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萼

蛛網萼

蛛網萼(學名:Platycrater arguta Sieb. et Zucc. )是虎耳草科,蛛網萼屬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小枝灰褐色,幾乎無毛,葉片膜質至紙質,披針形或橢圓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沿葉柄兩側稍下延成狹楔形,邊緣有粗鋸齒或小齒,葉柄扁平,傘房狀聚傘花序近無毛;花少數,萼片闊卵形,中部以下合生,輪廓三角形或四方形,先端鈍圓,具小突尖,孕性花萼筒陀螺狀,萼齒卵狀三角形或披針形,花瓣稍厚,卵形,先端略尖,花絲短,花葯近圓形,子房下位;花柱細長,蒴果倒圓錐狀,種子暗褐色,橢圓形,扁平,7月開花,9-10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谷水旁林下或山坡石旁灌叢中。

蛛網萼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蛛網萼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薔薇目 Rosales
  • 亞目:虎耳草亞目 Saxifragineae
  •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 亞科:繡球花亞科 Hydrangeoideae
  • :繡球花族 TRIB. Hydrangeeae
  • :蛛網萼屬 Platycrater
  • :蛛網萼
  • 命名者及年代:Sieb. et Zucc.,1835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方法,選地整地,田間管理,主要價值,觀賞價值,研究價值,保護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直立或披散,有時近匍匐,高50-100厘米;小帶紫褐色,有時呈薄片狀剝落。對生,膜質,菱狀橢圓形、寬披針長橢賀形或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6.5厘米,邊緣鋸齒,上面散生短粗毛,下面脈上常有柔毛;葉柄長1-4厘米。傘房花序頂生,具少數花;花二型:不孕花有1枚狀=瓣,萼瓣三角形,近圓形或四方形,孕性花白色,花萼4裂,裂片確形,長3-6毫米;花瓣4,長約6毫米;雄蕊多數,著生於環形花盤下側,花絲基部連合;子房下位,2室,花柱2,分離,線形,長約5毫米,宿存。蒴果倒圓形或倒卵圓形,長7-8毫米,2室,頂端孔裂;種子多數,線形,兩端有翅。
虎耳草科落葉闊葉灌木。直立,有時近匍匐,高50-100厘米。葉對生,薄膜質。傘形花序頂生,花二型,放射花有一枚盾狀萼瓣,萼瓣三角形,半透明,綠黃色,有密集脈紋如蜘蛛網,故名蛛網萼。
落葉灌木,高0.5-3米;莖下部近平臥或匍匐狀;小枝灰褐色,幾乎無毛,老後樹皮呈薄片狀剝落。葉膜質至紙質,披針形或橢圓形,長9-15厘米,寬3-6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沿葉柄兩側稍下延成狹楔形,邊緣有粗鋸齒或小齒,上面散生短粗毛或近無毛,下面疏被短柔毛,脈上的毛稍密,側脈7-9對,纖細,下面微凸,小脈稀疏網狀,下面明顯;葉柄長1-7厘米,扁平,上面近基部具淺凹槽。傘房狀聚傘花序近無毛;花少數,不育花具細長梗,梗長2-4厘米;萼片3-4,闊卵形,中部以下合生,輪廓三角形或四方形,結果時直徑2.5-2.8厘米,先端鈍圓,具小突尖,脈紋兩面明顯;孕性花萼筒陀螺狀,長4-5毫米,萼齒4-5,卵狀三角形或披針形,長4-5.5毫米,結果時長達7毫米,先端長漸尖;花瓣稍厚,卵形,先端略尖,長約7毫米,稍不等寬;雄蕊極多數,花絲短,花葯近圓形,長和寬約1毫米;子房下位;花柱2,細長,結果時長達10毫米,柱頭小,乳頭狀。蒴果倒圓錐狀,不連花柱長8-9毫米,頂部寬6-8毫米,具縱條紋;種子暗褐色,橢圓形,不連翅長0.6-0.8毫米,寬0.5毫米,扁平,具細脈紋,兩端有長0.3-0.5毫米的薄翅,先端的翅稍長而寬,基部的稍狹而短。花期7月,果期9-10月。
產安徽(黃山)、浙江(雲和、龍泉)、江西(上饒)、福建(武夷山)。生於山谷水旁林下或山坡石旁灌叢中,海拔800-1800米。日本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分布區的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隨著分布區海拔為15-17℃,最冷月平均溫4.8-5.9℃,最熱月平均溫24.9-27.8℃,極最低溫濕度在80%以上。土壤為紅壤或黃壤,PH值5.0-6.0,蛛網萼一般耐陰濕,喜生於溪澗邊,陰濕裸岩旁或岩洞口;在陽光下長勢不良,甚至枯萎。3月中旬萌芽,下旬展葉,5月下旬花蕾出現。6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開花期。不孕共出現較晚,10月蒴果開始成熟。
虎耳草科中的草繡球屬2種和蛛網萼屬1種植物花粉,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下,進行了花粉形態的比較觀察,通過研究認為,兩屬花粉特徵較接近,均為近長球形,具3(或擬)孔溝,表面為短刺狀雕紋,刺間具明顯小孔,說明兩屬之間的親緣關係較近,並結合其它一些資料,對兩屬的系統位置作了初步的探討。
