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是一部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書籍,作者是沈衛榮。內容簡介藏傳佛教自西夏時代就已經開始向西域和中原傳播,並在元、明兩代成為中國佛教傳統中一個十分醒目和有影響力的傳統。以往由於缺乏文獻資...
西域佛教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頗為重要,地處東西方交通樞紐的西域不僅在早期佛教傳播過程中起過特殊的作用,而且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汲取諸種民族文化影響,形成極富特色的西域佛教藝術,從石窟的開鑿、寺廟的建立,到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等,在許多方面都對中國漢地佛教、藏傳佛教產生巨大影響。但作為宗教信仰的佛教...
藏傳佛教前弘期,中國藏傳佛教發展的前一階段。主要時期 始於公元7世紀中葉松贊乾布時,止於公元9世紀墀祖德贊末年,約二百餘。分三個主要時期:(1)松贊乾布(629—650在位)時為初興時期。松贊乾布迎娶尼泊爾墀尊、唐文成二公主,並為她們帶去的佛像分建大昭寺、小昭寺。其時譯出少量經典,但未建立僧伽。(2)...
本書具體介紹了西藏的地理、人文歷史狀況,並對各時期佛教在西域的傳播作了敘述,配以精美圖片。語言準確而生動。內容簡介 按照地域流布,佛教有三大系統,即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佛教傳入藏地後,形成了具有濃厚藏族文化特色,包含顯、密二教的藏傳佛教,對藏地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河西走廊少數民族人口中,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數是最多的。經濟 背景 河西走廊生態地位突出,區位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既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螢幕障,也是中國交通、能源、電信、物流戰略大通道和“一帶一路”建設重要路段,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礎 2020年末,...
歷來均以永平年間(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經》為佛法傳入中國之始。此說是否為歷史事實,近代頗有爭議。因當時西域發生戰亂,交通斷絕,至永平十六年才開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曆紀元前後,佛教開始傳入漢族地區。傳播的地區以長安、洛陽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當時普遍認為佛教是一種神仙...
文本對勘與歷史建構:藏傳佛教於西域和中原傳播歷史研究導論 沈衛榮(75)RevitalizingSinoTibetanBuddhistStudies:SomeOldandNew Thoughts WeirongShen(134)1705年西藏事變的真相 烏雲畢力格(161)16世紀蒙古“渾臣”考 烏雲畢力格(180)1655年以前的喀爾喀扎薩克問題 烏雲畢力格(194)Archaeologicalandpalaeopathological...
三、吐蕃統治西域各民族的政策 四、吐蕃與西域諸族的關係 第三節 吐蕃統治西域時期的佛教(755—866年)一、8世紀中期—9世紀中期的吐蕃佛教—二、8世紀中期—9世紀中期吐蕃與西域佛教的交流 三、吐蕃占領西域時期西域佛教中的吐蕃元素 四、吐蕃王朝時期吐蕃與西域的密教 第四章 西域佛教的消弭與藏傳佛教在西域的...
從藏傳佛教藝術的發展角度看,吐蕃時期的造像主要以引進學習模仿印度、尼泊爾、漢地、克什米爾等地造像藝術為主,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造像傳統和民族風格。尤其在古格王朝時期,由於與西印度、克什米爾、西域等地接壤,西藏阿里地區的造像藝術更多地受到早期克什米爾、西印度、甚至西域和中亞佛教造像藝術的影響。而與內地接近...
導言:藏傳佛教藝術東漸與漢藏藝術風格的形成 第一章 7—9世紀漢藏藝術交流 第一節 藏區吐蕃藝術遺存 第二節 漢藏邊境菩薩造像與漢藏藝術交流 第三節 敦煌吐蕃繪畫 第四節 榆林窟吐蕃時期壁畫 第五節 金剛乘佛教傳入吐蕃與早期雙身像的歷史 第二章 10—13世紀敦煌西域漢地風格藝術對後弘期藏傳佛教藝術...
作者指出,由於自然環境和人文背景的差異,漢魏至隋唐時期,佛教在西北地區的廣泛傳播,形成了西域、河西、隴右、關中、陝北、陝南六大佛教文化區。公元10世紀中葉以後,由於伊斯蘭教的異軍突起,西北地區佛教文化的分布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宋元明清時期,西北地區佛教文化區域由天山北部藏傳佛教文化區、甘青藏傳佛教文化區...
第四章 文本對勘與歷史建構:藏傳佛教於西域和中原傳播歷史研究 一、引言:元末宮廷秘戲的解讀與語文學的困境 二、研究元代中國藏傳佛教史的藏、漢文文獻分析 三、語文學(Philology):文本對勘與歷史建構 四、《大乘要道密集》與西夏、元、明三代藏傳佛教傳播史研究 五、黑水城出土文獻與西夏、元代藏傳佛教史...
