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書法篆刻家)

蘇白(書法篆刻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原名蘇英心,山東青島人。1926年生,1983年5月26日因病去世。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書協常務理事、西泠印社社員。1983年榮獲由上海《書法》雜誌主辦的全國首次篆刻評比十佳。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聲譽卓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白
  • 別名:英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青島人
  • 出生日期:1926年生
  • 逝世日期:1983年5月26日
  • 職業:書法家
  • 信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
  • 代表作品:蘇白印蛻》、《蘇白印稿》、《魯迅筆名印譜》
人物生平,事跡,

人物生平

蘇白(1926 ~1983),原名英心,別署陳風,自號“不三不四樓居士”,山東福山人。篆刻家。自幼喜歡書法、繪畫,12歲時學習篆刻,曾得張叔愚鄧散木、錢君稥等名家指教,技藝大進。新中國成立後,當過中學教師,工作之餘刻了上萬方作品。其作品大度,強調刀筆意味,具有淳樸剛健、古拙渾厚、氣勢磅礴的風格。出版有《蘇白印蛻》《可染樓印稿》《不三不四樓印集》《魯迅筆名》等,頗受同道讚許。錢君陶先生曾評論說:“老友蘇白先生治印甚勤,初法散木,得其神髓。旋變,乃見自家面目”。1983年3月, 在全國首屆篆刻徵稿評比中,其作品『身無媚骨』獲一等獎。生前為青島市工藝美術研究所篆刻研究室主任、工藝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西泠印社社員。1983年去世。

