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生態保護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

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生態保護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於2001年批准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生態保護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
  • 外文名: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Agro-pastoralEcoton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of China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生態保護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主要以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各類生態系統的生物和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與利用及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為主要目標,為黃河流域農牧交錯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發揮技術和人才團隊建設等方面的支撐作用。
重點實驗室主要依託寧夏和西北地區的動植物資源,在森林、荒漠和濕地等生態系統類型的結構和功能、退化與恢復重建的生態學過程及其機理、植物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生態恢復重建技術試驗示範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結合生態學重點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建有一支層次結構合理,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學風正派、開拓創新的研究團隊。目前,重點實驗室現有科研人員36人,其中碩導30餘人,包括國務院特貼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寧夏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名,國家民委領軍人才1名、國家民委青年英才2名、“西部之光”計畫人才2名、寧夏青年托舉工程人選3人。研究生碩士點有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微生物生態學、修復生態學4個招生方向。現有經濟林遺傳改良創新團隊、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旱區生態修復與保育科研創新團隊、西北特色植物逆境生理生態與分子生物學科研創新團隊、生態系統過程與恢復科研創新團隊、動物生態學科研創新團隊等科研創新團隊。
重點實驗室充分利用學校人才引進政策,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優秀生態學學者來重點實驗室工作,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術隊伍的整體素質,現已建成一支層次結構較為合理,包括高水平客座教授在內的涵蓋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恢復生態學、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生物學、森林培育學等專業方向較為齊全、年齡和學緣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
經過持續20年的建設與積澱,構建了本科教學與碩士研究生培養協同發展、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與科技服務地方相互促進的多層次立體式發展格局,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服務地方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和特色。尤其在寧夏優勢特色農林資源收集與利用、六盤山生態保護、濕地修復、石油和重金屬污染防治、賀蘭山生態保護與礦山修復、鄉土植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生態本底調查等領域在國內具有較大學術影響力。
實驗室設立的我國第一個灌木林生態監測研究站“寧夏白芨灘生態修復與灌木林碳中和野外觀測研究站”,成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典型林業生態工程效益監測評估國家創新聯盟理事機構,被授予“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路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工程白芨灘監測站”“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路灌木林碳中和全口徑監測寧夏黃河沿岸分中心”。同時,實驗室張磊博士領銜建設的北方民族大學植物標本館,收集了上千份西北乾旱區特色植物標本,為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和科普提供有力的支持。
近年來,先後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科技助推賀蘭山生態修復專題高峰論壇”“寧夏首屆博士論壇”“黃河流域中上游濕地生態治理技術全國高級研修班”“旱區生態修復技術高級研修班”等多項高質量學術會議,積極承接科技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任務,為推動寧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作出獨特貢獻。
“十三五”期間,生態學科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任務30餘項,師生獲省部級獎項3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20件,出版教材專著10部,先後有200餘篇在學術界有一定影響的成果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Engineering》《Current Microbiology》《Rhizosphere》《生態學報》《生物多樣性》《套用生態學報》《中國環境科學》《乾旱地區農業研究》、《草業學報》和《生態環境學報》等國內外高水平學術刊物發表,並有10餘篇教改論文正式發表。
實驗室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紐西蘭梅西大學、英國格林多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學術聯繫。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大學、西藏大學、華僑大學、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等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學院先後與北京、寧夏、陝西、甘肅、內蒙古、湖南、河北、山東、廣東等省區的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穩定的科技合作關係,通過形式多樣、廣泛而深層次的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顯著提高了學科的整體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十四五”時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意義十分重大。生態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立足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家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國家“雙碳戰略”人才培訓、科普宣教,繼續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區、荒漠區、水土流失區、石油煤炭能源基地生態恢復理論與技術,以及生物種質(含農林)資源保護與利用、黃河濕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等套用研究,將論文寫在大地上,讓成果惠及千萬家,全力服務國家和寧夏社會經濟發展,力做我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建設的排頭兵。

發展歷史

由原國家民委生態系統建模與套用重點實驗室更名而來,重點實驗室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於2001年批准成立,掛靠北方民族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