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蘇區精神》從歷史、理論、現實相結合的視界,以蘇區革命與蘇區精神為主線,描繪了蘇維埃革命運動特別是中央蘇區革命鬥爭的豐富實踐,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蘇區軍民開展革命鬥爭和政權建設的場景,闡述了蘇區精神的孕育形成和豐富發展,並結合現實論述了蘇區精神的歷史地位和當代價值。
作品目錄
第一章 蘇區革命與蘇區精神的形成 一、蘇區的開闢與發展 二、艱苦卓絕的反“圍剿”鬥爭 三、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 四、局部執政的探索 | 第二章 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堅信中國革命必定勝利 |
第三章 “求真務實”的艱苦探索 一、“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偉大探索 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第四章 “一心為民”的執政理念 一、蘇維埃是工農民主管理的機關 二、“真心實意地為民眾謀利益” |
第五章 載入史冊的“蘇區幹部好作風” 一、建立蘇區的廉潔政府 二、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三、創造蘇區的第一等工作 | 第六章 蘇區民眾的“無私奉獻”精神 一、如火如荼擴紅參軍 二、傾其所有支援蘇區革命 |
第七章 蘇區精神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一、蘇區精神的歷史地位 二、蘇區精神的時代價值 | |
作品鑑賞
該書堅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基本原則,將蘇區精神放置在全國蘇區特別是中央蘇區革命鬥爭的歷史實踐中進行研究,深入闡述了蘇區精神產生的歷史條件、實踐基礎、科學內涵及其歷史地位。正如書中指出的“蘇區精神是在蘇區革命的實踐中形成的”“離開了蘇區鬥爭,蘇區精神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但是,蘇區革命鬥爭複雜而艱難。它既要應對敵人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又要始終與人民民眾保持密切聯繫,不斷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還要與黨內的錯誤思想進行交鋒。該書則緊扣蘇區歷史,在紛繁複雜的革命鬥爭實踐中,抓住主流,把握重點,瞄準關鍵,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客觀呈現、科學闡釋、中肯評價,既凸顯了蘇區精神,又釐清了蘇區精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其他具體形態的革命精神之間的承繼關係,條分縷析,史料豐富翔實,論證科學合理,既有較強的學術性,又有一定的通俗性,對於發揮蘇區歷史資政育人、蘇區精神鼓舞人激勵人影響人塑造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書在闡述蘇區革命與蘇區精神的形成以及蘇區精神主要內涵中,呈現出了蘇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軌跡及其內在邏輯。譬如,對於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該書從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不同意見入手,闡述了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理論的提出到全黨接受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歷史過程。實際上,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歷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其間充滿了馬克思主義正確思想與本本主義、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等錯誤思想的不斷交鋒。而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思想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的頭腦中固有的,而是來自實踐。所以,該書專辟一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深入闡述了蘇區黨開展系列調查研究,以及如何開展調查研究和通過調查研究制定正確的政策策略等。這既呈現了如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問題,又呈現出了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問題;既有方法論的意義,又有認識論的價值。
作品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鳳城:“《蘇區精神》圍繞著習近平關於蘇區精神的重要論述,從內容方面構建起‘革命信仰——革命道路——執政理念——蘇區民眾支持’的黨、政府與蘇區民眾互動關係網路,融合黨、政府、軍隊和蘇區民眾於一體,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執政初心。”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邱小雲,贛南師範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贛南師範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