事跡

范洪【作家、畫家、美術評論家】
“我為黨為人民貢獻甚微,今逢盛世,又得黨的厚遇,無以為報,十分慚愧,死後遺體獻給國家,做醫學研究之用,也算是為黨和人民做最後一點貢獻吧!”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一個平凡的青島人與世長辭了,結束了他短短五十七載的生命歷程。看到這樸素無華,對祖國,對人民充滿感情的臨終遺言,沒有誰會想到這位逝者便是歷經了一生舛難的篆刻家——蘇白先生。
我初知蘇白先生的名字,是在恩師張伏山先生處知曉的。那時,同病相憐、“臭味相投”的兩位藝術家,剛剛從文革的苦難里解放出來。蘇先生為他刻了一方“伏山”印章,先生置若珍寶,非常珍愛,隨身攜帶著,晚年作畫遂只用這一方印章。我那時年少,對書法篆刻並不是很有興致,加之當時的年代無從系統的尋覓印譜印蛻,對蘇先生篆刻藝術的印象也漸漸地淡忘了。後來隨著年齡漸長,方才知曉,全國的很多大書畫家像黃胄、梁崎、崔子范、張伏山、張朋、梁天柱、范曾、劉一聞等的書畫用印都是出自蘇白之手,先生在中國的書法篆刻界饒有影響力。
蘇白,原名英心,自號“不三不四樓居士”,1926年生,山東煙臺福山人。自幼喜歡書法、繪畫,師承張叔愚、張子石、陳大羽、鄧散木等大家學習篆刻藝術。一九五六年他致函鄧散木先生拜師求教,遂與鄧先生有了長達六七年之久的魚雁往還,函授課讀。凡先生習作百餘方,鄧先生一一回信作答,並耐心批改修正,授之以漁,悟其法度,獲益匪淺。
文章貴辭淡旨深,在含蓄有餘不盡之間,篆刻藝術亦然。蘇白的篆刻高古典雅,淳樸大方,含蓄內斂,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耐人咀嚼品味。他用刀流暢,簡捷生動,鑿圓為方,方圓結合,變化多端,簡捷、自然、樸素,不粗野媚俗,不雕琢做作。行文布局篆隸結合,氣象正大,氣息醇和,虛實相生,粗細、疏密、揖讓、欹斜、偃仰、向背,錯落有致,恰如其分,巧妙而不庸俗,恣肆不羈又不浮滑飄忽。如大匠鑿山,妙手鍛金,渾然天成,機無凝滯。他治學嚴謹,遵循古璽印的法度,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寓奇於平,綿里藏針,力能扛鼎。五十歲左右,他的篆刻已然達到了揮斥八極,縱其性靈,自由馳騁的藝術境界。簡靜淡遠,意趣高邁,刀斧鑿處,真氣瀰漫,逸趣橫生。
他匠心獨運,構思巧妙,風格多變,且頗多神來之筆。有若纖纖少女,婀娜多姿,天資彰顯;有若壯士擂鼓,解衣盤礴,酣暢淋漓;有處廟堂之尊,華麗、典雅、高貴、矜持;有若謙謙君子,雍容大度,瀟灑風流;有若孩童嬉戲,天真爛漫,返璞歸真。有鐵朱文細若髮絲,如仙鶴起舞,鳳遨九天,饒有韻致,遊刃有餘,“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有白文若飛瀑流瀉,雲泉浡潏,充滿生命的律動感。
鐵朱文“茹純”,印文纖細婀娜,框線粗獷厚重,左邊露白,筆斷非斷,似連非連,質樸率真,趣味盎然,表達出一種殘缺之美。印文走筆看似細若纖毫,弱不禁風,卻如萬鈞神弩,蓄勢待發,力拔山河兮氣蓋世。纖細與粗獷,莊重與飄逸,排疊有序,奇正相生,剛柔相濟,相得益彰。方寸之間顯鬼斧神工,不豐而腴,不刻而雋,氣息醇厚,匠心斯印。
中國的篆刻藝術至明清流派紛呈,面貌各異,有徽派、浙派、虞山派、西泠八家等。蘇白從學虞山派趙古泥、鄧散木一路,得黃牧甫氣息,並受吳昌碩、齊白石印風薰陶,卻無吳昌碩“粗服亂頭”與齊白石“單刀直白”的習氣,終能破繭而出,自辟蹊徑,成為二十世紀中國印壇的大家。
王蒼先生在《蘇白印蛻》序中寫道:“友人煙臺蘇白治印師鄧散木,散木破舊印之錮以為教,蘇白從游十年未逾垣牆,今追時賢,為所欲為,兼歲以來,治印多方,以新起之鋒,肆力所業,吾將以垂暮餘年,刮目待觀勝概也。”他的篆刻具有高雅的藝術格調,淳樸恬淡的自然氣息,雅逸簡靜的書卷氣和濃濃的金石趣味。
蘇白曾被打成“右”派,並被掛牌遊街、揪打批鬥,幾經浮沉磨難,又來了“文化大革命”,凡此歷時愈二十餘年。他忍受著孤獨、落寞、白眼、寂聊,在這漫長暗無天日的歲月里,他遺世卓立,心無旁騖,孜孜矻矻專注於治印求道,將精神追求寄托在方寸之間的篆刻藝術上。在人格遭到凌辱,精神屢受摧殘,炊米難以為繼,生存環境異常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在青島觀海二路60多個平米的簡陋、昏暗、潮濕的半地下室蝸居里,蘇白創作了數量眾多用血淚凝成的藝術作品。如《蘇白印蛻》、《蘇白印稿》、《古代科學家印譜》、《可染樓印存》、《不三不四樓印集》、《肖形印譜》和《魯迅筆名印譜》等。那個年代生活緊張,物資匱乏,缺少治印原料,許多印章都是磨去再刻,刻去再磨,如此反覆不已。
