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華蓋雙獅舞

泰和華蓋雙獅舞

泰和華蓋雙獅舞,中國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傳統舞蹈,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泰和華蓋雙獅舞
  • 主題詞:傳統舞蹈,雙獅舞,泰和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舞蹈
  • 起源時間:1277年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簡介

鎮內的華蓋山曾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抗元戰場。景炎二年(1277)八月,文天祥率部聯合當地鄉民在此抗擊元軍。華蓋山田段村歷來有舞獅的傳統,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傳說中獅子乃天龍九子之一,善守門,故在文天祥抗元兵敗後,華蓋山村組建了舞獅隊,既是繼續傳承民間武藝,也是祈求天下太平,更是為了紀念文天祥這位民族英雄,並以此表達村民們誓死抗元、保家衛國的決心。從此以後,華蓋雙獅舞便世代傳襲了下來。
華蓋獅最初為單獅,也稱青草獅,後經一安徽逃難到本村的耍獅藝人指點,對舞獅進行了修改、完善,將單獅改為了雙獅,即華蓋雙獅。華蓋村民素有尚武習俗,時常聚集宗祠習武、排練,一直持續至今,從未間斷。

歷史淵源

“華蓋雙獅舞”起源於1277年8月。廬陵先賢、南宋狀元、民族英雄文天祥率領勤王義軍在泰和縣萬和鎮組織了一場異常慘烈的抗元戰役,史稱“華蓋山之役”。華蓋山腳的田段村青年也投入到這場戰鬥之中。田段村父老鄉親特意編創了獅舞,上山慰勞全體抗元戰士,並將這一節目保留至今,每到春節獅舞祝壽、祈福消災,並紀念華蓋山之戰。人們將這一舞蹈稱為“華蓋山雙獅舞”,集文獅、武獅之所長,表演細膩、詼諧而又不失驚險。

基本內容

華蓋雙獅舞表演共由五人組成:引獅者和一雌一雄兩頭獅子。引獅者由一武士扮演,而每頭獅子則由兩人共同扮演,一人站立揮舞獅頭,一人彎腰舞動獅身和獅尾。舞獅人上披獅被,下著與獅身相同毛色的獅褲和金爪蹄靴,造型酷似真獅。獅頭上綴紅結者為雄獅,綴綠結者為雌獅。形神畢至,惟妙惟肖。
雙獅舞表演時,村民們先燃放鞭炮,祭祀祖先,隨即一龍燈隊出動,先行打耍,而後才開始獅燈的表演。表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精彩亮相:引獅人先進行一番武術表演,亮出紮實的武術功底。隨後,兩頭獅子在引獅人手中繡球的牽引下,先後亮相,並在地面上邁步、抖動、翻滾,做出各種憨態可掬的戲耍動作。第二階段,戲耍雙獅:引獅人猛地躍上一張單桌,轉動彩球,百般逗引兩頭獅子。雙獅圍繞引獅人不住地搖頭、跳躍、撲騰。忽而引獅人在桌上逗引,忽而獅子跳搶上桌子取代引獅人,相互逗耍,相映成趣。第三階段,雙獅搶球:這一階段,最為驚險,也最為搶眼,全部動作均在高台上完成。三張桌子單疊上去,然後引獅人一個空翻躍上高台,揮舞彩球逗引雙獅,兩獅形成對峙,爭相跳上高台,雙方盡情展示對打、搶球等驚心動魄的高難度動作,可謂險象環生,精彩不斷,將整個舞獅表演推向高潮。最後,雙獅累了,偎在引獅人腳邊,作歇憩狀,一副嬌憨可愛的模樣。至此,表演結束。

基本特徵

華蓋雙獅舞系集武術、雜技、音樂、舞蹈為一體的民間傳統藝術。獅身用彩綢、彩紙、布、竹、麻等材料製作而成,表演融合了文獅與武獅的特點,既有細膩詼諧的情趣表演,又有威猛驚險的技巧表演,極富觀賞性、娛樂性。表演時,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於鼓、鈸、銅鑼、碗鑼、嗩吶等音樂聲中不斷逗引雙獅。獅子的眼睛、嘴巴、耳朵隨著音樂的節奏不時開闔,時而顯得活潑可愛,時而顯得威武勇猛。動作多以撲、跌、蹲、翻、滾、跳躍、搔癢等為主。表演要求具有紮實的武術功底,尤其是引獅人更須身手不凡。否則,很難完成空翻上下高桌、倒立等高難度動作。而扮演雙獅者,除了會武術之外,還需靈巧的身段,嫻熟的技巧,前後配合,相隨而動,協調一致,才能很好地把獅子的特性表現得活靈活現,把獅子舞得有聲有色、生龍活虎。

主要價值

(1)數百年來,隨著舞獅技藝的日臻完善,演變和形成了現今頗具民間地方特色的華蓋雙獅舞。每年的春節、元霄或有重大慶典活動,不管再忙再累,村民們都會放下手中的農活,以舞獅的方式舉行歡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2)傳承民間武藝,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

瀕危狀況

隨著隊員們年齡一天天增大,體力日漸衰退,周邊的年輕人不是忙於學習就是外出務工,願意潛心學習“華蓋雙獅舞”的日漸稀少,而且學獅舞難度非常大,危險係數比較高;舞獅隊的表演環境欠佳,沒有出獅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經費來源,隊員們逐漸失去了堅持的動力和信心。傳承700多年的舞獅技藝日漸凋零,舞獅隊外出表演難以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