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班固《漢書·蘇武傳》。
作者班固在傳記後稱讚蘇武“有殺身已成仁,無求生以害仁。”節選的是蘇武“杖漢節牧羊”的一小節。作者通過一些細節描寫,如“臥起操持,節旄盡落。”,來突出蘇武“威武不能屈”的操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武牧羊
- 類型:文言文
- 出自: 班固《漢書·蘇武傳》
- 注釋:武:蘇武、幽:囚禁
正文,原文,翻譯,注釋,歷史背景,分析,作者簡介,
正文
原文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其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氈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翻譯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他是神仙,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回歸漢朝。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單于斷絕了他的糧食供應,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氂牛尾毛全部脫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會紡制系在箭尾的絲繩,矯正弓和弩,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部落的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了窮困。
注釋
1.律:指衛律,原是漢朝大臣,投靠匈奴
2.武:蘇武
3.幽:囚禁
4.天雨雪:天落雪,雨,做動詞用
5.齧:咬、嚼
6.盡:都
7.羝:公羊
8.廩食:食物的供應
9.節:符節,古代用來做憑證
10.白:稟告
11.始:才
12.徙:遷徙
13.並:一起
14.絕:斷絕
15.以為:把……當作
16.去:除去
17.使:命令
句
1.律知武終不可協:衛律知道蘇武不會受降。
2.羝乳始得歸:公羊產了小羊後才準蘇武回國。
3.杖漢節牧羊:拄著代表漢朝的節去牧羊。
歷史背景
蘇武,是中國歷史上能夠堅持民族氣節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受漢武帝的派遣,出使匈奴,被單于扣留。單于派衛律等人對蘇武威脅利誘,迫使他投降,但是蘇武毫不動搖,被匈奴扣留19年,受盡苦難,忠貞不屈,回到漢朝時頭髮鬍鬚都變成白色了。
分析
出自 班固《漢書·蘇武傳》。
作者班固在傳記後稱讚蘇武“有殺身已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上文節選的是蘇武“杖漢節牧羊”的一小節。作者通過一些細節描寫,如“臥起操持,節旄盡落。”,來突出蘇武“威武不能屈”的操守。
在這篇人物傳記中,班固傾注心力,刻畫了蘇武這一不朽的愛國者的形象,通過許多生動具體的細節描寫,突出地再現了蘇武作為漢使無理被扣匈奴後,十九年之間始終不為威服,不被利誘,艱苦卓絕,視死如歸的感人事跡,熱情謳歌了其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忠心耿耿的高尚品德。全文寫得清晰明暢,有聲有色。文章不是機械地鋪敘歷史事件,而是經過高度取捨剪裁,集中筆墨寫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以及在異國十九年的種種遭遇和表現,主題鮮明,形象突出。李陵勸降和送別兩節,用對比和襯托手法刻畫、烘托蘇武,生動地再現了人物的性格和節操,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人物的形象、性格活脫脫躍然紙上。正因如此,蘇武這位大義凜然的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二千年來家喻戶曉,直至今天仍活躍在各種文學藝術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