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品質特性,品種分類,色澤圖案,工藝特色,甄別選擇,產地環境,資源優勢,技術優勢,文化優勢,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地圖信息,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藏毯以青藏高原“藏北羊毛”為原料,手工紡紗、植物染色,採用獨特的打結方法手工編織而成。毯面形成自然橫向條紋,看上去重重疊疊,層次分明;毯背疙瘩有致,體現了粗獷、古樸、自然之美。其圖案優美、色彩協調、手感豐富,富有彈性,質地精良,舒適耐用,集堂皇典雅於一身,薈裝飾實用於一體,與當今波斯毯、東方毯並稱為世界三大名毯。
藏毯主要分為寺院用毯和民用毯兩大類。寺院用毯包括:禪毯、幡毯、柱毯、法舞毯和門帘毯等。這些藏毯既具有實用性又有傳達佛教信息的功能,圖案和配色都極為講究,有龍紋、佛、八吉祥、金剛杵等。各個寺院的殿堂里,處處可以見到古老的藏毯:鋪在大殿里的一條條長達數十米的拜毯、包在高大柱子上的“龍抱柱”毯等。在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整個大廳都被彩色的絲綢和地毯裝飾著,一片富麗堂皇。
民用毯則以實用性為主,居室內的坐墊、地毯,遊牧民常用的鞍毯等,都是高原生活的必需品。走進店鋪,走進藏民家中,隨處可見到式樣各異的生活用藏毯。從古至今,西藏人不論貧富,家家都要有地毯。
品種分類
藏毯分為三種:一是用氂牛絨毛線和羊毛線合織而成的,圖案較鮮艷複雜,質地輕柔;二是用綿羊細毛線編織而成的,式樣較簡單素淡,但也有用彩線編織成花樣較多的薄毯;三是“卡墊”,即墊子。用帆布或牛皮裝著獐子毛、青稞稈或乾草等,質地結實。一般說,面積大於18平方米的,稱為地毯;小於18平方米的稱為卡墊。
色澤圖案
江孜地毯的特點是顏色鮮明,不褪色。藏毯的染色仍然沿襲傳統工藝,使用植物和礦物染料。在江孜,常用黃柏、大黃染黃色。大黃葉可染淺黃,根可染深黃。用大黃葉罩染藍色毛紗即可得到綠色。用“宰”的染料染紫紅色,用茜草根染朱紅色。礦物染料也有多種,有硃砂、珊瑚石等各種帶色石,還有紅土、黃土、青灰等等。還有一種叫做“挺”的藍色礦石,經過粉碎研磨後放入染色缸中浸泡,攪拌均勻後,放入毛紗和適量的“魯究”,再加溫,浸染一天以上,可得藍色。浸染時間越長,得到的藍色越深。
用礦物和植物燃料染出的毛紗顏色柔和自然,用這種彩紗織做的地毯,色彩搭配協調而且不易褪色。在長期的使用中,經日曬、水洗、踩、磨,毛紗雖日漸稀少,其顏色仍然鮮艷純正——這就是天然染料的魅力所在。
過去在西藏,對顏色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寺院和貴族使用黃色、杏黃、杏紅和大紅色,而平民則多用藍色、黑色和駝色。藏傳佛教的派別也以顏色劃分:黃色象徵格魯派,紅色象徵寧瑪派,白色象徵噶舉派,紅白黑三色象徵薩迦派。
藏毯圖案多用色彩鮮艷的花卉紋,其中也融入了佛教紋飾和中原絲綢的紋樣。貴族多使用虎皮紋、獅紋、龍鳳紋和花卉紋,而平民百姓多用花草紋。江孜貴族曲傑尼瑪把中原絲織物的花紋改造放大後,移植到地毯上,圖案大方,色彩艷麗,稱為“嘎雪巴式”,深受當地藏民的喜愛。藏毯的配色如圖案一樣粗獷,大氣而鮮艷。
工藝特色
藏毯的織做工藝與其他地毯不同,用以製造西藏古毯的織機,是一種斜靠在牆上的立式機器,以便於家庭作坊的使用。毛栽絨的“8”字扣,即是藉助於穿扣桿來拴結完成的。織做藏毯時,左手持穿扣桿,右手結扣。右手食指按順序從經線的間隙中鉤出彩紗,直接套在穿扣桿上。依次反覆,直到繞完一桿之長的絨扣後,用鴨嘴木榔頭將繞有絨扣的穿扣桿砸緊,再分別從兩端過緯,然後用“打”將緯砸實。之後,再用刀片劃開穿扣桿上的彩紗扣,拿去穿扣桿,剪齊絨頭,一道栽絨便織做完成。栽絨的高度,取決於穿扣桿的粗細程度,這套動作反覆操作,一塊藏毯便織做完成了。這就是西藏人獨創的“拉桿結扣法”。
甄別選擇
燃燒法
