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虎式突擊炮(突擊虎)
- 英文名稱:Sturmtiger
- 前型/級:虎1坦克
- 研製時間:1943年10月
- 服役時間:1944年8月12日
- 定型時間:1943年8月5日
- 國家:德國
簡介,研發歷史,
簡介
輔助武器是1挺7.92毫米機槍。其正面裝甲厚度達150毫米,但其他部位裝甲較薄,成為“魚腩”部位。
1943年10月至1944年9月,“突擊虎”共製成了18輛。它以返修後送的“虎”式重型坦克為底盤,戰鬥全重65噸,乘員5人。它的最大特徵是裝備一門380mm Stu M RW61 L/5.4臼炮,身管長度僅為5.4倍口徑,這種“矮腳虎”的尊容,在世界自行火炮中是十分罕見的。更絕的是,它的炮管有兩層,可以更換燒蝕重的內層炮管。這是由於迫擊炮的膛壓較低才能行得通的。彈藥基數為14發,彈種為榴彈/火箭彈,炮彈的重量達324千克,補充彈藥是要利用車體後部的吊架,也算是一絕。
1944年8月12日,“突擊虎”式自行火炮被運輸到波蘭參加鎮壓華沙起義的行動,這是它第一次在戰場上亮相。“突擊虎”能用一發火箭彈摧毀任何建築或者其它目標,有報告稱其一發火箭彈徹底擊毀了美軍3輛M4“謝爾曼”式坦克!“突擊虎”重達65噸,裝備一門380mm StuM RW61 L/5.4臼炮。“突擊虎”式自行火炮雖然威力強大,但出現時間過晚已無法影響戰爭歷程,在整個二戰中一共生產了18輛。
研發歷史
突擊虎”的設計源自1943年8月5日由希特勒本人提出的“562號設備-自行突擊臼炮606/4”,武裝一早即選定為海軍用380毫米反潛臼炮(火箭助推)。古德里安為慎重起見而建議先試製一輛樣車供可行性評定,希特勒口頭上同意但仍內定月產量為10輛。 1943年10月20日,在阿萊斯操練場公開了一輛以虎I坦克底盤重輪(內藏緩衝橡膠層)來支撐。這種臼實際上是5.4倍口徑61型380毫米火箭發射裝置,可以將350千克重的4581型高性能火箭助推榴彈(R-Sprgr.4581)打出6000米遠,發射尾焰通過導管向前方排出。在戰鬥室前部的球形槍座內亦備有1挺MG34機槍供近身防禦。截止到1945年2月共有16輛380毫米突擊臼炮配屬到戰鬥部隊,首戰即參加鎮壓1944年夏末的華沙猶太人起義,而在德國本土防禦作戰中也只發揮了有限作用。其廠方名稱為VK4501(H)阿爾凱特改裝型(武器局流水號No.G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