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漢語文字)

蚌(漢語文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蚌,漢語一級字,讀作蚌(bàng bèng),蚌(bàng):軟體動物貝殼長圓形,黑褐色,生活淡水裡,殼內有珍珠層,有的可以產出珍珠。蚌(bèng):蚌埠,地名,在安徽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蚌
  • 拼音:bàng bèng
  • 部首:虫部
  • 五筆:JDHH
  • 倉頡:LIQJ
  • 鄭碼:ICI
  • 字級:一級(1898) 
  • 平水韻:上聲三講 
  • 注音:ㄅㄤˋ ㄅㄥˋ
  • 造字法:形聲:從蟲、豐聲
  •  異體字
  • 結構:左右
  • 總筆畫:6+4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音韻方言,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1、蚌(bàng):軟體動物,有兩個橢圓形介殼,可以開閉。殼表面黑綠色,有環狀紋,裡面有珍珠層。生活在淡水中,種類很多,有的殼內能產珍珠。
2、蚌(bèng):蚌埠,地名,在安徽省
基本詞義
蜯 bàng
〈名〉
(1) (形聲。從蟲,豐聲。本義:一種軟體動物。有的能產珍珠)
(2) 同本義 [mussel;clam]
離為蚌。——《易·說卦》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其喙。——《戰國策·燕策》
巨 蜯函蛛。——《文選·左思·南都賦》
民食果菰 蜯蛤腥臊惡臭。——《韓非子·五蠹
(3) 又如:蚌蛤(蚌與蛤。長者曰蚌,圓者曰蛤);蚌殼(蚌的外殼)
(4) 美珠 [fine pearl]
蚌,美珠。——《類篇·虫部》
(5) 另見 bèng(蚌埠)
常用詞組
蚌埠

古籍釋義

蚌【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正韻》步項切,音棒。《說文》蜃屬。《爾雅·釋魚》蚌含漿。《本草》生江漢渠瀆閒,殼堪爲粉。《呂氏春秋》月望,則蚌蛤實。《左思·吳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拾遺記》隂泉在寒山之北,有黑蚌飛翔來去。
《正韻》蒲浪切,傍去聲。義同。
《唐韻古音》步孔切《郭璞·山海經·歐絲野贊》女子鮫人。體近蠶蚌。出珠匪甲,吐絲匪蛹。化出無方,物豈有種。
《集韻》白猛切,音。與蠯通。
敷容切,音豐。與蜂通。或作蜯、蛖。
蚌【卷十三】【虫部】
蜃屬。從蟲聲。步項切
說文解字注
(蚌)蜃屬。蜃當作螷。釋魚曰。蚌、含漿。鄭注鼈人云。貍物、亦謂鱴刀、含漿之屬。按珠出於蚌。玉部曰。玭、蚌之有聲者。從蟲。豐聲。步項切。九部。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pɑŋ˥˧; pəŋ˥˧ 日語讀音 DOBUGA韓語羅馬 PANG現代韓語 방
客家話 [台灣四縣腔] pong1 (kong1) pong3 pang5 [寶安腔] pong1 [海陸腔] pong1 (kong1) pong3 pang5 [客英字典] pong1 pong3 [梅縣腔] pong1 pong3 [東莞腔] pong1 [客語拼音字彙] pong1粵語 pong5
近代音 幫母 江陽韻 去聲 謗小空;中古音 並母 講韻 上聲 㭋小韻 步項切 二等 開口;上古黃侃系統:並母 東部 ;王力系統:並母 東部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