主要分布於低山丘陵地,有時可上達中山地區。分布區的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溫隨著分布區海拔高低為15--17℃,最冷月平均溫4.8--5.9℃,最熱月平均溫24.9--27.8℃,極端最低溫-6.8---8.4℃,降水量1547--2011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為紅壤或黃壤,pH值5.0--6.0。蛛網萼一般耐陰濕,喜生於溪澗邊,陰濕裸岩旁或岩洞口;在強光下長勢不良,甚至枯萎。伴生植物主要有天仙果Ficus beecheyana Hook. et Arn.,水團花Adina pilulifera (Lam.) Franch. ex Drake.,石岩楓Mallotus repandus (Willd.) Muell.--Arg.,野鴉椿Euscapnis japonica (Thunb.) Dippel,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等。3月中旬萌芽,下旬展葉,5月下旬花蕾出現,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為開花期,不孕花出現較晚,10月蒴果開始成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的溫嶺洪武尖、樂清北盪山、產風陽山、遂昌九龍山、遂昌九龍山、慶元、文成與雲和,安徽黃山,江西上饒、貴溪、玉山、資溪及福建崇安武夷山和仄寧。生於海拔200-600(-1800)米的低山丘陵地,有時中山地區。日本也分布。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或移植野生苗。用纖細種子繁殖法育苗;移植應選擇適合蛛網萼生長的自然環境。也可用扦插法繁殖。
由於該種分布範圍狹窄,常遭樵採威脅,倖存者僅為一些殘次根萌後的灌木叢。1985年10月在武夷山進行植物調查,偶遇該種采枝帶回,經無性繁殖試驗,獲得較滿意結果,為該種保存及育苗方法提供了有價值的挽救措施。經過幾年對蛛網萼種質保存的栽培和觀察,認為該種不僅花型具有觀賞價值,同時該種具有耐修剪,易造型,易繁殖,既適於花境花壇等配植,也可以盆栽美化室內外環境。蛛網萼是長期在深山老林無人問津的野生種,雖經引種問世,尚待諸家鑒嘗、保存及合理的利用。
用種子系殖或移植野生苗。用纖細種子繁殖法育苗;移植先選擇適合蛛網萼生長的自然環境。也可用扦插法繁殖。
播種
(一)選種:
選擇適宜的良種是種好蛛網萼成功的第一步。因為蛛網萼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種後,少則利用2-3年,多則利用4-5年,一旦選錯,幾年受損。
(二)種子處理:
國內生產的種子有的雜質較多,品質不能保證,所以一定要清選,使淨度90%以上、發芽率85%以上,純度98%以上才行。播前種子最好進行丸衣化處理。按種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劑1.5kg水75kg鉬酸銨1.5kg的配方進行,使種子在苗期不受病蟲害、雜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壯生長。
(三)播種時間:
以秋播最好,播種期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響正常越冬。
(四)播種方法及播種量:
大部分地區以條播為主,行距30cm,利於通風透光及田間管理。播種量一般為lkg/畝左右,採種田要少些,鹽鹼地可適當多些,播量過大苗細弱。播種深度是影響出苗好壞的關鍵,一般是播種過深,最佳深度為0.5-1cm。

栽培方法

選地整地

(一)選地蛛網萼適應性廣,可以在各種地形、土壤中生長。但最適宜的條件是土質鬆軟的沙質壤土,pH值為6.5-7.5,冬季溫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種植在低洼及易積水的地里。輕度鹽鹼地上可以種植,但當土壤中鹽分超過0.3%時要採取壓鹽措施。
(二)整地蛛網萼種子小,苗期生長慢,易受雜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細整地。整地時間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將雜草翻入深層。秋播前如雜草多,還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後耙平,達到播種要求。
蛛網萼有根瘤,能為根部提供氮素營養,一般地力條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據有關研究表明,蛛網萼施磷肥後增產效果比較明顯,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後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樣。播前結合整地施有機肥2-3m2/畝、純磷8-16kg/畝一次施人。由於蛛網萼生長過程中莖葉帶走大量的鉀,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施些鉀肥以維持高產,為了防止苗期雜草的發生,播前將48%的氟樂靈(100m1/畝)噴入土中,結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達3-5個月。