蘇先生詼諧幽默,對生活充滿了期待,雖然生活艱辛,朝不保夕,始終能夠保持淡泊平常的心態,隨遇而安。他刻了一方印章,稱自己的半地下室蝸居為“不三不四樓”。也曾刻了一方“旁門左道”的印章,自鐫邊款戲諧自己的篆刻:“非篆非籀,亦古亦今,我有我法,某公曰旁門左道……刻此自認也。”一度有流言傳他不在了,他便刻了一方“尚在人間刻石頭”的印章應對,以遮闢謠言,聊以自慰。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島曾聚集了大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作家,象聞一多、王統照、吳伯簫、梁實秋、沈從文、老舍、蕭軍、蕭紅等,這些匆匆的過客都是當時中國文壇的領軍人物,在現代文學的發展歷史上,影響深遠,成績斐然。而八十年代末,青島又出現了大批全國一流的本土書畫家、篆刻家,象張朋、張伏山、張傑三、梁天柱、崔子范等,他們所取得的成績是足可以改寫中國美術史的。
有幸的是,“不三不四樓”雖說簡陋,可儼然成了島城藝術家的聚集地。孫國楓、張伏山、張朋、張傑三、梁天柱等是這裡的常客,大家時常聚集在這裡切磋藝術,議論學問,這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藝術沙龍吧!
蘇白先生助人為樂,誨人不倦,雖然身體羸弱,生活艱苦,卻時刻想著培養提攜年輕人。一九八二年到河南講學,因疾病纏身,勞累過度,以致當場病倒在講台上。有時他將自己精心蒐集的印譜印蛻無償送給學生,很多都是孤本善本。許多外地慕名而來的求學者,乾脆就住在他家裡,面聆他的教誨。對一些來信求教的外地學子,他總是每信必答,耐心釋疑,無私奉獻,循循善誘,諄諄教導之。
先生一生埋頭學問,不治生產。據他的一位女弟子介紹,蘇師母有時不在家,他不會做飯,便買來了菜譜學習,上面寫著精鹽少許,他便拿著菜譜問學生:少許是什麼?不禁令人愕然。
“未學文章,先正人品,蓋文章名世,悉由人品而推重……文章名世,重在人品,書畫亦然。[一]”篆刻之道需天資、篤學、人品、技巧,雖咫尺之天地,而作者的胸襟抱負需要磊落遠大。印格之雅俗,關乎人品之高下,方寸之間纖塵不染,誠為治印為學之本。“人品若山極崇峻,情懷同水映清輝。[二]”深厚的文學修養,高尚的人格操守,精湛的篆刻技藝,是蘇白取得成功的關健所在。先生學識淵博,人格高潔,胸懷磊落,疾惡如仇,虛懷若谷,德藝雙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的人品人格魅力對後學晚輩的影響是深遠的,影響著眾多藝術從業者的操守,這對於當今物慾橫流浮躁喧囂的書壇,有著極為重要的警示作用。他的學生劉一聞、李剛田等,也正是秉承了老師優良的道德品質,精湛的篆刻技能,而成為了當今印壇的佼佼者。
先生對篆刻理論的見解非常高,這些理論散見於寫給弟子的數百封信函中,亟待我們發掘整理。
“勁挺有力不在於筆畫粗細,而是筆法、章法,即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是不是順乎書法的筆法,是不是規律性的東西。‘奇特’不是脫離書法規律自己胡寫一氣,故意伸揚。如果真那樣胡來,就成了粗野了。所以有人學齊白石,(為什麼)老是學不好呢?往往失於粗野淺薄,就是這個道理。”
“藝術作品太直率、坦白、赤裸裸的,往往失卻韻致,使人無味可尋,更無回味……《致劉一聞書》”
“動輒以突兀驚人,孥攫以駭目,赤筋露骨為蒼老,殊不知非胸襟與識見並高,腕勢與心靈日進,羅萬有於內,抒性情毫端,通會之際,始稱人書俱老。豈日沉浸較量盈歉之間,外慕雅名,內深俗慮可語……。(《人書俱老》印款)”
“篆刻藝術與繪畫和書法相比,雖然尺寸小,可是境界卻一點也不小,方寸之間能刻出氣象萬千的作品。[三]”
錢君陶曾讚譽道:“老友蘇白先生治印甚勤,初法散木,得其神髓、旋變,乃見自家面目,其橫斜潑辣之姿,隨刃鋒所至而躍然紙上,漢人淳樸之趣,鹹從此出,誠晚近不可多覯之雋品也。”康殷題贊:“古樸雄奇,一時無雙”。
小篆刻,大人生。生命短暫,藝術永恆。蘇白在方寸間的石頭上鐫寫了他短暫偉大的一生,用生命完成了他不朽的藝術作品,為二十世紀篆刻史書寫了濃重一筆,為中國文化續寫了燦爛輝煌的篇章,是繼吳昌碩、齊白石、鄧散木後又一代開宗立派的大家。
斯人若蘭,惟吾德馨。偉哉,蘇白。美哉,蘇白。
[一]:《看山閣閒筆》,清.黃圖珌。
[二]:《蘇白朱跡》,《英心不朽--獻給恩師蘇白》劉一聞。
[三]:《走進蘇白的世界》王基德。
2013、05、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