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祁門儺舞)

儺舞(祁門儺舞)

儺舞(祁門儺舞),安徽省祁門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流傳於安徽省祁門縣的儺舞源於原始巫舞,是中國遠古時代在臘月舉行的一種驅鬼逐疫儀式。儺儀過程中,人們戴上面具裝扮成儺神,跳起兇猛狂熱的舞蹈驅逐邪祟。在徽州,漢代就已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稱。其後儺的內涵日益豐富,增添了祛邪扶正、祈福求安、祭祀祖先祝、禱豐收等內容,又有了表現勞動生活與民間傳說的內容。祁門儺舞動作都幹練、悠閒、灑脫,保留了古儺的原始風貌。

2008年6月7日,安徽省祁門縣申報的儺舞(祁門儺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舞(祁門儺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安徽省祁門縣
  • 非遺編號:Ⅲ-7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舞蹈技藝,道具特徵,文化特徵,音樂伴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流行於祁門的儺舞是中國遠古時臘月里驅鬼逐疫的一種祭儀,源於原始巫舞。人們戴著面具,裝扮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兇猛猙獰的儺神,跳著粗獷狂熱的舞蹈來驅邪。在遠古時期,祁門地區交通不便,生活水平低下,徽州土著山越人對各種自然現象和身邊發生的事情缺少正確的認識,認為要戰勝妖魔鬼怪,只能藉助神的威力,乞求神靈的庇護和保佑。基於人們的萬物有靈觀念,產生了一種以驅鬼逐疫迎神納吉為目的的原始祭祀活動———儺。
儺舞(祁門儺舞)
祁門儺舞
祁門儺舞歷史上一直存在,明清時期更為盛行。祁門很早就有“儺仆”制度,大戶人家養著儺戲班,每逢廟會祭祀送灶秋醮迎春,均會演出儺戲儺舞。表演時,舞者頭戴木刻面具,身穿蟒袍,手執乾戚等兵器,在節奏強烈的音樂和鼓點伴奏下表演驅鬼儀式和神話傳說故事。祁門蘆溪村的儺儀保持著古代儺祭的原始風貌,沿村行儺,邊走邊舞。每年正月初二先行請神儀式,然後開始儺舞表演,節目有“先鋒開路”“土地殺將軍”“劉海戲金蟾”等。初三至初六到本村許平安願的人家表演,各家以木盤盛米酬神,演畢,舞者將米倒入布袋帶走。全部演出節目均無唱腔對白,僅以鑼鼓伴奏。黟縣西武鄉的絳霞章墩和碧山鄉的西山下等村每年正月初三都要迎請儺神老爺,祈求辟邪消災,也是行儺的一種形式。

