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刺榛

藏刺榛

藏刺榛,又名山板栗(開縣)、野板栗(忠縣、梁平)、榛子(通稱)。落葉小喬木,高5-12米。小枝褐色,疏被長柔毛或無毛。葉寬卵形至寬倒卵形。

種子可作乾果食用,又可榨油,供制肥皂、蠟燭及化妝品,還可食用。查殼、樹皮可提制栲膠。

產於中國甘肅、陝西、四川東部及北部、湖北西部。生於海拔1500-3000米的林中。錫金、尼泊爾也有。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繁殖,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經濟,藥用,環境,

形態特徵

喬木或小喬木,高5-12米。
藏刺榛
樹皮灰黑色或灰色;枝條灰褐色或暗灰色,無毛;小枝褐色,疏被長柔毛,基部密生黃色長柔毛,有時具或疏或密的刺狀腺體。
葉厚紙質,葉為寬橢圓形或寬倒卵形,很少矩圓形,長5-15厘米,寬3-9厘米,頂端尾狀,基部近心形或近圓形,有時兩側稍不對稱,邊緣具刺毛狀重鋸齒,上面僅幼時疏被長柔毛,後變無毛,下面沿脈密被淡黃色長柔毛,脈腋間有時具簇生的髯毛,側脈8-14對;葉柄較細瘦,長1-3.5厘米,密被長柔毛或疏被毛至幾無毛。
雄花序1-5枚排成總狀;苞鱗背面密被長柔毛;花葯紫紅色。
果3-6枚簇生,極少單生;果苞鐘狀,成熟時褐色,果苞背面具或疏或密刺狀腺體,針刺狀裂片疏被毛至幾無毛;上部具分叉而銳利的針刺狀裂片。堅果扁球形,上部裸露,頂端密被短柔毛,長1-1.5厘米。

生長習性

藏刺榛為喜光植物,光照不足對生長和結實不利,一般要求年日照時數2100小時。喜濕潤氣候和肥沃、濕潤的沙壤土,特別是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更適宜藏刺榛生長。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良好是豐產不可少的條件。黏重、積水的土壤不宜栽植藏刺榛。
藏刺榛對地勢的要求不十分嚴格,生於海拔1500-3000米的林中。陡坡較低有利於藏刺榛生長和結實。中國北方地區以海拔750米以下栽培為宜。南方地區海拔1000米以下可以栽培。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甘肅、陝西、四川東部及北部、湖北西部。錫金、尼泊爾也有。

栽培技術

繁殖

藏刺榛的繁殖方法有播種、分株、根櫱育苗、壓條育苗和嫁接育苗。一般主要採用分株和根櫱2種方法。
播種
在利用播種進行繁殖時,藏刺榛種子需一定時間的低溫處理才能發芽。在0-5℃條件下沙藏60-90天,當有25%的種子發芽時,即可播種。
分株繁殖
一般是當根狀行走莖萌發的幼苗長到50厘米左右時,將連線母株的根狀莖切斷,促其形成新的根系,成為獨立的植株。分株苗應保留根段20厘米長,並有一定數量的鬚根,才能保證植株的成活。
根櫱繁殖
挖掘現有植株周圍的根櫱,取得苗木。將預備繁殖的母株於春季前截乾,並加強肥水管理,適時、適當疏剪,秋季挖苗,要及時假植。
壓條育苗
利用根際附近萌發的根櫱,當萌櫱長到50厘米以上時,將枝條彎倒,在其中部壓上濕潤土,待壓土的部分髮根後,再與母株切斷,便形成獨立的新植株。

管理

進行管理時,要進行人工授粉,防止早期落花。在中期要加強水肥管理。在後期則應加強病蟲害防治。施肥時期,秋季施用土糞等有機肥,夏季可施用速效化肥或壓綠肥。可在株叢周圍開環狀溝或沿等高線帶狀施入。土壤要保持濕潤,乾旱時要及時灌水,夏季及時排水,園地不能有積水。

病蟲防治

藏刺榛主要蟲害有實象蟲和卷葉蟲。另外,成熟的堅果易遭鼠害。
實象蟲主要危害藏刺榛 果實,可使堅果受害率達50%。防治方法:在開花前和開花後,可噴曬40%氧化樂果1500倍;摘除枯萎的葉,集中燒毀。
卷葉蟲主要是幼蟲危害混合芽和嫩梢。防治方法:在幼蟲危害初期,噴曬2000倍液敵殺死或滅掃利,也可噴70%辛酸磷1000倍液,效果較好,同時也能殺滅成蟲。
防鼠害則可在堅果成熟前,用鼠藥消滅。

主要價值

經濟

藏刺榛果仁含油量為62.9%(雲南彝良)。脂肪酸主要組成:棕櫚酸3.4%、硬脂酸1.7%、油酸80.2%、亞油酸14.7%。藏刺榛所榨的油屬於幹性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為優質食油。種子也可作乾果食用,供制肥皂、蠟燭及化妝品,還可食用。藏刺榛果殼是製造活性炭的好原料。樹皮和果苞中含單寧8.5%-14.5%,可提制烤漆。藏刺榛葉含粗蛋白15.9%,可養柞蠶和豬飼料。

藥用

藏刺榛種子營養豐富,除可食用,也可入藥,具有調中、開胃、明目的功用。主治皮膚瘙癢、腸炎腹瀉。日用2-3錢,內服。

環境

藏刺榛樹種根系發達,可營造水土保持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