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的視野

藝術史的視野

《藝術史的視野》是2007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意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藝術史的視野
  • 作者:曹意強
  • 出版時間:2007年8月1日
  • 出版社: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 頁數:641 頁
  • ISBN:9787810835985 
  • 裝幀:平裝
  • 字 數:680000
  • 紙 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結集的48篇論文,原刊於1986年至2006年的《新美術》。
這些論文闡述了美術史與人文學科的互動關係、圖像證史的理論與方法、中外藝術史學的發展,以及歐美藝術史的現狀與趨勢。世界學術領域發展表明,藝術史自19世紀以來已成為人文學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些文從不同的視角說明,美術史的研究不僅沒有充當其他人文學科的配角,而且為整個人文學科提供了新工具,提示了新層面。瓦爾堡和潘諾夫斯基運用圖像解讀藝術深層的思想和文化涵義,其圖像學方法開啟了現代符號學研究;沃爾夫林的形式分析為文學和音樂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和描述模式;貢布里希的藝術心理學研究給現代科學帶來了新的啟示。

圖書目錄

前言
序——論圖像證史的有效性與誤區
第一部分 藝術史與人文科學
作為人文學科的藝術史
人文科學的危機和藝術史的前景
歷史及其圖像
圖像與歷史——哈斯克爾的藝術史觀念和研究方法
“圖像證史”——兩個文化史經典實例:布克哈特和丹納
藝術史與“情境分析”——波普爾的客觀理解理論在藝術史研究中的意義
藝術創作的環境
視覺文化分析模式
視覺習慣與文化——巴克森德爾的《意圖的模式》
第二部分 歐洲藝術史學
批判的藝術家
德國哲學與藝術史——從康德到施奈瑟爾
“藝術史這父”——讀G·W·F·黑格爾的《美學講演錄》
貢布里希對黑格爾主義批判的意義
作為認識活動的視覺藝術形式創造——康拉德·費德勒與近代德意志藝術史科學
里格爾的藝術史概念
沃爾夫林與新康德主義
美術史
英國藝術史的成長和它從歐洲獲得的益處
達卡維爾:18世紀歐洲的冒險家與藝術史家
藝術史、藝術批評和藝術闡釋
瓦薩里藝術理論中的三個概念
圖像志
論藝術與鑑賞
第三部分 新藝術史
新視野中的歐美藝術史學(導論)
巴克森德爾談歐美藝術史研究現狀
沒有理論的藝術史
圖像與語言的轉向——後現代主義、圖像與符號學
藝術史的獨特界面——西方女性主義藝術史觀述評
第四部分 中國美術史學
美術史研究與中國畫發展
藝術創造與慧悟價值
中國繪畫史方法論
美術研究的方法論:受控的資料闡釋庫與想像實驗室
中國美術文獻研究的學科定性及命名
中國美術文獻研究中的一些陷阱
元代繪畫研究綜述
《海外中國繪畫研究文選》導言
對日本學者搜訪著錄海外中國古代繪畫工作的介紹與評估
從傳統繪畫史到現代藝術學史的轉變
近代歷史科學對民國時期中國美術史寫作的影響
陳寅格先生與中國“藝術史學”
滕固和中國美術史的現代寫作模式
古代畫學史的超穩定結構
壬申札記
張彥遠、鄭午昌、滕固美術史研究方法比較
《夏山圖》—方聞繪畫史方法得失辨
《金石萃編》卷二十中所見中國藝術史方法論
附錄
觀念史的歷史、意義與方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