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區幹部好作風》是一首興國山歌。
哎呀嘞——
蘇區幹部好作風,
自帶乾糧去辦公,
日著草鞋幹革命,
夜打燈籠訪貧農。
這首名為《蘇區幹部好作風》的興國山歌從蘇區時期一直流傳。它讓人們一聽到這首歌就想起當年蘇區幹部穿草鞋、提燈籠、背乾糧、走山路、訪貧問苦的身影。它真實形象地反映了當年蘇區幹部的精神風貌,同時也真切地表達了蘇區人民民眾對蘇區幹部的崇敬和愛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區幹部好作風
- 類別:興國山歌
- 流行地區:江西南部
- 誕生地: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長岡鄉
- 整理者:鐘銀鳳
《蘇區幹部好作風》是一首興國山歌。
哎呀嘞——
蘇區幹部好作風,
自帶乾糧去辦公,
日著草鞋幹革命,
夜打燈籠訪貧農。
這首名為《蘇區幹部好作風》的興國山歌從蘇區時期一直流傳。它讓人們一聽到這首歌就想起當年蘇區幹部穿草鞋、提燈籠、背乾糧、走山路、訪貧問苦的身影。它真實形象地反映了當年蘇區幹部的精神風貌,同時也真切地表達了蘇區人民民眾對蘇區幹部的崇敬和愛戴。
《蘇區幹部好作風》是一首興國山歌。哎呀嘞——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這首名為《蘇區幹部好作風》的興國山歌從蘇區時期一直流傳。它讓人們一聽到這首歌就想起當年蘇區幹部穿草鞋、提燈籠、背...
大型原創興國山歌劇《蘇區幹部好作風》以興國縣委書記謝名仁、長岡鄉鄉蘇主席謝昌寶、少共江西省委組織部長李美群、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為原型,寫了四個不同的革命故事,全劇共分四幕。該劇綜合戲曲、山歌、舞蹈和多媒體等藝術手段,通過紀實和藝術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和“板塊聯綴“的結構方式,藝術地再現土地革命...
江西省興國縣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蘇區幹部好作風為主題的陳列館。蘇區幹部好作風,是在艱苦卓絕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領導蘇區廣大居民創建、鞏固、保衛、建設中央革命根據地中精心培育形成的。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布展...
蘇區幹部好作風 《蘇區幹部好作風》是一本圖書 內容簡介 《蘇區幹部好作風》蒐集整理了100多個反映蘇區幹部優良作風的珍聞軼事,其中既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張聞天、項英、陳雲、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艱苦奮鬥的感人故事,也有各級紅軍將士身先士卒、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興國縣蘇區幹部好作風教育培訓中心是興國縣委直屬事業單位,與中共興國縣委黨校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主要負責對外承接紅色培訓工作。辦學情況 興國縣蘇區幹部好作風教育培訓中心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文化”的原則,以革命舊居舊址和紅色資源為依託,以錘鍊黨性和堅定理想信念為目標,建設全國黨性錘鍊高地和...
蘇區幹部好作風紀念園景區集參觀學習、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於一身,由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將軍園、模範書記亭、親水棧道、遊客服務中心、中國長征5號運載火箭模型等組成,總投資約1.3億元,是全國唯一的以蘇區幹部好作風為主題的紀念性公園。主要景點 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 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
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形成原因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其中主要原因是老一輩革命家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影響,這是蘇區幹部好作風的主要源頭。紅色高幹縣 時勢造英雄。土地革命滾滾洪流的鍛鑄,造就了興國俊才迭出,湧現出了一大批“紅色高官”。他們的傳記,已收入《中共黨史人物傳》系列叢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那首膾炙人口的“蘇區幹部好作風”山歌,是對幹部優良作風的形象概括。各級幹部與人民民眾艱苦與共、患難相依,以做人民的公僕為無上光榮,以廉政清明來嚴格自律。堅持這種好的作風,蘇區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創建起蘇區的經濟、財政、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事業,人民民眾的生活獲得初步保障。
蘇區少年有擔當 民族復興勢不可擋 中國的力量 蘇區少年你和我 理想信念記心頭 中華兒女跟黨走 強國復興有你有我 念:少年強 中國強 從小立志勇擔當 爭做蘇區好少年 奮發圖強做棟樑 少年強 中國強 意氣風發似驕陽 同心共築中國夢 不負年少我自強 念:蘇區幹部好作風 駐鎮扶村去辦公 求真務實作風硬 推動民生為...
