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處世•濟群法師講人生的經營與管理
- 作者:濟群法師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1頁
- 開本:32
-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 外文名:Dealing with the World How to Operate and Manage Your Life
- 類型:勵志與成功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750429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濟群法師是當代著名高僧,學修並重的僧人! 善用網路開示智慧法語,微博達人,新浪微博冬粉超過50萬人!
創辦大型公益學習型組織“菩提書院”,教化眾多海內外信眾!
本叢書從歷年精華文章中精選五大主題,問道、覺悟、安心、處世、雲水禪心。幫助解決人生困惑,調適心靈,獲得智慧人生!
周國平鄭重推薦!
創辦大型公益學習型組織“菩提書院”,教化眾多海內外信眾!
本叢書從歷年精華文章中精選五大主題,問道、覺悟、安心、處世、雲水禪心。幫助解決人生困惑,調適心靈,獲得智慧人生!
周國平鄭重推薦!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當代著名高僧,溈仰宗第十代傳人。
1984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濟群法師多年來一直從事佛學研究及教學、弘法的工作。並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擅講唯識、戒律、阿含等課程。
濟群法師是學修並重的僧人,他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讓人生更智慧”的理念,並結合目前社會現狀,為大眾解說、傳授正法。為使佛法走近生活,濟群法師從不排斥使用現代工具輔助弘法,所以早在20年前便開始使用電腦,為信眾答疑解惑,在10多年前便建立個人主頁並相繼開辦網路佛學院、開設個人部落格、微博等,目前擁有冬粉40多萬人。近年來,濟群法師還積極投身於建設大型公益性學習組織——菩提書院。
1984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濟群法師多年來一直從事佛學研究及教學、弘法的工作。並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擅講唯識、戒律、阿含等課程。
濟群法師是學修並重的僧人,他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讓人生更智慧”的理念,並結合目前社會現狀,為大眾解說、傳授正法。為使佛法走近生活,濟群法師從不排斥使用現代工具輔助弘法,所以早在20年前便開始使用電腦,為信眾答疑解惑,在10多年前便建立個人主頁並相繼開辦網路佛學院、開設個人部落格、微博等,目前擁有冬粉40多萬人。近年來,濟群法師還積極投身於建設大型公益性學習組織——菩提書院。
媒體推薦
濟群法師是我特別敬重和欣賞的當代僧人,他於我真正是亦師亦友,我受教良多,默契也良多。他人品正,悟性高,所以心態好。
在佛門中,他是——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個自由主義者,超脫具體佛事,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在人世間,他卻又是——用我的話說——一個理想主義者,然而是關注現實、惦念眾生的理想主義者,孜孜不倦地傳播人生的真理。他善於用日常的話語說透精妙的佛理,有撥雲見日之效。在今天的時代,他的聲音值得每一個被慾念和煩惱所困的人傾聽。
—周國平
因為慈悲,所以入世度眾;因為智慧,所以不著世間。
—《人物周刊》
濟群法師在我身前時走時停,為我指點,我注意到他走路的方式與我大相逕庭。他提步很輕,幾乎沒有聲音,上身也不會因出腳而起伏或改變左右重心,仿佛在平移,只有大褂的後裾隨之均勻地飄忽拂動,狀極優雅。
—《南方人物周刊》
我們尋訪了很多線索,希望能找到一位高僧接受我們的採訪。可是,我們的佛學基礎有限,在幾乎一籌莫展的前提下,幸虧得到了一位朋友的幫助,他向我推薦了濟群法師,寥寥數語“他是漢傳佛教的幾大長老之一,極少數還堅持修學和度人為佛法修行根本的僧人”。
和濟群法師走在一起的時候,會看到一些人因為見到他,突然臉色凝重,然後雙手合十行禮。
—《胡潤百富》
我們尋訪了很多線索,希望能找到一位高僧接受我們的採訪。可是,我們的佛學基礎有限,在幾乎一籌莫展的前提下,幸虧得到了一位朋友的幫助,他向我推薦了濟群法師,寥寥數語“他是漢傳佛教的幾大長老之一,極少數還堅持修學和度人為佛法修行根本的僧人”。
和濟群法師走在一起的時候,會看到一些人因為見到他,突然臉色凝重,然後雙手合十行禮。
—《胡潤百富》
在佛門中,他是——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個自由主義者,超脫具體佛事,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在人世間,他卻又是——用我的話說——一個理想主義者,然而是關注現實、惦念眾生的理想主義者,孜孜不倦地傳播人生的真理。他善於用日常的話語說透精妙的佛理,有撥雲見日之效。在今天的時代,他的聲音值得每一個被慾念和煩惱所困的人傾聽。
—周國平
因為慈悲,所以入世度眾;因為智慧,所以不著世間。