從地毯上抽取幾根絨線,點燃,觀察其燃燒速度、產生的氣味和灰燼的形狀,即能分辨出是哪一種纖維。羊毛纖維燃燒時沒火焰,會冒煙而起泡,有羊毛味,燃燒後形成有光澤、易碎的黑色固體。錦綸纖維燃燒時沒火焰,纖維迅速捲縮,熔融成膠狀物,冷卻後成為堅韌的褐色硬球。滌綸纖維燃燒火焰呈黃白色,很亮,無煙,灰燼成黑色硬塊。腈綸纖維燃燒比較慢,有辛酸氣味,灰燼成脆性小黑硬球。而維綸纖維燃燒開始時,纖維端會有一點火焰,待纖維熔融為膠狀物,有濃黑煙,生成黑色固體。丙綸燃燒時火焰呈黃色,幾乎無灰燼。
密度彈性
檢查一般藏毯的密度和彈性,主要有兩種方法,可用拇指按在藏毯上,如果抬起手指後藏毯能夠迅速恢復原狀,表明織絨密度和彈性都較好,或是把藏毯彎折,越難看見底墊的地毯,表示毛絨織得越密,也就越耐用。
外觀質量
消費者在挑選藏毯時,要查看毯形橫平豎直,四邊平直無從,無荷葉邊;毯面平順一致,平整、無明顯溝崗、長毛、半截頭、窩頭和躺頭;毯背後背平整,無明顯溝崗、凸經,無明顯的絞口、稀密不均、跳緯、穿修痕、污跡。避免地毯在鋪設使用中出現起鼓、不平等現象,而失去舒適、美觀的效果。
顏色差異
在選購藏毯時,可索取樣品在所要鋪砌的空間進行參考。因為在不同的光線下,所看到的地毯顏色會略有差異,最好能在實際鋪用空間的光源下觀察效果。而整塊鋪設後,顏色往往會較樣品略淺,選擇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一因素。
品牌保證
無論選購任何種類的藏毯,都應選擇有良好質量及信譽保證的廠家生產的產品。而且這樣的廠家除了產品質量過硬之外,還會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售後服務保障,這也是消費者所關心的,不容忽視的因素。
產地環境
資源優勢
西藏高原羊毛,毛質堅硬,纖維長,彈性強,光澤好,是織地毯的上好原料。
西藏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一毛兩絨”資源豐富。西藏有草場12.4億畝,占全國草場的四分之一;可利用草場8.25億畝,占全區草場面積的66.3%。西藏的草場不僅面積大,而且分布廣。在一定程度上,草場資源的分布狀況決定了西藏畜牧業的格局。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結構,西藏可以分為四個畜牧業區,即藏北草地畜牧業、藏南農區畜牧業、藏東藏南半農半牧區畜牧業、藏東南林區畜牧業。
西藏的牲畜品種主要有氂牛、綿羊、山羊。2011年,西藏有牛(包括氂牛、黃牛、犏牛)645萬頭;羊1459萬頭,其中綿羊900萬頭,擁有豐富的綿羊毛、氂牛絨、山羊絨資源,這是藏毯產業發展的基礎。以藏毯的主要原料——綿羊毛來說,產自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天然牧場的藏系綿羊,其羊毛品質好,富有光澤,纖維均勻粗長,彈性、拉力大,是公認的最佳織毯原料,主要產自藏北草地畜牧區,這兩個地區也是山羊絨和氂牛絨的主產區。
此外,染料資源在西藏也很豐富。藏毯主要採用本土產的天然植物染料和礦物染料,其特點是色澤鮮明、經久不退。
技術優勢
傳統的手工紡織業在西藏較為發達,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在西藏,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手工編織藝人,從捻線到編織的每一道程式都是自己完成的。不管男女都是紡織毛線的能手,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捻線。編織工作通常在農閒季節進行,如卡墊、毛毯、藏被等都是自己生產的。
由於歷史傳統的差異,西藏形成了不同的手工紡織業特色區。例如,在日喀則的江孜地區以生產卡墊而著稱,而在山南的傑德秀以編織“邦典”而著名,扎囊有著生產氆氌的工藝傳承,西藏首府拉薩則是近現代歷史上生產、銷售藏毯的主要地區。藏毯是西藏手工紡織品中的精品,其生產工藝獨特且複雜。西藏優秀的手工業文化傳統是藏毯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這一優勢是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比擬、複製、仿效的。