田間管理

(一)除草:
清除雜草是蛛網萼田間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則是在夏季收割後,由於這兩個時期蛛網萼生長勢較弱,受雜草危害較為嚴重,特別是夏季收割後,水熱同步雜草生長快,不論採取什麼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時規範。選擇除草劑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
(二)灌水與排水:
蛛網萼耗水量大,每生產lkg乾物質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後、乾旱時要澆水。濱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h蛛網萼會死亡。
(三)病蟲存防治:
蛛網萼生育期間遇到病蟲害時一定要及時防治,否則會影響產量和品質。一般用殺螟松、樂果、氰戊菊酯等噴霧,防治害蟲、如發生鏽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靈、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稀有觀賞植物蛛網萼,為野生落葉灌木,株高約1米,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僅分布在浙江南部、江西東部、福建北部的武夷山,散生於雜木林下或林緣、溪谷近旁地帶。在引種栽培後,發現蛛網萼花型奇特,確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其葉對生,薄膜質,長橢圓形至寬披針狀橢圓形,葉長12.5-17.5厘米,寬4.2-7.5厘米;傘狀花序頂生,花有二型。一種位於孕性花序側旁,著生1-2朵放射花,有一枚盾狀萼瓣,又稱盾兒花,萼瓣呈三角形或近圓形,半透明,黃綠色,有密集脈紋如蜘蛛網,由此得名為蛛網萼。另一型主花序為孕性花,每一花序有8-11朵,花白色,花瓣4,4,花展開時花徑1.0至1.2厘米,花期從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一簇簇的花束散生在樹冠枝頂,在綠葉襯托下迎風招展,搖曳多姿。
蛛網萼花朵蛛網萼花朵
該種不僅花型具有觀賞價值,同時還具有耐修剪,易造型,易繁殖,既適於花壇種植,也可以盆栽美化室內外環境。

研究價值

蛛網萼系是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與日本,對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深遠的科學價值。蛛網萼花潔白美麗,適宜園林澗邊陰濕地栽培觀賞。它是東亞特有的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和日本,對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稀有物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為國家重點保護物種。

保護價值

蛛網萼系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與日本,對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黃腹角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態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和許多具有經濟開發價值的種類。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中華水韭南方紅豆杉伯樂樹蓴菜等4種,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金毛狗粗齒桫欏福建柏金錢松華東黃杉榧樹香樟閩楠浙江楠山豆根野大豆花櫚木鵝掌楸凹葉厚朴金蕎麥香果樹蛛網萼櫸樹等20種。
蛛網萼蛛網萼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無危 (LC)。
保護價值:蛛網萼系東亞特有單種屬植物,間斷分布於中國與日本,對研究植物地理、植物區系有科學價值。
植物現狀:稀有種。蛛網萼在浙江、安徽、江西與福建呈零散分布,植株稀少,由於破壞嚴重,難以保存,將陷入瀕危狀態。
保護措施:在浙江本種分布較集中的溫嶺縣洪武尖,已劃定單種保護點;龍泉鳳陽山及福建武夷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其它產區也應保護。杭州植物園已引種保存。
在浙江本種分布較集中的溫嶺縣洪武尖,已劃定單種保護點;龍泉鳳陽山及福建武夷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其它產區也應保護。杭州植物園已引種保存。2007年11月16日貴溪市陽際峰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以後,而後,植物科考組又有新的發現,在該保護區的緩衝區分布了國家級的珍稀植物9種。它們分別是伯樂樹、南方鐵杉、浙江潤楠、蛛網萼、浙江楠、南方紅豆杉、櫸樹、銀鐘花等,其中南方鐵杉、蛛網萼大面積的群落分布,實屬罕見。開展“江西珍稀瀕危植物的研究”,對珍稀瀕危植物的空間分布格局及致瀕原因、保護措施等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並對國內保存的夏臘梅、蛛網萼、伯樂樹等的生長習性、生長適應性及栽培繁殖技術進行研究。完成《江西省受威脅植物紅皮書》的編寫工作。
產皖南黃山等地。星散分布,資源極少。垂直分布於1500米以下中低山地,生溪澗或陰山坡谷底林下。現存蛛網萼有部分“就地保存”於自然保護區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