—《人物周刊》
濟群法師在我身前時走時停,為我指點,我注意到他走路的方式與我大相逕庭。他提步很輕,幾乎沒有聲音,上身也不會因出腳而起伏或改變左右重心,仿佛在平移,只有大褂的後裾隨之均勻地飄忽拂動,狀極優雅。
—《南方人物周刊》
我們尋訪了很多線索,希望能找到一位高僧接受我們的採訪。可是,我們的佛學基礎有限,在幾乎一籌莫展的前提下,幸虧得到了一位朋友的幫助,他向我推薦了濟群法師,寥寥數語“他是漢傳佛教的幾大長老之一,極少數還堅持修學和度人為佛法修行根本的僧人”。
和濟群法師走在一起的時候,會看到一些人因為見到他,突然臉色凝重,然後雙手合十行禮。
—《胡潤百富》
我們尋訪了很多線索,希望能找到一位高僧接受我們的採訪。可是,我們的佛學基礎有限,在幾乎一籌莫展的前提下,幸虧得到了一位朋友的幫助,他向我推薦了濟群法師,寥寥數語“他是漢傳佛教的幾大長老之一,極少數還堅持修學和度人為佛法修行根本的僧人”。
和濟群法師走在一起的時候,會看到一些人因為見到他,突然臉色凝重,然後雙手合十行禮。
—《胡潤百富》
圖書目錄
【生而為人】
人生五大問題
人心與人生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
學佛與做人
【佛法在世間】
佛教的環保思想
佛教的財富觀
【處事良方】
提升財富品質 享受智慧生活
隨緣與進取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報恩,不僅僅是報恩
用佛法智慧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中國企業家的精神困惑與希望
慈善的精神
人生五大問題
人心與人生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
學佛與做人
【佛法在世間】
佛教的環保思想
佛教的財富觀
【處事良方】
提升財富品質 享受智慧生活
隨緣與進取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報恩,不僅僅是報恩
用佛法智慧解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中國企業家的精神困惑與希望
慈善的精神
文摘
人生五大問題
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事實上,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製造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循環往復,不曾少息。
現實問題,只要努力多半不難解決。但繼續對人生做深層思考,觸及心靈深處,必然會碰到生命存在的共同問題:何為幸福?我是誰?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何為命運?活著為什麼?等等。這些也是人類永恆的困惑,如果找不到答案,心靈是無法真正安寧的。千百年來,人們始終沒有停止探討和追尋,但答案往往來自猜測和推斷,來自有限的個人經驗,而不是對生命真相的體證。今天,我想從佛法的角度,談談對這些問題的認識。
一、何為幸福
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也就是基本溫飽。這是屬於物質層面的需求,相對比較單純。除此而外,我們還想進一步獲得幸福,這是所有人關注並孜孜以求的。那么,幸福究竟是什麼?是由物質還是精神所決定?如果幸福僅僅取決於物質,那就應該可以量化,可以總結出一個幸福的達標指數,比如有多少錢,或有什麼條件,等等。可事實又是如何?多數人在生活清貧時,往往會將希望寄託於物質改善,這也是人們熱衷於賺錢的動力所在。但在當初設定的目標一一實現後,我們除了獲得一些暫時滿足外,預想中的幸福似乎並沒有如期而至。可見,幸福未必是改善物質條件就能解決的。
那幸福究竟是什麼呢?我的定義是:幸福只是一種不穩定的感覺。這種不穩定的感覺,固然和物質條件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在於自身心態,在於我們對自身需求的定位,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如果缺乏良好心態,或對物質的需求永無止境,那么幸福將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所以說,幸福不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探討人生幸福,首先需要對苦、樂的關係具有正確認識。
從佛教觀點來看,人生是苦。許多人對這一定義不理解,並以此推斷,佛教必是消極悲觀的。因為在我們的感覺中,人生並非一味的苦,而是苦樂參半、悲喜交集。那么,佛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歸納呢?
其實,佛教也將人的感受分為五種,分別為苦、樂、憂、喜、舍。其中,苦和樂側重色身的感受,物質層面,憂和喜側重精神的感受。雖然理智告訴我們,苦樂憂喜都是無法避免的人生常態,但在內心中,誰又不是趨樂而避苦呢?事實上,這也是一切眾生的本能。人類的五千年文明,就是人們不斷擺脫痛苦、獲得快樂的成果。但結果又是如何?我們有了古人難以想像的豐裕生活,但痛苦就此結束了嗎?煩惱就此消失了嗎?
可見,佛教所說的人生是苦,並不是就現象而言,而是透過現象所作的本質判斷———苦是人生本質,而快樂只是對痛苦的一種緩解。現實中,沒有哪種快樂是具有本質性的。所謂本質性的快樂,就是這種快樂無論什麼時候享受,也無論享受多長時間,它都是快樂的。我們能找到這樣一種絕對的、不變的快樂嗎?
