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如來像

藥師如來像

所謂藥師如來,是梵文的意譯,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亦稱大醫玉佛、醫王善逝等佛,屬於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主張發願要滿足眾生一切欲望,拔除眾生一切痛苦。一般作此像都在其左右兩側各立一協侍菩薩,即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並稱東方三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師如來像
  • 類別雕像
  • 年代:約公元8世紀123
  • 原屬日本
雕刻藝術,鑑賞,保存地點,藥師如來,背景,寓意,

雕刻藝術

據一位日本文化史家的分析,在貞觀時代,那時人們對社會現實問題比以往更關心了,然而宗教思想仍然深入人心,尋求佛國的彼岸理想未完全泯滅。因而在佛像造型上出現了一種藝術的理想化與現實真實感相交叉的思考方式,而且這種思考方式表現於佛像雕刻上是隨著時代的推移,逐步從上往下轉變其重心的。即是說,在白鳳時代(奈良初期),佛像雕刻很注意上半身表現,下半身則淡淡處理,富有平面性。到了天平時期,開始注意到全身,這是奈良晚期的雕刻。進入貞觀年代,又從全身轉向佛像的下半身。這種很有趣的現象,據一位日本美術研究者說,佛像雕刻從臉相到整個形象的真實體現,正是日本封建社會的宗教觀念從精神領域向肉體領域轉變的藝術反映。
《藥師如來像》《藥師如來像》
不過,我們就這一尊《藥師如來像》的造型來鑑賞,它雖屬於平安(貞觀年間)時代的木雕品,但藝術家所關注的部位已不僅僅是下半身了。就連佛像臉部的下頜、雙手以及略微前傾的上身,都製作得較為用心。

鑑賞

這尊藥師如來像,整體結構均勻協調,形體豐滿,上下一致,頭部那高聳的肉髻與前額的天庭十分相稱。肥松的胸脯與腰際間的薄袈裟衣褶,是具有理想美的藝術特徵的。一雙手雕琢得相當飽和,既富理想主義成分,又具真實性。尤其是兩袖飄動的衣褶與胯部兩塊大衣褶,設計得對稱流暢,富有韻律感。衣紋的理想化與真實感相交的裝飾表現,給人以一種自下向上的升騰感。顯然,正如那位日本學者所指出的,這裡有著強調佛教藝術理想化與追求真實性的辨證的內在聯繫。佛像在總體上端嚴,莊重,人性與神性具現,應說是日本宗教藝術的珍品了。

保存地點

此像立於日本奈良縣興福寺東金堂內。神護寺最初屬和氣氏的氏族家廟,最澄法師自唐朝(中國)歸來後,把它闢為重要的道場之地,後又改建為神護寺,奉祀古義的真言宗(即日本密教)。這一尊《藥師如來像》約作於平安初期。寺廟在以後一再地被重修,而這尊木雕佛像卻一直保存完好。

藥師如來

所謂藥師如來,是梵文的意譯,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亦稱大醫玉佛、醫王善逝等佛。那就是說,此佛屬於醫道神類。它屬於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主張發願要滿足眾生一切欲望,拔除眾生一切痛苦。一般作此像都在其左右兩側各立一協侍菩薩,即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並稱東方三聖

背景

平安時代是日本美術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它開始於794年遷都京都,結束於1185年幕府建立。從平安時代中期的894年開始,日本政府正式廢除了遣唐使制度,斷絕了同中國政府的官方來往,文化方面也逐漸脫離了中國影響,開始形成獨立的風格。因此894年是一個分界線,之前被稱為平安前期,或為弘仁貞觀時期;之後被稱為平安後期,或藤原時期。在平安前期,雕塑作品以木雕為主,樣式比以前的奈良時代要豐富許多。
《藥師如來像》《藥師如來像》

寓意

這尊名為藥師如來的木雕像就是平安時期的佳作之一,是用一整根檜木雕成的。藥師如來的全稱為“藥師玻璃光如來”,相當於神界裡的醫生,供奉他旨在祛除眾生的一切痛苦。他和他身邊的兩尊肋侍菩薩--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並稱為“東方三聖”。這尊藥師如來像,整體結構均勻協調,體態豐滿,髮髻高聳,神態莊嚴而祥和,具有理想化的美感。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衣褶紋路已不再是模仿唐代佛雕的公式化紋路,而是力求真實,並且把衣服薄如輕紗的質地也表現得恰如其分。藥師如來的雙手是佛像中雕琢得最仔細的部分,手心的紋路清晰可見,手指自然彎曲,十分真實。
這尊木雕佛像體現了理想主義與寫實主義兼顧的思想,既表現神性,又表現一定的人性,代表了平安前期木雕藝術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