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隨著藜麥產業的迅猛發展,藜麥病蟲害問題凸顯。在內蒙古藜麥主要栽培區,常年發生的害蟲有:甜菜象甲、甜菜大龜甲、甜菜夜蛾、草地螟等,嚴重的影響了藜麥正常生長發育以及產業的發展。2017年,山西、河南、內蒙古等地的多個藜麥種植企業及農戶由於害蟲發生而導致嚴重減產甚至是絕收,這給藜麥生產敲響了警鐘,藜麥田害蟲防治技術研究勢在必行。絕大多數企業和農戶不採取任何防蟲措施,發生危害十分嚴重時,採用被動的化學藥劑應急。但藜麥作為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食品,單純使用化學藥劑勢必降低藜麥的品質,造成農藥殘留。所以,尋找藜麥田專用的高效、安全、低殘留且選擇性強的殺蟲劑,並結合農業栽培措施進行害蟲綠色防控是藜麥生產的迫切要求。
編制進程
根據原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檔案精神,即內質監標函〔2018〕154號檔案通知,內蒙古農業大學提出《藜麥田害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經批准立項。地方標準《藜麥田害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DB15/T 2446-2021)由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提出,由內蒙古自治區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課題組依託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和內蒙古農業大學病蟲害防控團隊,從2012年至今一直潛心研究藜麥害蟲為害,由於藜麥害蟲是國內藜麥生產中的一類新蟲害,因此對藜麥害蟲進行了基礎研究。同時提出一整套用於防控藜麥害蟲的綠色防控方案並進行示範推廣。基於此針對藜麥害蟲開展了一系列的室內研究和田間試驗,重點針對藜麥害蟲的發生規律、單項防控技術進行了研究,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項目組通過聯合相關盟市科研院、所以及市、縣(旗)推广部門的科研技術人員,在藜麥主產區邊示範、邊推廣,不斷完善綠色防控技術,並根據各地藜麥產區生產栽培實際情況,將單項防治技術進行整合集成,提出適於各藜麥主栽區的藜麥害蟲綠色防控方案,使得該項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其中2017年在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推廣藜麥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累計推廣2萬多畝,藜麥害蟲平均防治效果達到85%-90%之間,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標準起草以研究結果為依據,標準起草組嚴格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的編寫格式、結構和表述規則撰寫標準初稿,並徵求了我區相關研究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並經起草小組多次討論、修改,最終形成了地方標準徵求意見稿。
2021年11月15日,地方標準《藜麥田害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DB15/T 2446-2021)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12月15日,地方標準《藜麥田害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DB15/T 2446-2021)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益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鄂爾多斯市萬通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孟煥文、郭占斌、周洪友、王東、任貴興、秦培友、趙遠征、劉萬友、伊衛東、謝志剛、孫瑞峰、米麗。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術語和定義 | |
---|
4 預測預報 | |
---|
5 農業綜合治理措施 | |
---|
6 物理防治 | |
---|
7 生物防治 | |
---|
8 科學用藥 | |
---|
附錄A(資料性)藜麥田主要害蟲類群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藜麥田害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DB15/T 2446-2021)規定了藜麥田害蟲綠色防控的預測預報、農業綜合治理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內蒙古自治區藜麥主要種植區蟲害的綠色防控。
引用檔案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藜麥田害蟲綠色防控技術規程》(DB15/T 2446-2021)的發布實施,能為藜麥生產提出一套安全、高效、增產的綜合防蟲技術,保證內蒙古地區藜麥產業順利、穩步發展,為地方經濟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