舞蹈特色

舞蹈技藝

祁門儺舞保留的節目有:《魁星開天地》《劉海戲金蟾》《劉海逗金獅》《將軍斗土地》。
1.魁星開天地。獨舞。表演者戴魁星面具,穿藍底鑲黃邊的圓領箭衣,大紅褲,黑色厚底靴。右手持劍。基本步伐與舞姿動作有“魁星步”“拜劍”“晃劍柄”“扶腕繞劍”“指點”“跪拜”“左擦劍”“搖劍”“單腿跳”“扛劍”“換位刺劍”“單劍轉身”。魁星沿場地的“四門”圓圈和固定路線,變換基本步伐舞姿和動作,表現出開天闢地的意境。
2.劉海戲金蟾。雙人舞,表演者戴劉海面具。穿紅底白花的對襟上衣,外套紅色鑲黑邊的坎肩,大紅褲,各種顏色布條拼接成的布單鞋。一人拿雲帚,一人拿“金蟾”。基本動作有“搭肩”“鞠拜”“對拜”“平跳步”“單手禮”“單手點”“抖腕”“點掌”“點帚”“點劍指”“點蟾”“潑蟾”“單點蟾”“洗衣”“單跳步”“舉帚跳”。按“拜四門”等固定路線,兩人同時表演。動作輕鬆活潑,充滿憨氣和稚氣。
3.將軍斗土地。雙人舞,一人扮將軍,戴將軍面具,穿藍底鑲黑邊的圓領箭衣,深紅色鑲黑邊靠裙,大紅褲,黑色厚底靴;右手持斧。一人扮土地,戴土地面具,穿有黑色“壽”字圖案的淡黃色員外袍,紅褲,黑色厚底鞋;右手拄龍頭拐杖。將軍的基本動作有“甩手”“頂立”“雙托斧”“舉斧單跳”。土地的基本動作有“老人步”“丁點步”“端仗拜”“繞袖”“拱手禮”“甩須”“甩袖”“點指”。將軍土地的組合動作有“單儺手”“正點步”“磨斧砍殺”“轉斧蓋袖”。傳說將軍是“吉星”,土地是“凶星”,它行兇作法,欲滅五穀,置萬民於水火,通過將軍斬殺土地的表演,表現逢凶化吉的願望。
4.劉海逗金獅。也稱“舞獅”“舞捆”,表演者三人,一人扮劉海,兩人舞金獅。金獅頭用紙漿經脫胎,再用油漆彩繪製成,用竹蔑紙糊成下頜,下頜和獅頭在腮部用繩連線,使獅嘴可以開合。然後用一塊長約八尺,寬四尺半的藍布作獅皮,一頭縫在獅頭上,再順獅頭腦後中間沿著獅皮的脊背縫一條朱紅色芝麻製成的獅毛。一人頂著獅頭,一人蒙皮,合作表演。劉海雙手拿一長六尺,寬一尺半的紅綢,逗引獅子戲耍,最後騎在金獅身上。舞蹈充滿歡樂祥和的氣氛,極富趣味性。顯然,祁門儺舞“舞獅”雖然表現形式上與貴池儺舞“舞獅”略有區別,但都是唐代自西域傳人的西涼伎,並被唐王朝列為宮廷樂舞的舞獅。自明朝開始貴池祁門湖北等地都把舞獅項目融入儺事之中。

道具特徵

儺舞與其他舞蹈戲曲不同,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徵:戴面具是儺舞的特徵之一,古儺面具,有后羿魁星李斯夜叉小鬼老鼠精等60多種彩繪木雕面具,採用淺浮雕與鏤刻相結合,不僅造型古樸誇張,刻劃的形象神氣也咄咄逼人。木雕的面具刀法樸實風格粗粗狂,舞者戴上後不怒自威,非常獨特。
祁門蘆溪鄉的儺舞面具過去一共有九個,遺存的“土地”“四象”五個面具均用雜木雕刻而成,不僅製作考究,而且形象生動,表情或威武雄壯,或笑容可掬,形態各異。原有的九個面具只有五個供演員表演時使用,其中四個頭上有短犄角的“四象”面具,作為祭祀儀式的供奉,表演時不使用。遺存的五個面具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文化特徵

祁門儺舞,所表演的內容有一定的情節性,表演與動作融為一體,可以看出,祁門儺舞有著逐步向戲劇發展的趨勢。祁門儺舞雖然有很多娛樂的性質,從藝術上來說,動作都具有幹練、悠閒、灑脫的特色,但由於不說不唱,以及面具限制了演員的面部表情,所以表演比較簡單,且一個動作多次重複,呆板冗長。但這也恰恰說明了祁門儺舞還很好地保留了古儺的原始風貌。

音樂伴奏

表演時,打擊樂伴奏,樂器有鼓鑼飯小鑼。常用的鑼鼓點有十一個,按每個舞的情緒和動作靈活使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祁門儺舞是傳統儺文化的形象體現,從中可體察出古代先民的宗教意識、民俗意識和審美意識,為中國不同歷史階段民風民俗和文化風貌的研究提供參考。
傳承狀況
祁門儺舞面臨著人員老化、傳承人匱乏、經費不足等各種現實問題與困難,瀕臨失傳,急需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汪宣智,男,1932年生, 2012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儺舞 (祁門儺舞)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祁門縣申報。
汪順慶,男,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祁門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祁門縣蘆溪鄉文化廣播電視站獲得“儺舞(祁門儺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儺舞(祁門儺舞)》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為祁門縣蘆溪鄉為民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87年,“祁門儺學士研討會”上進行了祁門儺舞表演。
儺舞(祁門儺舞)
祁門儺舞
2006年,中央電視台《徽州行》欄目拍攝祁門儺舞,並於CCTV-4頻道播出。
2011年8月,安徽電視台《安徽人文地理》拍攝祁門儺舞專題片。
2012年,祁門儺舞參與中美文化藝術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