009年12月29日投產發電,最後一台機組於2010年10月18日投產發電。
沿岸集鎮
旬陽縣紅軍鎮(原紅軍鄉),位於旬陽縣城東北103公里處,地處南羊山腹地,東與湖北省鄖西縣、北與陝西省鎮安縣毗鄰,南與旬陽縣雙河鎮、西與旬陽縣小河鎮接壤,屬兩省三縣交匯處,海拔高度在410米至1560.1米之間,轄域總面積155平方公里,紅軍鎮因紅二十五軍74師1935年曾在此地轉移戰鬥創建根據地而得名,是全國唯一以“紅軍”命名的鄉鎮。鎮內交通發達,旬陽縣大北環公路穿境而過,通村水泥路全鎮貫通;農電、通訊、電視網路覆蓋全鎮。境內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森林植被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0%,空氣清馨,山水奇石景觀獨具特色。民間文化厚重,紅色文化游、生態休閒遊、現代企業游產業初具規模,古礦洞、明清古民居文化底蘊豐富。境內富含汞、銻、金、鐵等礦產資源,其中地下汞礦存量位居全國之首、亞洲之最,素有“中國汞都”之美譽。
雙河鎮,地處陝鄂交界秦嶺山脈南麓是大雙河流域從事二、三產業的人口集中地,信息及人流、物流和農副產品貿易集散中心,這裡曾是雙河區公所所在地,地像旺、人氣旺,輻射紅軍、小河、蜀河三鎮,集鎮規劃面積60萬平方米,集鎮居住人口已近6000人。該鎮先後獲“市級文明集鎮”“市級衛生集鎮”和縣級“集鎮建設先進單位”、“文明集鎮”等數項榮譽。
蜀河鎮,位於蜀漢兩水交匯之處,地處兩省三縣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西達川漢,北上關中,南下鄂西,東進中原,是漢江上游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重鎮,素有“小漢口”之美稱。蜀河一名,最早可推為西周建立之初,周武王封藩屏周時,封蜀國於河南南陽以北,貧窮積弱的蜀國迫於楚國擴張,率民西遷,曾在此停留,故因此而得名。《旬陽縣誌》(1996年版)記載,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就在此置興晉縣,時屬魏興郡(今安康市)。後隨歷朝更迭,蜀河名稱亦因時改稱,但一直是縣郡所在地。從古至今,這個彈丸小地,曾演繹過政治、經濟、文化的輝煌歷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貿重鎮。解放戰爭時期,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創立了紅色根據地,解放初期,曾在此建立紅色政權。1956年5月,正式設為蜀河鎮,是當時全省縣以下四個建制鎮之一。古鎮蜀河人文景點眾多,文化積澱厚重,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開放的口岸。明末清初,商品經濟日趨發展,湖廣移民大量遷入,漢江黃金水道進入鼎盛時期,四方客商紛紛在此定居經商,建商結社,開當鋪,設錢莊。為便於聚會和聯繫,各地客商紛紛依原籍建館結社,根據不同信仰,不同地域在雄關險道上建起足以令蜀河人引以為豪的眾多會館寺廟。如:山陝會館(三義廟),黃州館,回幫的清真寺,船幫的楊泗廟及本地幫的火神廟等。因此,古鎮的許多名勝古蹟都保持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建築風格和行業特徵,蜀河鎮因此而成為漢江文化的一個縮影。清末至民國期間,群雄四起,逐陸陝南,特別是國民黨統治期間在蜀河設兵站,起苛捐,對商業影響極大,一時間商業凋敝,各大商戶紛紛外遷以避戰亂。
文化名勝
黃州館,位於蜀河鎮後坡,為清代“黃幫”(即黃州籍客商)所建,原名黃州帝主宮,因其為黃州客商聚居的會館,俗稱黃州館。據現存清光緒元年(1875)碑記云:黃州館初為黃州“在蜀貿易之諸君倡舉而成”。其始建不早於清代中期。
楊泗廟,位於蜀河鎮後坡南端。座西向東,背依山坡,南臨漢江,面對蜀河,為清代蜀河“船幫”會館。據殘碑推斷,楊泗廟大約創建於清朝中期。現存建築主要有上殿、拜殿、樂樓和門樓。上殿面闊11.1米,進深7.45米,檐柱高4.6米,為硬山式頂。上殿前為拜殿,拜殿面闊11.1米,進深8.3米,檐柱高4.7米,亦為硬山式頂。拜殿對面為樂樓,樂樓為高台建築,通面闊10.15米,進深4.79米,柱高7.86米,為歇山式頂。樂樓前面兩側有對稱的廂房數間。廂房為二層,樓上有廊,似為看台。與樂樓相接的是門樓,門樓面闊與上殿、拜殿相同,進深4.5米,檐柱高6.5米。門面為牌樓裝飾。門樓兩側封火牆作臥龍狀,具有鮮明的南方特色。大門左側有石碑一通,字跡已漫漶殆盡,幾不知所云。廟內所存同治六年(1867)和光緒八年(1882)的保護船戶利益碑有較高的歷史價值。門庭北端有二石窟,石窟外壁嵌有同治十一年(1872)所刻《重修朝陽古洞志碑》。古洞前石岩上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和萬曆十一年(1583)漢江洪水題刻二處,為重要水文資料。
蜀王冢,位於縣城東80公里的三官鄉王家莊。相傳蜀王屯兵之地。據傳,莊南耕地中部某處雨後每每乾濕異常,疑即墓址。《洵陽縣誌》各本多有記載,然所謂“蜀王”為誰,諸本無考。
紅軍墓,年代為1934年,在
紅軍鄉碾子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