事實上,任何一種快樂都有某種痛苦與之對應。當我們被饑渴之苦折磨時,吃飯喝水會成為快樂;當我們被思念之苦纏繞時,親人相見會成為快樂;當我們夜不成寐時,安然入睡會成為快樂……如果去掉饑渴、失眠這些前提,吃飯和睡覺會成為快樂嗎?當我們不想吃卻不得不吃,不想睡卻不得不睡的時候,同樣的事立刻就轉為痛苦了。只有當我們需要吃飯、睡覺並為之所苦時,才會因為吃飯、睡覺能使這種痛苦得到緩解而產生快樂。從這個層面來說,痛苦有多少,由緩解痛苦所帶來的快樂就有多少。
現代社會物質豐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緩解痛苦的途徑。古人離別時,天各一方,音訊渺茫,思念便會與日俱增。一旦相見,由此產生的喜悅可謂強烈之極,這在古代詩文中也有大量描寫。但現在我們想念一個人時,可以立即撥通電話。如果覺得只聞其聲不夠,還可通過視頻相見。再或者,買張機票就能很快見面,哪怕遠隔重洋,也不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但正是因為易於緩解,這種由相思帶來的痛苦就很膚淺,很有限。相應地,所產生的快樂也很膚淺,很有限。
因為不了解生命真相,我們才會產生諸多煩惱。但人們往往看不到這一點,以為改變世界才是解決痛苦的有效途徑。這一定位的偏差,使得我們在改善物質條件的同時,又在不斷製造煩惱。甚至可以說,製造問題的速度遠比改善世界的進程更快。所以,今天的人雖然享有高度文明,卻比古人活得更累,壓力更大。原因無他,就在於欲望太多,煩惱太多,這也是人生之苦的根本。惟有消除內心的惡性需求及煩惱,才能從源頭解決痛苦,成就解脫自在的人生。
其他宗教往往將幸福寄託於天堂,寄託於外在拯救。其實,改變環境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被動舉措。倘若生命品質不曾改變,由此帶來的安樂只能是暫時的。因為只要生命的迷惑還在,就會源源不斷地製造煩惱,製造輪迴。佛教認為,惟有體證生命真相,才能從根本上轉迷為悟,超越痛苦。此外,佛教還特彆強調自力,即自身努力,這也是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主要特徵之一。其他宗教主要強調他力,只要具有信仰,就能因此得到救贖。而在佛教修行中,雖然也依靠佛菩薩的加持力,但主力卻是自己。當然,僅僅依靠自己還不行,還需要有智慧,有方法,所謂“以己為舟,以法為舟”。否則,往往會走上自以為是的歧路。這裡所說的“法”,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的修行之道,簡單地說,就是三學八正道。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為皈依對象。其中,“佛”是我們改善生命的榜樣,“法”是認識生命真相的方法,“僧”是指導我們使用方法的導師。由依止佛法僧三寶,而能究竟地解脫自在、離苦得樂。
二、我是誰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謎。古往今來,人們不停地追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是人類永恆的困惑,也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終極問題。因為我們最在乎、最關注的就是這個“我”。我們的整個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建立的。但我們是否想過:究竟什麼代表著我?僅僅是這個身體嗎?僅僅是眼前這個會說會動、會哭會笑的五蘊身嗎?
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原因就是將這個身體當做是我,以為身體敗壞就意味著“我”的毀滅。其實,色身只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一個朝不保夕的片斷,一種不斷改變的形式,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從哲學定義來說,“我”代表著生命的本質,是永恆且不可分割的。但身體由眾多元素構成,剎那處於新陳代謝中,處於發展變化中。而在今天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身體的很多“零件”還可以更換組裝,甚至使用人工替代品,其中哪有什麼獨存、不變的“我”呢?如果了解其中原理,我們對身體就不會那么在乎,對死亡就不會那么恐懼了。
身體而外, “我”的存在還體現於兩方面:一是觀念,一是心態。我們生活於共同的世界,但同時又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情緒中。很多時候,還會被這些喜怒哀樂左右著,無法自主。我們為什麼會被其主宰?原因就是把這些情緒誤以為是“我”——“我喜歡”,“我討厭”,於是就會在乎,就會執著,進而不斷將心靈能量投射其中,不斷強化這些情緒。最終將“主權”拱手相讓,使某些情緒長時間地影響我們。生活中,有人一生追尋愛情,也有人一生被仇恨驅使。其實,很多情緒只是內心的惡性腫瘤,只是生命的不良發展。雖然生長在我們心中,卻並不屬於“我”的一部分。倘能以智慧進行觀照,認清這些情緒不過是內心漂浮的影像,就不會一頭栽入其中,成為被操縱的傀儡。
這就需要對自我進行審視,認清“我執”給生命帶來的危害。事實上,一切煩惱皆因“我執”而起。任何一種東西,只要貼上自我的標籤,對我們就會具有殺傷力,就會讓人愛,讓人恨,讓人朝思暮想,寢食難安。一旦將自我的標籤去除,它的變化就不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了。在這個世間,每天發生很多驚天動地的事,但真正使我們為之心動的未必有萬千分之一。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隨之感慨一下,就迅速拋在腦後。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將自己和那些事切實聯繫起來,沒有對此產生“我執”。
“我執”還是世間一切是非紛爭的根源,是我們和他人相互牴觸、難以和諧的原因所在。生活中,一個自我意識過強,處處以“我”為中心的人,必定不會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反之,那些淡化自我、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不僅深受大眾歡迎,自己也能安樂自在。因為他們不必害怕“我”的利益受損,擔心“我”的自尊受挫。遠離這個處處作祟的“我”,也就遠離了那些與“我”形影相隨的煩惱。
