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父親蘇協,舉蜀進士。蘇易簡出生於
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少年聰穎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捷。
太平興國五年(980),舉進士時,太宗留心儒術,責考生皆臨軒複試,易簡洋洋三千餘言,一揮而就。太宗覽畢,甚為讚賞,曰:“君臣千載遇”,擢為甲科第一,遂以文章名揚天下。時年僅二十二歲。
蘇易簡中狀元後,
通判昇州,遷左贊善大夫。八年,以
右拾遺知制誥,連續七年主持貢舉,公正無私,深得太宗信任。
雍熙三年(986),充翰林學士。
淳化二年(991),同知京朝官考課,遷中書舍人,充承旨。一次,蘇易簡用水試欹器,以“日中則昃,月滿剛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勸諫太宗持留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不久,知
審官院,改知
審刑院,掌吏部選,遷給事中,
參知政事。易簡性好嗜酒,太宗多次勸誡,並草書《誡酒》、《勸酒》二詩,令其在母親面前朗讀,但收效甚微,
至道元年(995),因嗜酒,被劾,罷為
禮部侍郎,出知鄧州,又移知
陳州。
至道二年(996年)十二月,因飲酒過度去世,贈
禮部尚書。
易簡知識淵博,善喜談笑,以文章名著於世,著有《
文房四譜》,《續翰林志》及文集二十卷傳世。工書法,存世書跡有《家摹本蘭亭》。人物資料
蘇易簡,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字太簡。生於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卒於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庚辰科狀元。
蘇易簡少年聰穎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興國五年(980),舉進士時,太宗留心儒術,責考生皆臨軒複試,易簡洋洋三千餘言,一揮而就。太宗覽畢,甚為讚賞,擢為甲科第一,時年僅二十二歲。
蘇易簡中狀元後,通判昇州,遷左贊善大夫。八年,以右拾遺知制誥,連續七年主持貢舉,公正無私,深得太宗信任。雍熙三年(986),充翰林學士。淳化二年(991),同知京朝官考課,遷中書舍人,充承旨,太宗雖沒任命蘇易簡為參知政事,待遇卻和參知政事一樣,並做詩安撫:“君臣千載遇”,易簡也表示“忠孝一生心”。一次,蘇易簡用水試欹器,以“日中則昃,月滿剛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勸諫太宗持留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不久,知審官院,改知審刑院,掌吏部選,遷給事中,參知政事。至道元年(995),以禮部侍郎出知鄧州,移
陳州後,抑鬱而終,年僅三十九歲。太宗聞之,深為惋惜,贈輓詞,上有“時向玉堂尋舊跡,八花磚上日空長”語。
北宋時期,隨著造紙業的發展、造紙術的進步、以及紙對社會生活的重要影響,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而出現了一些研究紙的專門論著。其中最早的一部是北宋蘇易簡撰寫的《文房四譜》中的《紙譜》一卷,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關於紙的專著。《紙譜》成書於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9月,分為敘事、製造、雜說、辭賦四部分,記述了紙的源流、名稱、製作、加工、用途、特點等,具有很大的史料價值。
《文房四譜》全書共五卷,筆譜二卷,其餘各一卷,附筆格、水滴器。書前有徐鉉序,末有自序。此書分別探討和記載了筆、硯、紙、墨產生的根源、製造的工藝、流傳的故事以及詩詞賦文,
年譜
後周世宗顯德五年(公元958年),出生。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庚辰科狀元,宋太宗臨軒覆試,蘇易簡凡三題,不起草,三千餘言一就而成,宋太宗大為讚賞,擢為甲科第一,曰:“君臣千載遇”。遂以文章名揚天下。初任
監丞通判、左贊善大夫、右拾遺知製造、秩祠部員外郎、翰林學士。
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以郊祀恩進秩祠部員外郎。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充翰林學士。
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1年),丁外艱。
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2年),遷中書舍人,充承旨。
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因嗜酒,被劾,罷為禮部侍郎,出知鄧州,又移知陳州。
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十二月,因飲酒過度去世。
宋史文載
