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將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產出創新性成果,服務生態文明”為導向,促進生態學與草學、生物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升自主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推動西部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可持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
- 成立時間:2018年4月25日
- 主管部門:蘭州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將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產出創新性成果,服務生態文明”為導向,促進生態學與草學、生物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升自主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推動西部生態安全螢幕障建設、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將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產出創新性成果,服務生態文明”為導向,促進生態學與草學、生物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升自主創...
教育部直屬蘭州大學細胞生物學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學研究室、乾旱農業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併成立生命科學學院,2018年學校成立生態學創新研究院,2022年學校以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系和生態學創新研究院為班底組建成立生態學院。
2019年10月—— 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種群、群落及生態網路研究。通過數據挖掘、理論分析、計算機模擬,結合野外調查與實驗數據,重點關註:(1)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種間互作影響下動物種群與群落、生物事...
實驗室/研究院以自然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和第四紀地質學為依託,以蘭州大學“西部環境變化”國家創新群體和“乾旱環境變化”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的研究力量為核心。現有研究人員4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兼職院士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由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馬敏敏副教授團隊與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者合作完成一 項新研究: 距今約5500年前,黃土高原西部旱作農業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出現從黍到粟的轉換。這說明,當時的史前人類已經開始從事以粟為主的旱作農業。合作交流 高...
2007年12月3-30日由教育部資助,赴德國弗萊堡大學解剖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Beate Brand–Saberi教授實驗室做為期1個月的學術訪問。2007年7月16-22日由蘭州大學西北資源環境與生態科技創新平台(Ⅰ類)985國際合作與交流專項資助赴法國巴黎...
中心凝聚了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經濟學院、哲學與社會學院等院系的科研力量,形成多學科交叉與協作的優勢,運用“機構開放、人員流動、內外聯合、競爭創新”的機制,組建了四個研究團隊:區域循環經濟研究團隊、城市循環經濟研究團隊、農村...
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大學、西藏大學、華僑大學、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等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2005年,擔任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至2016年),同年擔任教育部“985”二期“西北資源環境與生態”I類科技創新平台首席科學家(至2008年)。2007年,出任蘭州大學副校長(主管科研)(至2018年)。2008年,擔任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
(4) 2019年蘭州大學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畫項目: 祁連山中部草原生態補償政策對減畜的影響。(5) 2022屆本科生畢業論文: 大通河源土地利用覆蓋變化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回響研究。(6) 2022屆本科生畢業論文: 祁連山國家公園水源...
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需求。同時,蘭大將設立全額獎學金,優秀生源獎學金等,吸引全國優秀中學生保送或者參加自主招生進入學校。新生入校後,通過學科課程的筆試,面試等,在全校範圍內選拔優秀學生進入“萃英學院”。...
本研究所有教職員工7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4人。現有實驗室三個,蠟片標本室、儀器室、材料試劑室等,總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歷史沿革 初創時期 蘭州大學,發源於蘭州城西的“萃英門”,崛起於蘭州古城東南,一個叫做“盤旋路”...
陳嘉妮,女,博士,蘭州大學生態學創新研究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10年11月-2014年10月 萊頓大學,行為生物學,理學博士 ;2007年9月-2010年7月 蘭州大學,動物學,理學碩士;2003年9月-2007年7月 海南大學,...
2012年7月-2018年10月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2018年10月至今 蘭州大學 生態學創新研究院,青年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1.草地土壤-植物固氮菌群落構建機制 2.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對環境擾動的回響...
朴世龍,男,1976年4月出生,朝鮮族,吉林延邊人,自然地理學家,生態系統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科研骨幹、研究員,北京大學副校長...
1980年9月—1984年7月,就讀於蘭州大學生物系,獲學士學位。1984年9月—1989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學習,獲博士學位。1989年7月—2008年,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工作,歷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