首先,從蘇區時期黨的民眾路線形成的哲學基礎、實踐動力、內在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出發,考察了黨的民眾路線的形成機制。其次,考察蘇區時期黨的民眾路線的踐行機制。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把思想建設擺在首位,初步形成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領導幹部率先垂範並形成了蘇區幹部好作風等因素共同作用促進了蘇區時期黨的民眾...
學院籌建工作進展順利,已被納入贛南蘇區振興發展規劃,列為贛州市重點工程。學院培訓主體對象是立足贛州、面向全國的黨政領導、企業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和軍隊院校幹部等;辦學目標是打造“弘揚蘇區精神和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傳承基地,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蘇區廉政文化教育的示範基地,公務員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
蘇區精神的基本內涵 大革命失敗後,進入民主革命階段最長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起義如火如荼,遍及全國12個省、約150個縣的廣大地區,建立了一個又一個革命根據地,即蘇區。至上個世紀30年代前期,影響甚大的蘇區達13個,其鼎盛時期的面積共約40餘萬平方公里、轄人口3000萬,星星之火成燎原之...
《蘇區精神》是邱小雲主編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1月。該書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與邏輯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不僅從波瀾壯闊的中國蘇維埃革命鬥爭的歷史維度,而且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維度,以及以史鑑今的現實維度,較為全面、系統地探討了蘇區精神這一課題。內容簡介 《蘇區精神》從歷史、理論、...
永遠的歌謠 《永遠的歌謠》是一部大型贛南採茶歌舞劇,以“蘇區幹部好作風”為主線,以贛南經典民歌《蘇區幹部好作風》貫穿全劇,講述了1931年夏天一個發生在中央蘇區興國縣龍潭村的故事。
他注重抓班子帶隊伍,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強調要在江西各級各部門的領導班子中大力弘揚密切黨同民眾聯繫的“蘇區幹部好作風”,使江西各級領導班子擰成一股繩,形成抓改革和建設的強大合力。他主持江西省委工作期間,是江西發展最快、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之一,開創了江西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新局面。19...
2017年9月2日,發行歌曲《親親瑞金》;9月7日,發行歌曲《蘇區幹部好作風》、《哥哥出門當紅軍》。2018年2月發行專輯《我的兄弟姐妹和爹娘》;8月發行歌曲《軍人的樣子》;12月發行單曲《橙心如意》。2019年2月2日,與阿苗千千參加旅遊衛視“2019全球華夏之星春晚”,並演唱歌曲《親愛的我愛你》;2月14日參加...
饒春蘭是興國山歌傳唱人,興國縣文廣新局退休幹部。參加過中央電視台《天南地北客家情》的演出。經歷 2010年8月27日,饒春蘭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的《天南地北客家情》演唱了興國山歌《蘇區幹部好作風》和《好花一朵滿園香》。中國民歌大會 2016年10月7日晚,央視一套播出《中國民歌大會》第...
由將軍廣場,將軍紀念館,蘇區幹部好作風紀念館等構成。將軍廣場按長征路線進行規劃,正中安放毛澤東主席巨型雕像,周圍安放陳毅元帥和興國籍56位開國將軍的雕像;將軍紀念館屋頂為紅軍八角帽造型,突出興國紅軍縣的特色,館內展覽開國將軍們的生平事跡;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分六個展廳,是全國以蘇區幹部好作風為主題的...
