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蘆溪年豐獅始於清康熙年間,據彭氏族譜記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蘆溪境內發大水,廬舍漂沒,疫痢交作。一時間鬼神傳說肆虐,人心惶惶。有彭姓在外跑江湖者,把廣東的舞獅引入蘆溪,認為獅子能帶來吉祥,使鬼神降優、合境安寧、五穀豐收。”久而久之,這舞獅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舞獅特色
表演形式
蘆溪年豐獅造型酷似真獅,獅頭原先用竹蔑扎制,現用玻璃鋼翻制,內裝操持起舞用小柄,獅眼用蛋殼或桌球做成,顧盼傳神,栩栩如生,而獅身披金黃、橙、紅色毛。蘆溪年豐獅一般是8個人,4個舞獅,1個耍繡球,3個伴奏。雌獅雄獅成對出現,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二人舞一頭獅子,由裝扮成武士的人前領,手拿綁有彩帶的獅球。蘆溪年豐獅屬北獅一派,又融文獅和武獅為一體,不僅有擦癢、舔毛、抖毛等小動作,還有跳躍、翻滾、騰轉等高難動作,其中高台陣勢最為驚險。用桌、凳搭成高台,雄獅與舞獅球者逐級跳躍而上,在高台上打滾、騰轉、站立,而後高空縱跳打滾而下。雌獅則在高台下表演打滾、站立等動作,加上耍獅現場的鑼鼓聲、觀眾喝彩聲不斷,氣氛熱鬧非凡,把獸中之王機靈威武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觀之令人盪氣迴腸,精神振奮。
舞獅動作
蘆溪年豐獅屬北獅一派,融文獅和武獅為一體,不僅有擦癢、舔毛、抖毛等小動作,還有跳躍、翻滾、騰轉等高難動作,如:
“獅子登高樓”:七張方桌疊成三層,上再置高凳,舞獅球者先上,引領雙獅攀沿而上,雙獅在高處戲耍後雄獅臥於凳上,舞獅球者立在雄獅背上,再從高處空翻而下,雙獅也是從高處翻滾而下。
“橋底尋寶”:兩張方桌排開,中間搭一長梯,梯下系紅包、綠葉(代表寶貝),桌上放置高凳,雙獅在獅球的引領下上桌、上凳、上肩,在長梯上跳躍、翻滾,再從梯上探身取寶。
“獅子過嶺”:耍獅頭者蹲在凳上,耍獅尾者蹲在桌上,後者從前者身上翻滾而下,前者再從後者身上翻過去。
“兩步剪”:雌獅在地上做著翻滾等動作,雄獅從雌獅身上撲躍而過。
“獅子旋球”雌獅耍獅頭者站在耍獅尾者的肩上,整隻獅子戰立而起,舞獅球者兩腳夾在耍獅尾者的腰上,雙臂展開,平身旋轉。
蘆溪年豐獅因為動作難度大,舞獅者都有武術功底,都是12、3歲便開始習武。蘆溪年豐獅在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如今,蘆溪年豐獅作為蘆溪縣優秀的民間藝術,以其廣泛的民眾性和普遍的娛樂性已經成為當地人民民眾歡慶節日、開業慶典的吉祥物和活躍城鄉文化生活的重要藝術形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蘆溪年豐獅作為蘆溪縣的民間藝術,以其廣泛的民眾性和普遍的娛樂性成為蘆溪縣當地人民民眾歡慶節日、開業慶典的吉祥物和活躍城鄉文化生活的重要藝術形式。
傳承人物
彭定和,男,漢族,1975年出生,江西蘆溪人,蘆溪年豐獅省級代表傳承人。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8年3月3日蘆溪縣舉辦了以“燈舞吉祥·夢想飛揚”為主題的第四屆燈彩藝術節活動。
2020年1月11日,萍鄉市舉辦了以“尋味鄉愁——走進南正街”為主題的南正街新春文化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