10、《文本中的歷史——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沈衛榮主編,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年 11、《大乘要道密集》,多語種佛教文獻整理和研究叢書(一),沈衛榮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12、《漢藏佛學研究——文本、人物、圖像和歷史》,沈衛榮主編,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年 13、《何謂密教?——關於密教的...
松贊乾布在吐蕃建立了大昭、小昭二寺以及12座佛教寺廟。不過當時吐蕃人絕大部分是信奉苯教的,即所謂“好咒誓、諂鬼神”,還沒有多少人出家為僧。直到赤德祖贊贊普時代(704—755年),佛教才逐漸在吐蕃境內傳播開來。外交 松贊乾布對周邊各國,採取了睦鄰友好的政策。他在位期間,把堅持發展與唐的親密關係,作為...
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藏學出版社英文總編、西北民族大學、新疆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叢書信息 中華學人叢書 (共21冊), 這套叢書還有 《吳天墀文史存稿(增補本)》,《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轉型中的困境》,《中國學術之近代命運》,《陽明學士人社群》等。
受其影響,以城鎮綠洲為中心,西域形成幾個大的地方割據政權。同時,北方多支遊牧部落、族群集團進入西域,內地漢人落居天山南北各地。西域的民族分布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原地區及西北各地諸政權對西域各地影響很大,特別是中原地區的制度文化對西域各地影響甚巨,比如“郡縣制”的輸入即一例。隨著佛教的傳入和散播,...
從吐蕃第37代贊普赤松德贊至赤祖德贊執政時的後期(公元8世紀中葉至9世紀中葉),在這100年間,藏傳佛教得到了高度的發展。其主要標誌之一是進行了藏文文字的規範化運動。藏文文字規範化的要求,首先是從翻譯佛經的需要提出來的。赤松德贊起,主要是從梵文翻譯藏文,少量的是從漢文或者其它文字譯成藏文。內容上以大乘...
隱世和苦修的意義也是印度、西域和漢地佛教產生輝煌石窟的原因之一。漢文化有沿自先秦以來的隱世傳統,且有兩漢陵墓內的畫像傳統,漢代畫像磚通向了現世之外的神秘世界。不少學者認為,佛教在東漢前期就已經通過陸上或海上的絲綢之路,經西域或東南亞傳入中原漢地。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原一帶的石窟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由於七衛大部分部眾篤信佛教文化,這就必然要發生一場宗教戰爭,主要是穆斯林占據統治地位的土魯番同以撒里畏兀兒為主的七衛部眾之間的戰爭。《明史·西域二·曲先衛》載:“土魯番復據哈密,逼處關外諸衛”。“時土魯番日強,數侵鄰境,諸部皆不能支”。當七衛不敵土魯番的猛烈攻擊時,他們冒死東遷,歷盡千難...
二佛教第二鄉多變遷 ——發展歷史 1 佛風西吹來 —佛教傳入西域的開始 2 廣大布流化 —佛教在西域諸國的傳播 3 融通增上智 —西域佛教與內地的往來 4 釋氏再興起 —高昌回鶻時期佛教的發展 5 古今傳梵韻 —河西地區的佛教發展 6 盛衰幾轉合 —西域佛教的衰落與延續 7 弘傳喇嘛教 —藏傳佛教在西域的發展...
自古有山就有寺。相傳東漢永平年間,朝廷了迎西域增人傳播佛教,建造了白馬寺。此後,佛教勢力不斷擴展,寺廟逐漸增多。南朝四百八十寺,最盛是從蕭梁始。行廊山也有一寺叫做興雲寺,傳說就是梁武帝時的杯渡禪師所建,寺旁有白雲池,池下是代明湖,寺後就是當年的仙人盤石,石旁還鐫刻著梁武帝和杯渡禪師的像呢...
明朝除在藏族地區設定衛所外,還利用藏傳佛教在藏族地區的深遠影響,大力封授各派宗教首領和人士,推行僧綱制度,通過宗教加強明朝對廣大藏區的影響。當時藏傳佛教在西藏派系頗多,除控制衛藏地方政權的帕竹噶舉派以外,尚有勢力遍及川、康、衛藏的噶瑪噶舉派,以及勢力仍強的薩迦派和後來居上的格魯派等。明朝治藏政策...
清朝前期的西域衛拉特有鬆散的聯盟,衛拉特是成吉思汗時期北方民族歸附於蒙古族的(《蒙古-衛拉特法典》里條文也就是並列蒙古與衛拉特兩個概念的),和碩特首領氏族(固始汗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後代,因此地位較高,擔任衛拉特盟主。1636年和碩特首領兼衛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表示歸順後金。固始汗1637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