從佛教角度來說,“自我”正是有情最大的誤解,是我們因為不了解生命真相而產生的錯誤設定。無論身體還是情緒,都不具有永恆不變的內涵,都不能代表所謂的“我”。所以,佛教提出“無我”的思想。這也是佛陀對眾生最大的貢獻。或許不少人會覺得費解,甚至對此感到恐懼:如果“無我”,那現在這個會說會動的又是什麼?又會消失何方?其實,“無我”所否定的,只是加諸“我”的錯覺,而非現象本身。
禪宗有個話頭是:“一念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們每天都在不絕如縷的思緒中,在一念接一念的意識活動中。當這些念頭尚未生起之前,生命是一種什麼狀態?再往前追溯:來到這個世界前,“我”又是以什麼狀態存在?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這是禪宗另一個重要的話頭。禪宗的修行,正是通過這樣一種追尋,將遮蔽內心的妄執層層掃蕩,將現有的錯誤設定逐步瓦解。
認識自己——這是佛法關注的根本問題,也是西方哲學的最高名言。惟有透徹生命真相,我們才能把握前進之舵,成為生命的真正主人。否則,只能是這個色身或情緒的奴隸,為他的衣食奔忙不休,為他的喜怒耗盡生命。更悲哀的是,很多人不僅勞而無功,還會由此造作惡業,使未來繼續沉淪,繼續受苦。
三、生從何來, 死往何去
茫茫宇宙時刻都在不停運動,所謂“坐地日行八萬里”。那么,居住在地球上的我們,來自何方,又去向何方?如果找不到答案,我們能活得踏實嗎?當然,不少人未必會想這個問題,或者事情太多而沒時間去想,再或者,用種種方法來轉移這個無法解決的疑問。但不論我們想不想,這都是每個人最終需要面對的現實。
在歷史長河中,我們的一生是如此短暫;在浩淼太空中,我們的生命又是如此渺小。如果從“人死如燈滅”的觀點看待生命現象,我實在看不出生命的終極意義。不論有過多少輝煌,也不論付出多少努力,最終都是趨於毀滅,都是化為塵土。但我們不必因此悲觀,佛法告訴我們:在有限的層面之外,生命還有其無限的層面。生命既是渺小的,也是無限的;既是短暫的,也是永恆的;既是脆弱的,也是強健的。倘能透徹心的本質,就會了解,每個有限的當下都是無限。認識這一層面,我們才能找到人生的終極意義。
探討有情的生死,必然涉及生命的輪迴。在一般人看來,生命就是從呱呱墜地開始。而從輪迴的眼光來看,今生只是生命長卷中的一個章節,只是其中一個相對的開始:在它之前,有著無窮的過去;在它之後,又有著無盡的未來。當然,現代人往往不易接受這一觀點,但只要對生命現象全面觀察,我們會發現,某些科學難以解釋的現象,若從輪迴角度來看,就會豁然開朗。
比如,我們是否相信人和人之間存在緣分?在這個世間,我們會和很多人相識相遇。有些人,我們會一見如故;有些人,天天見面也會視同陌路;還有些人,我們卻會毫無理由地心生厭惡。原因何在?很多人會說:這是緣分。但很少有人進一步思考:緣分又從何而來?為什麼我們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緣分?如果相信輪迴,對緣分就不會感到奇怪。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非始於今生,還有許多前生帶來的烙印。在過去生,有些曾是我們的親朋故友,有些則是我們的冤家仇敵。當彼此在今生再度相遇,這種烙印就復甦了,並驅使我們將往昔的愛恨情仇繼續演繹下去。
再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有自己學起來容易上手的專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學習中付出同樣努力,未必會有同樣成果,還可能相距甚遠。是上天不公嗎?是命運捉弄嗎?都不是,只是因為生命起點不同。起點高的,稍加努力就能領先於人。而起點低的,惟以“笨鳥先飛”作為彌補。但天賦又是什麼?通常以為是父母遺傳,事實上,很多人具有的天賦和父母毫無關係。而從佛教角度來看,生命其實有兩套系統,其中的物質系統由父母給予,而
精神系統則來自過去生的積累,並將繼續影響未來生,成為下一輪的起跑點。
從這兩個角度,可以幫助大家理解生命的輪迴。但我們還要看到,輪迴不僅體現為一種生命現象,而且其根源就在我們的心。佛教認為,眾生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轉。這六種生命形態,也代表了我們內心的不同狀態。
比如餓鬼,是貪心發展的極致。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會表現出極度的渴求,永無滿足之時,這種心理被無限張揚後,生命所呈現的就是餓鬼狀態。畜牲,是愚痴無知的狀態,其生命只是停留在本能的需求上,除飲食男女外別無所求,這種生活和那些為覓食、繁衍而忙碌的動物又有什麼區別?阿修羅,是嗔恨狹隘的象徵,他們所熱衷的鬥爭,既是嗔心的體現,又是對嗔心的張揚,當這種心態被固定後,生命就會進入阿修羅的狀態。
可見,生命狀態也是某種心念的延伸,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步發展而來的。在社會上,不同行業者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行儀,學者有學者的氣質,商人有商人的風采。這些差別,正是由不同的心行外化而來的,是心念由內而外的延伸。包括輪迴,也是內心發展的一個結果,不是誰強加於我們的。同樣,佛菩薩的生命品質亦非本然如是。他們所具有的無限智慧和慈悲,都是在生命發展過程中逐步造就,逐步開發的。
生命的未來在哪裡?我們的歸宿在哪裡?答案就在我們當下的心行,就看我們現在做了什麼,想了什麼。現在生命的形態,來自過去生的積累。未來的生命發展,又來自今生的積累。所以佛教非常注重當下的努力,這是銜接過去和未來的關鍵,是我們改變命運
的著力點。
如果不了解生從何來,生命是沒有根的;如果不了解死往何去,生命是沒有歸宿感的。一個找不到根和歸宿的人,自然會缺乏安全感,這也是現代人極為普遍的一種心理。如何獲得安全感?很多人是通過積聚財富或購買保險來解決。事實上,在災難頻仍、風雲變幻的今天,這些保障又是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擊啊。讓向外尋求的心回到當下吧,因為真正的安全感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此刻的心行。我們能夠把握當下,就能把握未來,把握生命走向。當我們有能力把握這一切的時候,還有什麼不安,還有什麼可以恐慌的呢?