文化優勢
西藏擁有優越的文化資源優勢。西藏是藏族文化的發源地,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底蘊深厚。在歷史上,藏族文化以包容、開放的姿態,在不斷吸收其他文化的優秀養分的同時,始終保持了自己獨特的魅力。藏毯除了它的使用價值以外,還有欣賞價值、收藏價值。究其實質,後者強調的就是藏毯的藝術性。藏毯藝術源於藏族文化,這也是被稱為藏毯的原因所在。換句話說,如果藏毯失去了藏族文化的形式和內涵,它也就失去了藏毯的本色,失去了藏毯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優勢。
歷史淵源
新石器時代早期,青藏高原的原始居民就創造了豐富燦爛的編織文化。考古發現,西藏那曲地區的文化不僅同西藏山南阿里等地區發現的一些原始文化有著密切關聯,而且還與青海地區和中原地區的原始文化有著密切淵源。
據史書記載,3500年前,甘、青、藏地區有許多羌人部落活動,他們以遊牧和手工業為主,已經掌握了熟練的毛紡織技術。他們編織的毛布,薄者作衣蔽體,厚者作席、作被以禦寒。這些羌民的一部分就是藏民的祖先。1960年,中國青海考古隊在柴達木盆地海拔2870米的諾木洪地區塔里哈里遺址,發掘出大量的毛織物,其中有一塊編織地毯殘片。儘管歷經3000年,織物上的黃、褐、紅、藍等顏色依然清晰,仍可見其本來面貌。
諾木洪出土的地毯殘片不僅是內地的,也是西藏地毯最早的實物標本。這一發現,把西藏地毯的起源年代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
文成公主帶領大隊人馬、儀仗、工匠、絲綢和日用品、種子等物,一路風塵進入藏區,與松贊乾布成婚。松贊乾布修建了大昭寺供奉文成公主從大唐帶來的釋加牟尼金像。後又修建小昭寺,引大量善男信女前來朝拜,此地日益繁榮,開始出現“拉薩”(藏語為“聖地”)這一名稱。
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畜牧業發展較早,牲畜種類較多,主要有氂牛、犏牛、馬、羊、驢、騾、駝等。畜牧業生產的長足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毛紡織技術和編織工藝的普及和提高,吐蕃時期,大量毛織物和絲織物已廣泛使用於人民生活、對外交往、商品交換和軍事裝備的方方面面。文成公主的《琵琶歌》即有:“扶桑織絲鄉,編竹為縫兮,灰岩為陶兮”的描述。唐蕃聯姻使得藏地毛紡織品種類增多,已出現了色彩絢麗的多種毛、棉織品,如毛毯、藏被、棉袍金帳等。尤以牛羊毛所織的黑色和白色為主的毛氈、毛織品,質地優良、工藝精美,多用於製作服飾中縫製衣袍、藏被、睡墊、鞋帽,或是用於牛馬馱具、墊具、盛具、包袋。此時期,日喀則浪卡子一帶已成為盛產藏被的原產地,此地所產藏被質地平整柔軟、厚重美觀,並有多種規格和花色品種,紋樣、造型的審美追求更加突出,形式種類多樣。
元初的薩迦時期,藏區的編織工藝已有了相當高的聲譽。據藏文文獻《年曲瓊》(年楚河流域宗教源流)記載:元初,薩迦法王八思巴擔任大元國師、帝師,結束了西藏封建割據的混亂局面、西藏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當時,最著名的卡墊之鄉江孜,家家有織機,處處聞織聲,商鋪昌盛,卡墊業興旺。薩達法王八思巴去京都朝見忽必烈皇帝,所贈貢品中即有江孜卡墊,江孜卡墊在京都頗受歡迎。
15世紀後,社會安寧,人民生活、生產相對穩定。藏族民間紡織業也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興盛發展階段,所生產的卡墊、邦典、氆氌、藏被等牛羊毛編織物非常豐富。傳說,在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執政期間,在拉薩召開過—次“全藏區手工業展評會”。當時被評為藏地優質產品的就有江孜的卡墊,貢嘎姐德秀的圍裙,郎傑秀的氆氌,墨竹工卡塔巴的陶器,拉薩的縫紉製品,昌都的唐卡,衛藏地區的金銀銅鐵器皿等。
