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4年,在編制《規劃》之初,蚌埠市在調研中發現,從2006年到2013年,蚌埠市機動車的數量翻了三番,以此數據繼續增長,市區的道路交通將會面臨全網擁堵的狀態。隨著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到2030年,我市中心城區人口將從110萬增長到220萬人,與之相伴,機動車的保有量也將隨之增加。
依照蚌埠交通現狀和城市未來的發展規劃,在塗山路、延安路發展的中心城區域,以及
懷遠-淮上區-老城區-東部新區-
鳳陽的都市區層面等客運人流量最密集地區,蚌埠市規劃局確定了“Z”字形的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主發展軸。
《規劃》提出,軌道交通分三個階段建設,起步階段規劃交通線網54.2公里,其中1號線一期長21.5公里,2號線全長32.7公里。
發展階段將形成以淮河文化廣場等核心區為中心的放射狀軌道網路,並在淮上區和高鐵片區分別形成跨河跨湖的換乘樞紐。新增軌道網線59.8公里,其中1號線11.7公里,3號線全長18.9公里,4號線29.2公里。
完善階段將形成蚌埠都市區“格線+放射”的完善軌道交通網路。新增軌道線網70.6公里,其中,1號線4.2公里,4號線8.4公里,5號線全長35.7公里,6號線全長22.3公里。
(1號線規劃)
(2號線規劃)
蚌埠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8--2023年)
2號線火車站站
1號線高鐵南站
延安路公軌合建淮河大橋
建設規劃
為破解城市發展的交通瓶頸問題,發展大運量、快捷、準點的城市軌道交通,
蚌埠市政府於2016年3月26日對《蚌埠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4~2030年)》進行了批覆,並於2017年1月委託開展專項建設規劃編制研究和相關專題研究。
近期建設項目由1號線一期工程、2號線工程組成。其中1號線一期工程(長青北路-中環線)長18.85km,設站15座(換乘站6座),在終點中環線站附近設李樓車輛基地一處(含控制中心);2號線工程(
懷遠長途汽車站—汽車客運南站)長33.4km,設站26座(換乘站8座),在起點設
懷遠西車輛基地,在南端設姜橋停車場,並於文化廣場站設主變電所一座。
1號線
起訖點:起點長青北路站,終點中環線站
線路走向:塗山路-勝利路-學翰路-學海路-東海大道-黃山大道
線路長18.85km,設站15座,換乘站6座,站間距1.36km
設李樓車輛基地,車輛基地內設控制中心
2號線
線路走向:S307-禹都大道-淮上大道-永安街-雙墩路-昌明街
-淮上大道-延安路-體育路-興業街-延安路
設懷遠西車輛段、汽車客運南站停車場各一座;線路長36.28km,
設站29座,其中換乘站8座,站間距1.25km。
系統選擇
跨座式單軌系統具有投資少、地形適應性好、梁體輕巧、節省用地、造型美觀、噪聲及震動小等優點,且其能力可適應蚌埠線網各線預測運量要求。系統制式建議採用跨座式單軌系統。
2019年,又決定增加膠輪有軌電車規劃,現已完成招標。
2020年,蚌埠市召開2項膠輪有軌電車市級地方標準制定啟動儀式。11月27日,蚌埠市發改委在蚌埠市人民政府網回應民眾關於有軌電車項目進展情況時也提到,根據國家要求,有軌電車項目要與相關規劃統籌銜接(指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因蚌埠市常住人口條件未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暫不能獲批;蚌埠市人民政府還稱,目前有軌電車未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導致有軌電車項目實施缺乏上位規劃的支撐。同時,審批方式尚未明確,目前蚌埠擬採用制式(比亞迪雲巴)暫不能適用於有軌電車審批。同年,新簽約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將採用工業4.0標準建設,進一步填補蚌埠動力電池產業技術空白,全面拉動雲軌雲巴的發展。12月,蚌埠回復稱督促有關企業繼續加快推進測試線工程,二是持續加強對上銜接電車項目標準及審批工作,並稱軌道交通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2021年,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了起草單位為蚌埠雲軌交通有限公司的膠輪有軌電車交通系統設計規範、膠輪有軌電車交通系統施工及驗收規範。
2021年3月24日,蚌埠市導軌式膠輪電車(雲巴)1號線工程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民意調查和風險評估諮詢服務招標公告發布。
截止2021年4月15日,蚌埠市正在研究開展雲軌改雲巴,並向兩側延伸建設雲巴1號線,形成可運營線路,正在按照規定履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式。
截至2021年6月,蚌埠市正在積極對接省發改委,力爭早日明確項目審批層級,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