興國還是著名的“蘇區模範縣”:在1927年——1937年十年間的蘇維埃運動中,興國各項工作都成為全蘇區的模範,創造了許許多多的“之最”和“第一”,是影響深遠的“蘇區幹部好作風”的發源地,在1934年1月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蘇大會上,毛澤東曾親授紅匾“模範興國”,稱讚“興國的同志創造了第一等的工作...
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和教育下,他求真務實,艱苦創業,堅持面向工農大眾辦報的正確方向,創造性地發揮新聞事業黨和政府喉舌、耳目的職能,以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鬥爭精神開展批評和鬥爭,為開創蘇區新聞事業的新局面、豐富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內涵和蘇區精神的形成作出巨大貢獻。後任組織部部長,(上)杭武(平)縣委書記、汀州...
當年在中央蘇區流傳著這樣一首民歌《興國山歌》,歌詞這樣寫道: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這也說明了在艱苦的革命鬥爭環境中,廣大黨員幹部廉潔奉公,密切聯繫民眾,樹立了很好的工作作風和社會形象。1941年6月,陳嘉庚從重慶到延安訪問,毛澤東在楊家嶺窯洞裡招待了他。這頓飯...
★廖志德 五、閩西紅色廉政有哪些革命故事?(一)粒粒白米情意濃 (二)“當官的沒有一點官架子”(三)四塊光洋顯真情 (四)蘇區幹部好作風 (五)“包包飯”三餐改兩餐 (六)“有鹽同鹹,無鹽同淡”(七)“鐵石心腸”軍需長 (八)楊成武見鄉親 (九)一段殘牆的故事 附:閩西紅色廉政舊址簡明表 後記 ...
蘇區時期,興國山歌成為了有力的戰地宣傳武器,寫下了“一首山歌三個師”的輝煌篇章,一曲“蘇區幹部好作風”唱遍整個蘇區。新中國成立後,興國山歌在宣傳土地革命、歌唱新中國等方面更是名聞遐爾。1996年,文化部正式將興國命名為“山歌之鄉”。景寧山歌 景寧山歌,是景寧人民在生產、生活鬥爭中創作的口頭文學。景...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飯包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點燈籠訪貧農。”這首歌謠,傳唱於當年的中共蘇區,道出了人們心中黨的幹部節儉奉公的形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素來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相關方面的制度建設也一直在探索、推進。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十六號訓令——關於懲治貪污浪費行為》、《...
蘇區時期,興國山歌成為了有力的戰地宣傳武器,寫下了“一首山歌三個師”的輝煌篇章,一曲“蘇區幹部好作風”唱遍整個蘇區。新中國成立後,興國山歌在宣傳土地革命、歌唱新中國等方面更是名聞遐爾。1996年,文化部正式將興國命名為“山歌之鄉”。贛南客家山曲 贛南客家山曲,是隨著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並發展的,是...
《光輝的第一山》、《井岡雄魂》、《軍旗升起的地方》、《安源紅潮》、《呼嘯的群山》、《光榮的贛東北》、《紅星照征程》、《真正的銅牆鐵壁》、《創造第一等的工作》、《蘇區幹部好作風》。8、《紅色故土叢書》,1991年5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10萬字。《江西革命烈士書信選》、《江西革命烈士詩詞選》、《...
為政常識三十講》《讓歷史告訴現在:毛澤東等在江西革命鬥爭時期的領導方略》《領導智慧要略》《領導哲學要略》《領導思想方法要略》、《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諍言》《領導素養36講》《領導幹部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研究》《領導幹部一本書》《學習井岡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中央蘇區大事紀實》《招商學》《蘇區幹部好作風...
如客家山歌在動員人民民眾參軍參戰,支援蘇區革命和建設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流傳著“一首山歌三個師”的佳話。《蘇區幹部好作風》、《十送紅軍》等許多革命紅歌就是由傳統的贛南客家山歌演變而來的。文化景觀 一代代客家人在贛州這片熱土上開拓耕耘,創造了璀璨奪目的客家文化,也讓客家文化旅遊成為贛州獨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