17世紀中期,藏毯的生產已經進入了完全成熟的階段。當時江孜縣有半數以上的人從事地毯生產,西藏最好的地毯藝人大都出自江孜。
現代的江孜,地毯加工廠和家庭地毯作坊隨處可見。在這裡,織毯的各個環節仍延續手工操作。
生產情況
2009年,西藏共有藏毯生產企業10家,加上已經申報但尚未投產的3家,總計13家企業。從單個企業的規模來看,最大規模的企業的年產值是700多萬元,最小規模的企業年產值僅40多萬元,生產規模普遍較小。整個藏毯行業從業人員達到近2000人。
2011年,西藏從事紡織的企業共有11家,工業總產值為1.4億萬元,藏毯產量為2.28萬平方米。
產品榮譽
2011年08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藏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藏毯(西藏產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
西藏自治區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
以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土種綿羊所產的西藏羊毛為主要原料。
(二)工藝過程
原料→毛紗生產→織毯→後整理→成品。
(三)工藝要求
1.毛紗生產:
(1)洗毛:原毛→選毛→開松→洗毛→洗淨毛。
(2)和毛:和毛後回潮率應達到28%至30%,油水均勻。
(3)梳毛、紡紗:
手紡紗:捻線,粗細均勻,紗支規定每10厘米單位紗線捻度應達到17至19捻。
(4)染色:染出的色紗應色澤一致,無色花,色差不低於3.5級。
2.織毯:
(1)打結方法:經線相絞的穿桿結扣法,即在一個栽絨結里具備一扣兩結穿桿的雙栽絨結。
(2)上經:上經要求經頭排列均勻,總經頭數量根據生產工藝要求確定,經線不壓不疊,鬆緊一致;織做時道數應排列均勻,緯板應平行一致,不應出現露經、露緯。
(3)編織:栽絨道數橫列在30.48厘米(1feet)內達到生產工藝要求,栽絨道數在100道以內的應有絞過緯線。嚴格掌握厚度,上下絨頭應長短一致,毯背不應出現空環凸泡,無凸經、跳緯,無明顯穿修痕和污跡;撩邊鬆緊粗細均勻,不露邊經、不呲邊、無荷葉邊;花形紋樣應符合圖案設計要求,無偏差、不走型;倒頭合理,無花刺、無錯位、無錯花;半成品清潔,無油污、髒污、色污。
4.後整理:
(1)平毯:符合成品要求,厚薄適宜,毯面無溝崗、刀印、刀痕、刀花,毯面平整清潔,無啃活、撕活。
(2)剪花:剪口的深度、寬度與道數的多少和顏色的深淺相符,剪口齊光、清晰、均勻、流暢,完美體現圖案設計的風格。
(3)洗毯:毯面平順光潔,無荷葉邊,毛頭鬆散豐滿,手感爽滑,毛尖朝順毛方向倒伏;無浮毛、戧毛、水印、摺痕;無串色、滲色、印色;毯面光澤足,底穗和底子潔淨、平整。
(4)後整理:毯形橫平豎直、無垂底子、凹心,四角無白緯、長毛,無縫底子的針線打結痕跡。毯面不允許有長毛、白緯線,毯背無髒污、油污。
(四)質量特色
1.外觀品質特色:圖案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藏民族特色風格。
2.技術指標:栽絨道數、經頭密度允差±5.0%,絨頭長度允差±10%,毯型尺寸允差±2%,絨頭紗纖維含量允差±4%,耐燃性(損毀長度)≤75毫米,耐光色牢度≥3至4級,耐乾摩擦色牢度≥3至4級,耐濕摩擦染色牢度≥3級。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藏毯(西藏產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藏毯(西藏產區)的法定檢測機構由西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地圖信息
地址: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金珠西路104號西南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