蘇易簡,字太簡,梓州銅山人,自幼隨母薛氏生活於鹽泉(今四川省
三台縣清溪庵)。父協舉蜀進士,歸宋,累任州縣,以易簡居
翰林,任開封縣兵曹參軍,俄遷光祿寺丞,卒,特贈秘書丞。
易簡少聰悟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贍。
太平興國五年,年逾弱冠,舉進士。太宗方留心儒術,貢士皆臨軒覆試。易簡所試三千餘言立就,奏上,覽之稱賞,擢冠甲科。解褐將作監丞,通判昇州,遷左贊善大夫。八年,以右拾遺知制誥。雍熙初,以郊祀恩進秩祠部員外郎。二年,與
賈黃中同
知貢舉。有詔,凡親屬就舉者,籍名別試。易簡妻弟崔范,匿父喪充貢,奏名在上第;又
王千里者,
水部員外郎孚之子,協為孚門生,千里預薦。上聞,坐范及千里罪。易簡緣是罷
知制誥,以本官奉朝請。未幾,復
知制誥。三年,充
翰林學士。初,易簡充貢,宋白掌貢部,至是裁七年。易簡幼時隨父河南,
賈黃中來使,嘗教之屬辭;及是,悉為同列。易簡連知貢舉,
陳堯叟、
孫何並甲廷試。
淳化元年,丁外艱。二年,同知京朝官考課,遷中書舍人,充承旨。先是,曲宴將相,翰林學士皆預坐,
梁迥啟太祖罷之;又皇帝御丹鳳樓,翰林承旨侍從升樓西南隅,禮亦廢。至是,易簡請之,皆復舊制。易簡續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獻,帝賜詩以嘉之。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令易簡榜於廳額。易簡會韓伾、
畢士安、
李至等往觀。上聞,遣中使賜宴甚盛,至等各賦詩紀其事,宰相
李昉等亦作詩頌美之。他日,易簡直禁中,以水試欹器。上密聞之,因晚朝,問曰:“卿所玩得非欹器耶?”易簡曰:“然,江南
徐邈所作也。”命取試之。易簡奏曰:“臣聞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願陛下持盈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則天下幸甚。”
會郊祀,充禮儀使。先是,
扈蒙建議以宣祖升配。易簡引唐故事,請以宣祖、太祖同配。從之。知
審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嘗歷州縣,不得擬知州、通判。詔可。改知
審刑院,俄掌吏部選,遷
給事中、參知政事。時
趙昌言亦參知政事,與易簡不協,至忿爭上前,上皆優容之。未幾,昌言出使劍南,中路命改知
鳳翔府。易簡亦以
禮部侍郎出知鄧州,移陳州。至道二年,卒,年三十九,贈禮部尚書。
易簡外雖坦率,中有城府。由
知制誥入為學士,年未滿三十。屬文初不達體要,及掌誥命,頗自刻勵。在
翰林八年,眷遇夐絕倫等。
李沆後入,在易簡下,先參知政事,故以易簡為承旨,錫賚均焉。太宗遵舊制,且欲稔其名望而後正台輔,易簡以親老急於進用,因亟言時政闕失,遂參大政。
蜀人何光逢,易簡之執友也,嘗任縣令,坐賂削籍,流寓京師。會易簡典貢部,光逢代人充試以取貲,易簡於稠人中屏出之。光逢遂造謗書,斥言朝廷事,且譏易簡。易簡得其書以聞,逮捕光逢,獄具,坐棄市。易簡以殺光逢非其意,居常怏怏。母薛氏以殺父執切責之,易簡泣曰:“不渭及此易簡罪也。”及易簡參知政事,召薛氏入禁中,賜冠帔,命坐,問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對曰:“幼則束以禮讓,長則教以詩書。”上顧左右曰:“真孟母也。”
三子,曰宿、曰壽、曰耆,大中祥符間,皆祿之以官雲。
個人作品
宋代釋文瑩《
續湘山野錄》云:太宗酷愛琴曲十小詞,命近臣十人,各探一調,撰一詞,蘇翰林易簡,探得《越江吟》,遂賦此詞。後賀鑄詞,因蘇詞起句有〔瑤池宴〕字,更名《宴瑤池》;《
樂府雅詞》名《瑤池宴令》。
非煙非霧瑤池宴。片片。碧桃冷落誰見。黃金殿,蝦須半卷,天香散。
春雲和、孤竹清婉。入霄漢,紅顏醉態爛漫。金輿轉,霓旌影亂,簫聲遠。
人物評價
易簡性嗜酒,初入翰林,謝日飲已微醉,余日多沉湎。上嘗戒約深切,且草書《勸酒》二章以賜,令對其母讀之。自是每入直,不敢飲。及卒,上曰:“易簡果以酒死,可惜也。”易簡常居雅善筆札,尤善談笑,旁通釋典,所著《文房四譜》、《續翰林志》及《文集》二十卷,藏於秘閣。
知識延伸——文房四譜
《文房四譜》,宋代蘇易簡撰,該書共五卷,分為《筆譜》、《紙譜》、《墨譜》、《硯譜》,涉及筆、硯、紙、墨產生的根源、製造的工藝、流傳的故事以及詩詞賦文等內容。
《文房四譜》作者時為翰林學士。全書 書前有徐鉉序,末有自序。此書
《文房四譜》 書中各譜的體例大致相同,首先敘事,次講製作,三是雜說,四為辭賦。敘事重在說明定義、沿革及產地。製作則重在介紹製造技術。雜說講述典故和軼聞。辭賦匯集了有關贊詠“文房四寶”的詩詞。全書首尾相映,渾然一體。
其中,《筆譜》集中介紹了蒙恬的狐毛筆製作方法,韋仲將的兔羊毫筆製作方法。《硯譜》對硯石的色澤、硬度、韌性、滲透性、冷熱適應能力以及製作方法和外形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同時還介紹了作澄泥硯法,這是我國古代造硯藝術的萌芽,也是我國古代制陶技術的一項重大革新。《紙譜》中說,造紙原料其實遠不止破布、魚網,還介紹了用麻束造玉屑和屑骨等造紙技術。《墨譜》是第一次記載墨的生產工藝的文字。
版本:該書原有宋刊本,已佚。今存有四庫全書本、學海類編本、檀幾叢書本、十萬卷樓叢書本和叢書集成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