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史學理論與研究方法

中國藝術史學理論與研究方法

《中國藝術史學理論與研究方法》是由李倍雷、赫雲著,南京大學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藝術史學理論與研究方法
  • 作者:李倍雷、赫雲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年5月09日
  • 頁數:238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5-15553-6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李倍雷,現為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理論系主任、藝術學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項課題,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以及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獎等多項。 赫雲,文學博士.出版專著《喬伊斯流亡美學研究》《藝術學論文寫作與學術規範》《藝術批評原理》《比較藝術學》等,主要從事比較藝術學、藝術理論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藝術學理論的思考,探討了藝術史學理論與研究方法諸方面的問題。我們提出藝術史學不是“拼盤”的藝術史,也不是門類的“藝術史”。西方對“藝術”的理解多指造型藝術,而這裡所說的“藝術”範圍比較廣,包括中國的繪畫、書法、雕塑、音樂、舞蹈、戲曲、工藝美術、曲藝等,這也是中國的“藝術學理論”這個一級學科所研究的對象與基礎。

目錄

第一章中國藝術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引言003
一、 藝術學理論的性質特徵003
二、 複數與整合:基於藝術學理論史學的兩個關鍵字007
三、 中國藝術史學結構邏輯路徑011
四、 結 語017
第二章藝術史學與藝術學理論的學理關係
引言021
一、 藝術學理論本身是什麼022
二、 藝術學理論框架下的藝術史026
三、 藝術學理論決定了藝術史的形狀029
結語036
第三章回到藝術本質的中國藝術史學
引言039
一、 讓中國藝術史回到本質的史學039
二、 去蔽:讓佚名作品“出場”並“在場”於史學中045
三、 族群:讓邊緣與主流同時“在場”的史學049
結語051
第四章作品、文獻與史境:中國藝術史學的基礎
引言055
一、 作品、文獻與研究者056
二、 “史境”的學術意義061
三、 中國文化史境中的“作品”的史學意義065
結語069
第五章史境中的作品、作者與文獻的史學表述意義
導言073
一、 作為史學表述的“本體”:藝術作品074
二、 史境中的文獻078
三、 史境中“人”的因素084
結語088
第六章基於藝術學理論的中國藝術史學模式研究
引言093
一、 文化整體感:藝術史學觀與史學視野093
二、 中國藝術史學系統:體系與體例097
三、 匯通與整合:史學材料與方法101
四、 關於中國藝術史學的考史、論史與著史106
結語109
第七章中國藝術史學的體例與結構研究
引言113
一、 藝術史學體例的文化脈絡113
二、 中國藝術史學結構與藝術史料118
三、 藝術作品與創作主體124
結語127
第八章中國藝術史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
引言131
一、 中國藝術史的文化脈絡基礎132
二、 儒家主體、道家本體的藝術形態136
三、 “五常”觀念與中國藝術史學139
結語143
第九章史境求證:中國藝術史不可忽視的考證性工作
引言147
一、 史境:中國藝術史學根本基礎148
二、 地上與地下:文獻與原物159
三、 考而後信:中國藝術史基本原則164
結語 170
第十章中國藝術史體例與史料關係研究
引言175
一、 藝術史學體例與史料孰先孰後176
二、 主體史料與史料的完備179
三、 史料與體例互為相塑構成藝術史學182
結語187
第十一章中國民間藝術在史學中的價值與意義
引言191
一、 中國民間藝術:藝術結構層與意義191
二、 中國民間藝術史料:懸置性語境研究196
三、 民間藝術與中國文化199
結語204
第十二章中國藝術史學與中國意境學
引言209
一、 從中國藝術史看最高追求究竟是什麼210
二、 意境是中國藝術的最高境界:以中國山水畫為例216
三、 審美應該在意境的層次下展開219
結語221
第十三章主題學介入藝術史學研究的意義
引言225
一、 母題決定了主題學的敘事225
二、 藝術史學的主題學視域229
三、 主題學介入藝術史學的意義234
結語237
後記23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