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事實上,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製造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一個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循環往復,不曾少息。
現實問題,只要努力多半不難解決。但繼續對人生做深層思考,觸及心靈深處,必然會碰到生命存在的共同問題:何為幸福?我是誰?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何為命運?活著為什麼?等等。這些也是人類永恆的困惑,如果找不到答案,心靈是無法真正安寧的。千百年來,人們始終沒有停止探討和追尋,但答案往往來自猜測和推斷,來自有限的個人經驗,而不是對生命真相的體證。今天,我想從佛法的角度,談談對這些問題的認識。
一、何為幸福
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也就是基本溫飽。這是屬於物質層面的需求,相對比較單純。除此而外,我們還想進一步獲得幸福,這是所有人關注並孜孜以求的。那么,幸福究竟是什麼?是由物質還是精神所決定?如果幸福僅僅取決於物質,那就應該可以量化,可以總結出一個幸福的達標指數,比如有多少錢,或有什麼條件,等等。可事實又是如何?多數人在生活清貧時,往往會將希望寄託於物質改善,這也是人們熱衷於賺錢的動力所在。但在當初設定的目標一一實現後,我們除了獲得一些暫時滿足外,預想中的幸福似乎並沒有如期而至。可見,幸福未必是改善物質條件就能解決的。
那幸福究竟是什麼呢?我的定義是:幸福只是一種不穩定的感覺。這種不穩定的感覺,固然和物質條件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在於自身心態,在於我們對自身需求的定位,這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如果缺乏良好心態,或對物質的需求永無止境,那么幸福將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所以說,幸福不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探討人生幸福,首先需要對苦、樂的關係具有正確認識。
從佛教觀點來看,人生是苦。許多人對這一定義不理解,並以此推斷,佛教必是消極悲觀的。因為在我們的感覺中,人生並非一味的苦,而是苦樂參半、悲喜交集。那么,佛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歸納呢?
其實,佛教也將人的感受分為五種,分別為苦、樂、憂、喜、舍。其中,苦和樂側重色身的感受,物質層面,憂和喜側重精神的感受。雖然理智告訴我們,苦樂憂喜都是無法避免的人生常態,但在內心中,誰又不是趨樂而避苦呢?事實上,這也是一切眾生的本能。人類的五千年文明,就是人們不斷擺脫痛苦、獲得快樂的成果。但結果又是如何?我們有了古人難以想像的豐裕生活,但痛苦就此結束了嗎?煩惱就此消失了嗎?
可見,佛教所說的人生是苦,並不是就現象而言,而是透過現象所作的本質判斷———苦是人生本質,而快樂只是對痛苦的一種緩解。現實中,沒有哪種快樂是具有本質性的。所謂本質性的快樂,就是這種快樂無論什麼時候享受,也無論享受多長時間,它都是快樂的。我們能找到這樣一種絕對的、不變的快樂嗎?
事實上,任何一種快樂都有某種痛苦與之對應。當我們被饑渴之苦折磨時,吃飯喝水會成為快樂;當我們被思念之苦纏繞時,親人相見會成為快樂;當我們夜不成寐時,安然入睡會成為快樂……如果去掉饑渴、失眠這些前提,吃飯和睡覺會成為快樂嗎?當我們不想吃卻不得不吃,不想睡卻不得不睡的時候,同樣的事立刻就轉為痛苦了。只有當我們需要吃飯、睡覺並為之所苦時,才會因為吃飯、睡覺能使這種痛苦得到緩解而產生快樂。從這個層面來說,痛苦有多少,由緩解痛苦所帶來的快樂就有多少。
現代社會物質豐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緩解痛苦的途徑。古人離別時,天各一方,音訊渺茫,思念便會與日俱增。一旦相見,由此產生的喜悅可謂強烈之極,這在古代詩文中也有大量描寫。但現在我們想念一個人時,可以立即撥通電話。如果覺得只聞其聲不夠,還可通過視頻相見。再或者,買張機票就能很快見面,哪怕遠隔重洋,也不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但正是因為易於緩解,這種由相思帶來的痛苦就很膚淺,很有限。相應地,所產生的快樂也很膚淺,很有限。
因為不了解生命真相,我們才會產生諸多煩惱。但人們往往看不到這一點,以為改變世界才是解決痛苦的有效途徑。這一定位的偏差,使得我們在改善物質條件的同時,又在不斷製造煩惱。甚至可以說,製造問題的速度遠比改善世界的進程更快。所以,今天的人雖然享有高度文明,卻比古人活得更累,壓力更大。原因無他,就在於欲望太多,煩惱太多,這也是人生之苦的根本。惟有消除內心的惡性需求及煩惱,才能從源頭解決痛苦,成就解脫自在的人生。
其他宗教往往將幸福寄託於天堂,寄託於外在拯救。其實,改變環境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被動舉措。倘若生命品質不曾改變,由此帶來的安樂只能是暫時的。因為只要生命的迷惑還在,就會源源不斷地製造煩惱,製造輪迴。佛教認為,惟有體證生命真相,才能從根本上轉迷為悟,超越痛苦。此外,佛教還特彆強調自力,即自身努力,這也是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主要特徵之一。其他宗教主要強調他力,只要具有信仰,就能因此得到救贖。而在佛教修行中,雖然也依靠佛菩薩的加持力,但主力卻是自己。當然,僅僅依靠自己還不行,還需要有智慧,有方法,所謂“以己為舟,以法為舟”。否則,往往會走上自以為是的歧路。這裡所說的“法”,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的修行之道,簡單地說,就是三學八正道。佛教以“佛、法、僧”為三寶,為皈依對象。其中,“佛”是我們改善生命的榜樣,“法”是認識生命真相的方法,“僧”是指導我們使用方法的導師。由依止佛法僧三寶,而能究竟地解脫自在、離苦得樂。
二、我是誰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謎。古往今來,人們不停地追問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是人類永恆的困惑,也是每個人無法逃避的終極問題。因為我們最在乎、最關注的就是這個“我”。我們的整個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建立的。但我們是否想過:究竟什麼代表著我?僅僅是這個身體嗎?僅僅是眼前這個會說會動、會哭會笑的五蘊身嗎?
