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目菊(桔梗目菊科植物)

蛇目菊(桔梗目菊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蛇目菊(學名:Sanvitalia procumbens Lam.)為菊科蛇目菊屬的植物。一年生草本,高達50厘米,葉菱狀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頭狀花序單生於莖、枝頂端;總苞片被毛,上部草質;雌花約10-12個,舌狀,黃色或橙黃色;兩性花暗紫色;托片長圓狀披針形,麥稈黃色;雌花瘦果扁壓,三棱形;兩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邊緣有狹翅,外面有白色瘤狀突起或無小瘤而成細縱肋。

原產墨西哥,中國香港有栽培或逸為野生。

蛇目菊花朵密集,花期極長,為極好的地被綠化花卉,適宜公同、庭院片植或叢植觀賞,可作切花。全株可入藥有浩執解毒、化濕止痢之功效。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式,栽培技術,自然條件,整地,定植,田間管理,採收加工,主要價值,觀賞,藥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達50厘米,莖平臥或斜升多少被毛;葉菱狀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2-2.5厘米,全緣,少有具齒,兩面被疏貼短毛。頭狀花序單生於莖、枝頂端,徑約1厘米;總苞片被毛,外層總苞片基部軟骨質,上部草質;雌花約10-12個,舌狀,黃色或橙黃色,頂端具3齒;兩性花暗紫色,頂端5齒裂;托片膜質,長圓狀披針形,麥稈黃色;雌花瘦果扁壓,三棱形,頂端具3芒刺;兩性花瘦果三棱形至扁,暗褐色,頂端有2刺芒或無刺芒,邊緣有狹翅,外面有白色瘤狀突起或無小瘤而成細縱肋。

產地生境

蛇目菊原分布於美國中西部溫帶地區,現在中國貴州、福建、山東、上海、香港等地區廣為栽培。喜陽光充足,耐寒力強,耐乾旱,耐痞薄,不擇土壤,肥沃土壤易徒長倒伏,涼爽季節生長較佳。蛇目菊喜歡較高的空氣濕度,空氣濕度過低,會加快單花凋謝。但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葉片乾燥。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65-75%。

繁殖方式

蛇目菊的繁殖以種子繁殖為主,亦可用嫩枝扦插。
若採用種子繁殖,春播、秋播均可。春播可提早於3-4月份在溫床上進行條播,或者在溫室內盆播。播種後,覆土、澆水,保持18-21℃的溫度條件,1-2周之後可出齊苗,再經過間苗、移植,至5月初就可在露地定植。也可4月底在露地直接播種,出苗後再逐漸疏苗。秋播則在9月份進行,幼苗在冷床或陽畦越冬,於翌年春季開花。
在夏季,剪取嫩枝作插穗進行扦插,容易生根成活。

栽培技術

自然條件

蛇目菊對環境條件變化的適應性強,喜日照充足、涼爽高燥的環境條件。其幼苗較耐寒,而不耐酷熱。生長不擇土質,耐瘠薄,以沙質上壤為宜。在肥力過強的土壤中生長,反而會因枝葉徒長而影響開花。它們的種子發芽率高,能大量自播繁衍。

整地

整地時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1000千克,氮磷複合肥20千克、尿素5千克。做壟寬60厘米,溝寬40厘米,高 20-30厘米的壟,覆80厘米膜,整地要在定植7-10天完成。

定植

定植時,苗齡期要求40-45天左右,當大部分的幼苗在4葉1心時方可定植。每壟雙行,株距30厘米,三角形法定植,畝保苗4000-4500株。定植後即可澆定植水。定植後發現死苗,立即補栽。

田間管理

肥水管理:天山雪菊與其它草花一樣,對肥水要求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在營養生長期至現蕾期結合澆水畝追施氮肥5-10千克,並且在施肥過後,晚上要保持葉片和花朵乾燥,地面不能有積水。
摘心:在開花之前一般地進行兩次摘心(俗稱“打頭”),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當苗高6-10公分並有六片以上的葉片後,把頂稍摘掉,保留下部的3-4片葉,促使分枝。在第一次摘心後,當側枝長到6-8公分長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即把側枝的頂稍摘掉,保留側枝下面的4片葉。進行兩次摘心後,株型會更加理想,開花數量也多。

採收加工

採花時間:每天早晨露水已乾時進行,這樣水分少,乾燥快。每隔5-7天採摘一次。
採收標準:花朵大部開放、紅黃相間、花瓣平直、花心展開、艷姿綻放,即可採摘。
採摘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夾住花柄,向上折斷。採下的鮮花立即乾制,切忌堆放。
加工(乾制):採回鮮花,應及時放於房間的竹簾或其他晾具上陰乾,疏鬆鋪開,只能鋪一層,每天應進行翻動,用手翻,切忌劇烈翻動,以免影響品質。晾曬7- 12天收起,貯藏數天后再晾曬1-2天,花心完全變硬即可貯藏。有條件的可機械烘乾。

主要價值

觀賞

蛇日菊宜作花壇、路邊等整形布置,如選用矮型品種效果更好。因蛇日菊株花期較短,故最適於坡地、草坪四周等較大面積的自然式地被栽植。用於花境從植及切花也很適宜。

藥用

【性能】甘,平。歸脾、胃、肝經。清利濕熱,解毒消癰。
【套用】主治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腫瘡毒。
【成分】根含十三碳-11烯-3、5、7、9四炔、黃酮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