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成本管理

薪酬成本管理

薪酬成本管理是由薪酬預算、薪酬支付、薪酬調整組成的循環。薪酬預算是組織在薪酬管理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人工成本開支方面的權衡和取捨。薪酬成本管理詳細分析成本構成以及成本變化趨勢,是企業進行薪酬預算的首要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薪酬成本管理
  • 外文名:Salary Cost Management
  • 性質:管理學名詞
  • 適用:企業
人工成本,薪酬預算,

人工成本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組織在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使用勞動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的總和就是企業的人工成本。直接費用包括工資總額和社會保險費用,間接費用包括員工招聘、員工培養等有關費用以及職工福利費用、員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工會費用以及其他人工成本支出等方面的費用。
(一) 員工工資總額
員工工資總額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支付給本企業員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總和,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所有貨幣形式的收入。
(二) 社會保險費用
社會保險費用是為了解決員工生、老、病、死、傷殘、失業時獲得物質幫助問題,企業和員工法定必須繳納的費用。目前,普遍實施的社會保險有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其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而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則有單位繳納。
(三) 其他人工成本
1、 職工福利費用
職工福利費用主要用於職工的醫藥費、醫護人員工資、職工探親假路費、生活補助費、醫療補助費、獨生子女費、託兒所補貼以及上下班交通費補貼等。
2、 職工教育費用
職工教育費用是指企業為員工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費用。
3、 勞動保護費用
勞動保護費用是指企業購買勞動防護用品的費用,如工作服、手套等勞動用品費用。
4、 職工住房費用
職工住房費用是指為改善職工住房條件而支付的費用,主要用於繳納住房公積金、提供住房補貼、職工宿舍維護費用等。
5、 工會經費
工會經費是為工會活動而支付的費用。
薪酬管理成本要正確判斷企業目前的薪酬水平是否合理,薪酬成本是否在企業所能承受範圍內,以及薪酬成本未來發展變化的趨勢等,必須要有量化的指標準確的反應企業薪酬支出狀況,這是薪酬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依據。
薪酬成本指標主要有水平指標、結構指標、投入產出指標和成本指數指標四種。
(一) 水平指標包括人均成本和單位產品成本兩方面,反映的是企業人工成本總量水平。
(二) 人工成本結構指標有兩個:一是人工成本占產品總成本的比例,人工成本中各項構成比例關係,主要指工資成本占人工成本的比例。
(三) 投入產出指標採用人工成本利用率、勞動分配率、收入人工成本率來表示。
(四) 成本指數指標包括工資總額增長率、人工成本總額增長率和人均成本增長率。

薪酬預算

企業在每一個財政年度開始前會制定下一年度的財務預算,而薪酬預算是財務預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薪酬預算是指組織在薪酬管理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人工成本開支方面的權衡和取捨。
薪酬預算的目標:
1、 使人工成本的增長和企業效益增長相匹配
2、 使員工流動率控制在合理範圍
3、 引導員工的行為符合組織的期望
編制過程
企業在編制薪酬預算時,首先應該對公司面臨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有充分掌握和分析,這樣可以清楚地知道企業目前的狀況、競爭對手的動向以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只有這樣,才能比較準確的預算需要支出的人工成本。
企業常用的薪酬預算方法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這兩種方法的綜合套用。
(一) 自上而下法
自上而下法是通過對企業經營數據(銷售收入、企業增加值等)做出預測,結合人工成本歷史數據,分析企業面臨的環境和條件,對年度人工成本做出預測,並將人員配置及人工成本分配到各部門。
(二)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法是各部門根據企業制定的經營目標,提出本部門人員配置數量及薪酬水平,人力資源部門根據勞動力市場狀況、企業內部條件、物價上漲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對薪酬水平的影響,綜合確定公司人均薪酬增長率,依據相關經營數據及各部門提交的建議,確定各部門的人員配置和薪酬水平,通過匯總各部門數據,就可以得出公司整體的薪酬預算。
(三) 綜合法
事實上,企業薪酬預算都是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的結合,只有堅持企業發展戰略導向,將企業目標層層分解,同時充分尊重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的意見和建議,企業才能對外部環境以及內部條件有更清楚的認識,這樣的預算才更切合實際,才能被廣大員工易於接受和理解,才能得到切實、有效的執行。
人力資源專家根據多年案例經驗總結提出以下設計方法
1.績效評估等級的分布率
績效評估等級的分布率=該等級績效人數/參加評比員工總人數
管理意義:公司一般是以半年度或是一年度作為績效評估的區間。績效等級的分布會跟預先設定的目標與實際績效表現相結合評估,分布比率方式會由公司決策層決定。績效等級分布率會成為員工年度獎勵與晉升的基礎。。
2.公司與競爭對手薪資比率
   公司與競爭對手的薪資比率=本公司所支付的薪資/競爭對手所支付平均薪資
管理意義:該比率可以有效協助組織重新調整薪酬系統,使企業在勞動力市場的人才吸引力以及留用合適人才上保持競爭力。如果該比率大於,代表企業越有可能吸引新員工以及留住人才。若是遠低於,則職工流動率成為問題,就需要改善其薪酬結構。根據與競爭對手的比較,也可以了解目前競爭者所著重的方向。
3.每位員工的總薪酬成本
每位員工的總薪酬成本=公司的總薪酬成本/全職員工總人數
管理意義:如果員工的總薪酬成本高於行業水平,代表企業的薪酬支出高於多數的競爭對手。如果高於公司的預算數目,那很有必要降低成本來避免管理的問題。如果總薪酬成本過低,也很有可能是高人才損耗或是低留用率所造成的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