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原因就是將這個身體當做是我,以為身體敗壞就意味著“我”的毀滅。其實,色身只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一個朝不保夕的片斷,一種不斷改變的形式,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從哲學定義來說,“我”代表著生命的本質,是永恆且不可分割的。但身體由眾多元素構成,剎那處於新陳代謝中,處於發展變化中。而在今天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身體的很多“零件”還可以更換組裝,甚至使用人工替代品,其中哪有什麼獨存、不變的“我”呢?如果了解其中原理,我們對身體就不會那么在乎,對死亡就不會那么恐懼了。
身體而外, “我”的存在還體現於兩方面:一是觀念,一是心態。我們生活於共同的世界,但同時又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情緒中。很多時候,還會被這些喜怒哀樂左右著,無法自主。我們為什麼會被其主宰?原因就是把這些情緒誤以為是“我”——“我喜歡”,“我討厭”,於是就會在乎,就會執著,進而不斷將心靈能量投射其中,不斷強化這些情緒。最終將“主權”拱手相讓,使某些情緒長時間地影響我們。生活中,有人一生追尋愛情,也有人一生被仇恨驅使。其實,很多情緒只是內心的惡性腫瘤,只是生命的不良發展。雖然生長在我們心中,卻並不屬於“我”的一部分。倘能以智慧進行觀照,認清這些情緒不過是內心漂浮的影像,就不會一頭栽入其中,成為被操縱的傀儡。
這就需要對自我進行審視,認清“我執”給生命帶來的危害。事實上,一切煩惱皆因“我執”而起。任何一種東西,只要貼上自我的標籤,對我們就會具有殺傷力,就會讓人愛,讓人恨,讓人朝思暮想,寢食難安。一旦將自我的標籤去除,它的變化就不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了。在這個世間,每天發生很多驚天動地的事,但真正使我們為之心動的未必有萬千分之一。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隨之感慨一下,就迅速拋在腦後。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將自己和那些事切實聯繫起來,沒有對此產生“我執”。
“我執”還是世間一切是非紛爭的根源,是我們和他人相互牴觸、難以和諧的原因所在。生活中,一個自我意識過強,處處以“我”為中心的人,必定不會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反之,那些淡化自我、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不僅深受大眾歡迎,自己也能安樂自在。因為他們不必害怕“我”的利益受損,擔心“我”的自尊受挫。遠離這個處處作祟的“我”,也就遠離了那些與“我”形影相隨的煩惱。
從佛教角度來說,“自我”正是有情最大的誤解,是我們因為不了解生命真相而產生的錯誤設定。無論身體還是情緒,都不具有永恆不變的內涵,都不能代表所謂的“我”。所以,佛教提出“無我”的思想。這也是佛陀對眾生最大的貢獻。或許不少人會覺得費解,甚至對此感到恐懼:如果“無我”,那現在這個會說會動的又是什麼?又會消失何方?其實,“無我”所否定的,只是加諸“我”的錯覺,而非現象本身。
禪宗有個話頭是:“一念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們每天都在不絕如縷的思緒中,在一念接一念的意識活動中。當這些念頭尚未生起之前,生命是一種什麼狀態?再往前追溯:來到這個世界前,“我”又是以什麼狀態存在?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這是禪宗另一個重要的話頭。禪宗的修行,正是通過這樣一種追尋,將遮蔽內心的妄執層層掃蕩,將現有的錯誤設定逐步瓦解。
認識自己——這是佛法關注的根本問題,也是西方哲學的最高名言。惟有透徹生命真相,我們才能把握前進之舵,成為生命的真正主人。否則,只能是這個色身或情緒的奴隸,為他的衣食奔忙不休,為他的喜怒耗盡生命。更悲哀的是,很多人不僅勞而無功,還會由此造作惡業,使未來繼續沉淪,繼續受苦。
三、生從何來, 死往何去
茫茫宇宙時刻都在不停運動,所謂“坐地日行八萬里”。那么,居住在地球上的我們,來自何方,又去向何方?如果找不到答案,我們能活得踏實嗎?當然,不少人未必會想這個問題,或者事情太多而沒時間去想,再或者,用種種方法來轉移這個無法解決的疑問。但不論我們想不想,這都是每個人最終需要面對的現實。
在歷史長河中,我們的一生是如此短暫;在浩淼太空中,我們的生命又是如此渺小。如果從“人死如燈滅”的觀點看待生命現象,我實在看不出生命的終極意義。不論有過多少輝煌,也不論付出多少努力,最終都是趨於毀滅,都是化為塵土。但我們不必因此悲觀,佛法告訴我們:在有限的層面之外,生命還有其無限的層面。生命既是渺小的,也是無限的;既是短暫的,也是永恆的;既是脆弱的,也是強健的。倘能透徹心的本質,就會了解,每個有限的當下都是無限。認識這一層面,我們才能找到人生的終極意義。
探討有情的生死,必然涉及生命的輪迴。在一般人看來,生命就是從呱呱墜地開始。而從輪迴的眼光來看,今生只是生命長卷中的一個章節,只是其中一個相對的開始:在它之前,有著無窮的過去;在它之後,又有著無盡的未來。當然,現代人往往不易接受這一觀點,但只要對生命現象全面觀察,我們會發現,某些科學難以解釋的現象,若從輪迴角度來看,就會豁然開朗。
比如,我們是否相信人和人之間存在緣分?在這個世間,我們會和很多人相識相遇。有些人,我們會一見如故;有些人,天天見面也會視同陌路;還有些人,我們卻會毫無理由地心生厭惡。原因何在?很多人會說:這是緣分。但很少有人進一步思考:緣分又從何而來?為什麼我們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緣分?如果相信輪迴,對緣分就不會感到奇怪。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非始於今生,還有許多前生帶來的烙印。在過去生,有些曾是我們的親朋故友,有些則是我們的冤家仇敵。當彼此在今生再度相遇,這種烙印就復甦了,並驅使我們將往昔的愛恨情仇繼續演繹下去。
再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有自己學起來容易上手的專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學習中付出同樣努力,未必會有同樣成果,還可能相距甚遠。是上天不公嗎?是命運捉弄嗎?都不是,只是因為生命起點不同。起點高的,稍加努力就能領先於人。而起點低的,惟以“笨鳥先飛”作為彌補。但天賦又是什麼?通常以為是父母遺傳,事實上,很多人具有的天賦和父母毫無關係。而從佛教角度來看,生命其實有兩套系統,其中的物質系統由父母給予,而
精神系統則來自過去生的積累,並將繼續影響未來生,成為下一輪的起跑點。
從這兩個角度,可以幫助大家理解生命的輪迴。但我們還要看到,輪迴不僅體現為一種生命現象,而且其根源就在我們的心。佛教認為,眾生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轉。這六種生命形態,也代表了我們內心的不同狀態。
比如餓鬼,是貪心發展的極致。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會表現出極度的渴求,永無滿足之時,這種心理被無限張揚後,生命所呈現的就是餓鬼狀態。畜牲,是愚痴無知的狀態,其生命只是停留在本能的需求上,除飲食男女外別無所求,這種生活和那些為覓食、繁衍而忙碌的動物又有什麼區別?阿修羅,是嗔恨狹隘的象徵,他們所熱衷的鬥爭,既是嗔心的體現,又是對嗔心的張揚,當這種心態被固定後,生命就會進入阿修羅的狀態。
可見,生命狀態也是某種心念的延伸,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步發展而來的。在社會上,不同行業者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行儀,學者有學者的氣質,商人有商人的風采。這些差別,正是由不同的心行外化而來的,是心念由內而外的延伸。包括輪迴,也是內心發展的一個結果,不是誰強加於我們的。同樣,佛菩薩的生命品質亦非本然如是。他們所具有的無限智慧和慈悲,都是在生命發展過程中逐步造就,逐步開發的。
生命的未來在哪裡?我們的歸宿在哪裡?答案就在我們當下的心行,就看我們現在做了什麼,想了什麼。現在生命的形態,來自過去生的積累。未來的生命發展,又來自今生的積累。所以佛教非常注重當下的努力,這是銜接過去和未來的關鍵,是我們改變命運
的著力點。
如果不了解生從何來,生命是沒有根的;如果不了解死往何去,生命是沒有歸宿感的。一個找不到根和歸宿的人,自然會缺乏安全感,這也是現代人極為普遍的一種心理。如何獲得安全感?很多人是通過積聚財富或購買保險來解決。事實上,在災難頻仍、風雲變幻的今天,這些保障又是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擊啊。讓向外尋求的心回到當下吧,因為真正的安全感不在別處,就在我們此刻的心行。我們能夠把握當下,就能把握未來,把握生命走向。當我們有能力把握這一切的時候,還有什麼不安,還有什麼可以恐慌的呢?
序言
自序:在許多人心目中,佛教只是燒香、拜佛、求平安、求保佑,除此之外,不知道佛法跟生活有什麼關係;也有人覺得佛法是高深的哲理,距離現實人生很遙遠,不知道對當下的生活有什麼幫助。
我覺得佛法這么好,了解的人卻這么少,實在很遺憾!這種想法不光是佛法能不能得到廣泛傳播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太需要佛法了。我一向比較講究實用,倘若佛法缺少實用的價值,我想我應該不會選擇佛教作為我的信仰,更不會獻身於佛法的弘揚。
佛法的智慧,對中國人來說有兩個重大意義:一是繼承傳統文化的意義。說到中國傳統文化,人們比較容易想到儒家、道家思想,認為佛教是外來的。其實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多年了,自漢魏以來儒釋道三家思想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力量。佛教思想也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如文學、哲學、藝術、民俗等,和中國文化水乳交融,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佛學,就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另外,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對於了解心性,了悟生命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今社會,許多人都活在浮躁、混亂中,內心總有許多困惑、許多煩惱,雖然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但活得並不幸福、並不自在。原因在哪裡呢?
這個世界由兩大因素組成的,一是物質,一是心靈。當物質極大豐富卻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時,那原因一定是出在心靈上,於是人們開始關心心理問題。這幾年,心理學逐漸受到重視,湧現出一大批心理學的從業者。本人也經常應邀參加心理學界高層論壇的對話,以及一些心理學高端培訓的講座,這些活動讓我對心理學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和心理學界結下很深的因緣。
其實,佛法就是東方的心理學。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儒家是做人、治理國家的哲學;道家是養身,追求長生不老的學問;佛家是心性之學。佛教傳到中國以來,一直承擔著中國人心理輔導的角色,幫助中國人了解自己的心性,乃至明心見性,解除生死輪迴。從實現心靈的安寧,到解決生命永恆的困惑。
西方心理學雖然源於古希臘哲學,但主要還是立足於唯物科學的基礎上,在佛教看來,對於心理問題的解決也是不究竟的。在東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許多西方心理學家,紛紛把目光轉向東方的佛教。學習南傳的禪修,漢傳的禪宗,以及藏傳佛教,把佛法的智慧運用到心理學的理論建設和心理治療,這方面的成果也頻繁被翻譯到國內,在許多書店中都能看到。國內也有不少心理學的從業者開始學佛,參加禪修。
在這個充滿浮躁、混亂的時代,佛法的覺醒之光,是這個時代的希望。佛陀對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最大貢獻,是他在菩提樹下明心見性,發現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覺悟的潛質。也就是眾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這無疑是給我們人類生命帶來光明和希望。
人類因為無明,看不清自己,也不認識世界,產生對自我的錯誤設定,對世界的錯誤認識,由此發展出貪嗔痴煩惱,形成了凡夫心的迷惑系統。人類深陷在這樣的生命系統中,長久地輪迴著,看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在煩惱中掙扎,在痛苦中煎熬。
佛陀的教法,便是幫助我們開發覺悟潛質的智慧和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生命的真相,走出迷惘,走向覺醒。佛教所說的解脫,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其實跟我們關係非常密切,因為我們的內心有許多困惑、許多焦慮、許多煩惱,通過戒定慧的修行,這些都是可以究竟解除的。佛教所說的涅槃,便是代表著煩惱徹底的平息和寂靜。
佛法既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命的永恆困惑,也能給我們的現實人生以智慧的指導。學佛並非要放棄一切,也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智慧的過紅塵生活。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一直立足於對人生問題的關注,從佛法的角度,對現實人生存在的各種問題,提供思考和解決方法,先後在高校、企業界、佛教界、心理學界等,發表各種專題演講或討論交流,這些內容也都陸續整理成書,收集在這套叢書中。
我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正確認識佛法,走進佛法。讓生命的覺醒之光,在這個時代發揚光大。
濟群
2012年秋寫於阿蘭若
我覺得佛法這么好,了解的人卻這么少,實在很遺憾!這種想法不光是佛法能不能得到廣泛傳播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太需要佛法了。我一向比較講究實用,倘若佛法缺少實用的價值,我想我應該不會選擇佛教作為我的信仰,更不會獻身於佛法的弘揚。
佛法的智慧,對中國人來說有兩個重大意義:一是繼承傳統文化的意義。說到中國傳統文化,人們比較容易想到儒家、道家思想,認為佛教是外來的。其實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多年了,自漢魏以來儒釋道三家思想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力量。佛教思想也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如文學、哲學、藝術、民俗等,和中國文化水乳交融,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佛學,就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另外,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對於了解心性,了悟生命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今社會,許多人都活在浮躁、混亂中,內心總有許多困惑、許多煩惱,雖然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但活得並不幸福、並不自在。原因在哪裡呢?
這個世界由兩大因素組成的,一是物質,一是心靈。當物質極大豐富卻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時,那原因一定是出在心靈上,於是人們開始關心心理問題。這幾年,心理學逐漸受到重視,湧現出一大批心理學的從業者。本人也經常應邀參加心理學界高層論壇的對話,以及一些心理學高端培訓的講座,這些活動讓我對心理學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和心理學界結下很深的因緣。
其實,佛法就是東方的心理學。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儒家是做人、治理國家的哲學;道家是養身,追求長生不老的學問;佛家是心性之學。佛教傳到中國以來,一直承擔著中國人心理輔導的角色,幫助中國人了解自己的心性,乃至明心見性,解除生死輪迴。從實現心靈的安寧,到解決生命永恆的困惑。
西方心理學雖然源於古希臘哲學,但主要還是立足於唯物科學的基礎上,在佛教看來,對於心理問題的解決也是不究竟的。在東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許多西方心理學家,紛紛把目光轉向東方的佛教。學習南傳的禪修,漢傳的禪宗,以及藏傳佛教,把佛法的智慧運用到心理學的理論建設和心理治療,這方面的成果也頻繁被翻譯到國內,在許多書店中都能看到。國內也有不少心理學的從業者開始學佛,參加禪修。
在這個充滿浮躁、混亂的時代,佛法的覺醒之光,是這個時代的希望。佛陀對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最大貢獻,是他在菩提樹下明心見性,發現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覺悟的潛質。也就是眾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這無疑是給我們人類生命帶來光明和希望。
人類因為無明,看不清自己,也不認識世界,產生對自我的錯誤設定,對世界的錯誤認識,由此發展出貪嗔痴煩惱,形成了凡夫心的迷惑系統。人類深陷在這樣的生命系統中,長久地輪迴著,看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在煩惱中掙扎,在痛苦中煎熬。
佛陀的教法,便是幫助我們開發覺悟潛質的智慧和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認清生命的真相,走出迷惘,走向覺醒。佛教所說的解脫,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其實跟我們關係非常密切,因為我們的內心有許多困惑、許多焦慮、許多煩惱,通過戒定慧的修行,這些都是可以究竟解除的。佛教所說的涅槃,便是代表著煩惱徹底的平息和寂靜。
佛法既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命的永恆困惑,也能給我們的現實人生以智慧的指導。學佛並非要放棄一切,也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智慧的過紅塵生活。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一直立足於對人生問題的關注,從佛法的角度,對現實人生存在的各種問題,提供思考和解決方法,先後在高校、企業界、佛教界、心理學界等,發表各種專題演講或討論交流,這些內容也都陸續整理成書,收集在這套叢書中。
我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正確認識佛法,走進佛法。讓生命的覺醒之光,在這個時代發揚光大。
濟群
2012年秋寫於阿蘭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